第375章 小知县 第375节
书名: 小知县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不过纪炀想着太后一向不理俗务,多半是不知情的。

        等回家之后,婉芸也证实这个猜想。

        “今日被召进宫中给太后娘娘看诊,应是气恼攻心,所以才病卧。”

        “皇上也去看望,看望之后斥责了于妃。”

        纪炀跟林婉芸的聪明,已经窥出其中真相。

        多半是于妃一派见皇上种田,便立刻宫内养蚕,搏个好名声,以此跟皇后争权。

        等太后知道此事后,定然不允。

        当年以她在先皇心中的重量,若她执意要让娘家女子当皇后,那也是可的。

        但思索再三,选了金家,也是因为金家远比于家更合适。

        如此以下犯上,让刚刚稳了的朝堂动荡,太后能不生气。

        太后生气,皇上必然也气,他能主动多看于妃几眼,也因为他母后的缘故。

        现下知道这计划竟然是背着他母后来做,必然气恼,斥责很是正常。

        不过看起来,皇上不气于妃跟皇后争权,只气她背着母后做事。

        倒是很有徐九祥的风格。

        也是。

        以先皇,太后,还有徐九祥之间的和睦,纵然在民间都少有,在皇家更不用说。

        愈是珍贵,他们也越珍惜。

        想必借着徐九祥斥责,那于妃以后也知道,她唯一靠山,最大的靠山便是太后。

        只是太后如何得知事情,又是谁说的?

        多半是那皇后了。

        小小年纪,就要学着平衡后宫。

        平衡后宫,也是平衡朝堂,牵一发动全身。

        当皇上确实不容易。

        更别说皇上也是人,他也有七情六欲,更有偏心私向,就会让事情更加复杂。

        纪炀跟林婉芸没聊太多。

        更多的目光还是放在运到各地的良种上。

        以及借着良种重新丈量的土地,各处土地名册陆陆续续送到汴京。

        从四月提出,如今六月中旬,全国五分之一的土地名册已经交了上来。

        他们也得到了纪炀承诺的良种,官田跟普通百姓更是在其中。

        估计到年纪,全国六七成土地都能清查完毕。

        但剩下的三四成,则是最难啃的骨头。

        纪炀是不着急的,反正慢慢来。

        这不是一两日之工。

        林婉芸的女医馆则如火如荼,她格外还有一部分精力还放在青霉素上。

        这东西太过神奇。

        可林婉芸经过长达六七年的实验,如今已经有些眉目。

        现在已经能用到牲畜身上,或许再过几年,用在人身上也有戏。

        先皇那个,纯属意外。

        不是到最后关头,没什么人敢赌的。

        便是到了最后关头,敢用未知东西的,也是少数。

        所以林婉芸从未把那次成功当成典范。

        一夜无话。

        纪炀早上还没睁眼,就感觉有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在自己身边。

        一看是小晴林,笑道:“怎么这个时候来找爹?”

        小孩自然不会说话,只是睁大眼睛看着。

        还不到一岁的孩子,能有这么灵动的眼睛已经可以了。

        林婉芸却道:“忘了,今日你带上去翰林院。”

        这个倒是真的!

        忘了答应过,自己在翰林院上班也要带孩子的。

        所以这天早上,纪炀直接抱着孩子去了官署,身边迎来一众目光。

        小晴林并不怕生,只趴在她爹的肩膀笑眯眯的,这么一看,父女俩人倒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今日六月十二。

        各处还在忙良种司跟各地农务司带回来的消息。

        在纪炀这里的年轻人们,经过近两个月的历练,已经可以熟练一人做三人份的事。

        停下来之后,甚至还能逗逗上官家的小孩。

        眼看一群进士要教自己闺女学写字,那估计以后孩子的字,可比他的字要好看。

        话说这,林大学士那边有人过来。

        原来是林大学士听说曾外孙女来了,便派人去请。

        纪炀无奈,只能让丫鬟奶妈他们把孩子抱给曾外祖了。

        谁知道这一抱,林大学士竟然发话,让他多带到官署,自己要当孩子的启蒙老师。

        孩子还不到一岁。

        这有点,太卷了吧?

        从人生起跑线开始卷啊。

        不过纪炀也知道,小晴林确实乖巧,林大学士又上了年纪,到了喜爱小辈的岁数。

        他跟当年的武侯一样,勤勉政务,却并不顾家。

        林大学士的长子以及武侯的长子都很平庸,也是他们当年不怎么管家里的缘故。

        到了林大学士孙儿林启之时,他就主动带着长孙学习。

        只是武侯没这个机会了。

        他连走的时候,都是在公务之时,所以有了纪伯爵这个足以损他威名的唯一儿子。

        不过尽管纪伯爵不成器,朝中对此也并不会多说什么,多也是顾及武侯的颜面。

        往事不再说了。

        林大学士想带曾孙女自然是好事,纪炀肯定不拒绝。

        再说以林大学士的见识学识品行,当小孩引路人,是谁都求不来的。

        安顿好孩子,纪炀自然继续埋头公务。

        如今正到清查天下田产的关键时刻,林启在外面四处奔波,领着上届状元叶锡元,办了不少侵吞民田的案子。

        他们去的地方,已经有不少田地还给任地百姓。

        让劳动者有耕田,这种朴素的想法,实现起来却又如此艰难。

        好在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基本都在他们这边。

        他们有良种,百姓想要土地,还有潞州,以及整个凉西州作为典范。

        这些事早就传遍整个承平国,在大家心里肯定是有些想法的。

        林启跟叶锡元等人每每写信,都要提到全国各地都知道灌江府的事,都盼着他们能跟灌江府一样分到土地,跟那边的百姓一样富饶。

        甚至有人说,灌江府如今的繁华,已经能称得上一句小汴京。

        还有越来越多的西方王朝过来朝拜。

        纪炀他们在灌江府做的事,很多人都知道,天下百姓更是记在心里。

        所以林启他们一到地方,便会迎来热烈欢迎。

        与之相反的,肯定是豪强乡绅们,他们既想要良种,还不想被督查,引来不少祸事。

        单说林启那边,已经跟不少当地豪强,甚至当地官员斗智斗勇。

        好在他有外放的经验,对许多关系十分熟悉。

        再有朝廷各处支持,有一次甚至带了兵马去清查田地,这才让事情顺利进行。

        可林启也察觉到分土地这件事,能让百姓们有多高兴。

        而叶锡元那边则更惨点。

        别看他之前是状元,当了官之后,状元的名头迎来更多审视。

        在一次查验土地,那家把百姓的上好水田强行记为下等田,更要以下等田的低价购买。

        逼得田地主人含恨而死。

        叶锡元气急,一时不慎竟然中了暗算,在旷野当中直接被刺伤。

        若不是当地百姓将他藏在家中,只怕这会命都没了!

        别看当地百姓大字不识,道理却是懂的,知道叶锡元是为百姓所伤。

        故而一个村子都帮着隐瞒行迹,给了叶锡元翻盘的可能。

        叶锡元想到隔壁不远有个县,那小县的知县好像跟纪炀有些关系,似是姓裴,等叶锡元试探过来,知道可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