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小知县 第374节
书名: 小知县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想要办事,却一直有阻挠的大臣?

        如果全都买通,纪炀这学士也不做了,马上去你那地方当知县。

        最后一句。

        发给谁,还要商议。

        看着当初各地指挥使的情况。

        自然是谁听话,发给谁。

        这还用说。

        这次良种分发,官田,普通百姓拥有的民田,肯定最为优先。

        特别是普通百姓,纪炀一直对他们颇多照顾。

        他这两句简简单单,又复杂无比的话。

        再次直冲世家。

        或者说,再次直冲拥有隐田的大户。

        他要为天下百姓查清到底谁没交田税,到底谁把他们要交的田税,摊给了最普通最吃苦的百姓。

        满朝文武这才明白。

        上次着手改革国子监,不过是他吹响的号角。

        如今这手用良种换清查田地,这才是利刃。

        而如今皇位上坐着的皇帝,甚至是他的忠实拥护者。

        文学士手心冒汗,金学士更是思索他家下面有没有龌龊账,若有,那有多少。

        或者说,不要他这良种了?

        一亩地增加一百斤左右的良种,你不要?

        一年两熟的种子,你看不上?

        再说,纪炀那皇庄里,还在源源不断送出更多良种。

        你这次不要,以后呢。

        如果人家都急着种良种,你推三阻四,岂不是更入纪炀的眼。

        他在灌江府做的那些事,谁不知道。

        让多少乡绅世家去修城墙修道路。

        他在灌江府敢这么做,难道不敢在汴京如此?

        他纪炀,会没这个胆子?

        只能说,纪炀那两句话一出,整个朝堂沉默不止一瞬。

        方才还热热闹闹要良种,现在恨不得自己没出现。

        不少人对纪炀,简直既爱又恨。

        爱他确实厉害,政绩斐然,恨他自己不跟自己一条心。

        你一个勋爵人户,干嘛一直心系百姓。

        可这么久了,纪炀的为人,谁还不清楚。

        跟他甚至多说无益。

        纪炀看看四周,笑道:“那良种分发的事,便私下再议了,但时间也紧张,想赶在六月前种下,也就一个月。减去路上需要时间,估计只有十日时间。”

        十天,给你们一个机会,赶紧把自己家那些欺压百姓,隐瞒田产的事给处理了。

        不管是把田地低价卖给任地百姓,还是如何如何,他都不管。

        等专门成立的良种司到下面的时候,一旦发现玩花的,纪炀的手腕,众所周知。

        下朝之后不少人开始研究良种司的名单。

        原本以为就是个控制种子价格,种子买卖的部门,等看到上届科考的状元都在里面时,甚至还有林家的林启牵头。

        这已经没什么好说了。

        你们叫良种司,还是监察司。

        大家心里清楚。

        还有整顿各地农务司的事,也传遍朝廷。

        偏偏整顿这事,是在良种收获的前一天定下。

        各方面都已经同意,皇上也按了印章,谁都不能更改。

        他们承平国朝堂办事效率什么时候这么高了。

        不管朝堂的局势如何复杂,地下百姓听到良种的消息,只会欢欣雀跃。

        增产减税。

        这简直跟做梦一般。

        这种消息总是传得格外快。

        等各地的大户们开始自查自家田地问题,开始将隐产走明路,或者直接卖出,更要解决跟当地百姓田产纠纷,即使多赔银子也不让自己有田地官司时。

        当地百姓更疑惑了。

        不少人都掐自己一把。

        这家怎么好心便宜卖土地了?

        这家要低价买他田地,这会又赶紧送了回来,并给了封口费?

        他们是疯了吗。

        怎么最近所有好事都落到他们普通人头上了。

        可哪有人不会欢欢喜喜拿回自己的土地,更有官员趁机处理之前碍于世族势力的纠纷。

        一时间,朝野上下似乎变了天地。

        对百姓们来纵然只有薄田几亩,但加上减税,加上良种。

        这日子就不愁吃喝。

        他们聪明,勤奋,踏实,肯干。

        日子肯定过得好!

        一批批良种从汴京运出。

        每到一处,当地百姓皆是夹道相迎。

        今年的稻谷,绝对会丰收的!

        随着良种到来的消息,还有汴京的几份报纸。

        上面还说了,当今皇上都在花园里种田地呢。

        皇上妃子都在宫殿里养蚕呢。

        上位者都如此勤奋,他们怎么能靠着良种歇懒!

        种田!马上种田!

        第145章

        “听说了吗, 城外不仅每亩稻子增长近百斤,连麦子也在增长。”

        “这可是大好事啊。”

        “对啊, 新皇登基后,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我们承平国的幸事!”

        “听说都在劝农,连荒地都开耕不少。”

        “当然, 谁让种田者如今备受敬仰,若能种出高产粮,更会得皇上跟纪大人夸赞。”

        “汴京外面各地, 都在传皇上跟妃子在皇宫种田养桑的事,真好啊。”

        “不过他们怎么知道的, 难道是各处报纸说的?”

        自然是各处报纸说的。

        还是经过纪炀的手, 各地京都趣闻分报说的。

        京都趣闻总部在汴京, 报纸也办了许多年, 各处的分报在去年陆陆续续设立。

        总负责人肯定是晁盛辉。

        有他们两个人在, 给皇上传播些威名,自然很合适。

        不过在他们口中, 只有皇上的事, 于妃养桑则是汴京文报所说, 完全是蹭着皇上的消息搞宣发。

        晁盛辉还问过:“这样, 只怕金家会不满。”

        毕竟皇后都没说什么,反而于妃一派在出风头。

        纪炀懒得管:“只要不危及朝廷,随他们去。”

        “再说, 有人就有斗,迟早的事。”

        金家不是已经揽差事了, 他们也是最先清查自家的世家。

        金家本就还算干净, 这次主动出来, 更是证明自己的干净,让皇上信赖他们。

        这怎么不是打擂台呢。

        还是那句话,不危及朝廷跟百姓,纪炀可不管那么多。

        巧的是,这些人都知道他的底线,基本都在那一亩三分地里斗。

        只是不知于妃身为太后娘家一派的人,太后对此事知不知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