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衡量
书名: 崛起美洲1620 作者: 虎躯巨震 分类: 穿越

        

        “你是不是认为我魔障了?”

        刘大疤瘌的反应,早就在王夫子的意料之中了。

        呃!

        “是啊,不!不!不是这样的。”

        被王夫子这么一问,刘大疤瘌下意识的回答了出来,不过他马上反应了过来连连摇头道。

        “你也不用这样,其实我也不知龗道为龗什么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可能是我老了吧。”

        王夫子的话中充满了唏嘘。

        是的,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眼瞅着就要六十岁了。

        在这个时代,六十岁的老人那是很少的。

        要知龗道,古代的医疗科技不发达,再加上生活环境十分的艰苦。

        因此,能够活到六十岁的人很少。

        这也是为龗什么有‘六十古来稀’这种说法的原因了。

        虽然这个时代也有人活到六七十岁,但这样的人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自己的年纪,再加上这一次的经历,王夫子萌生了这样的念头。

        在刘大疤瘌昏迷的这段日子里,王夫子到处闲逛与基因人士兵们攀谈,感觉赵宋的人还是很好打交道的。

        他们并没有大明朝那边那些人一些恶劣性格,王夫子对此十分的清楚。

        而且那些基因人士兵们,也纷纷向他发出邀请,有意无意的给他灌输一些理念。

        总之,大明那边不好,就来赵宋吧。

        来到这边做良民分田分地,总好过做海盗不是。

        王夫子他们是海盗这一点,已经无法隐瞒了。

        当初的那个郁金香号的船长,早就已经说出了他们的这个身份。

        是啊,但凡要是有什么出路,总是要比做海盗来的强。

        当初王夫子做海盗,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吗。

        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王夫子陷入了回忆当中。

        是的了,自己是怎么当上海盗的呢。

        那一年,家乡大水,使得两天全被冲毁。

        王夫子一家人也陷入了衣食无着的境地,为了活命他们背井离乡从一个城市走到了另外一个城市。

        在这个过程中,王夫子见过了太多太多的人间凄惨景象。

        为了活下去,流民们不断的暴动,冲击各县衙门粮仓,但大多都被镇压了下去。

        还有的人,为了活下去甚至易子而食。

        那些场景不断的在王夫子的脑海中回放。那一幕幕的景象王夫子这辈子也无法忘记。

        一直到有一天,他阴差阳错的加入了海盗团体,这才算是给家人找了一条活路。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王夫子便死了科考之心,一门心思的为了家人做起了海盗。

        虽然海盗看起来表面风光,但是底层成员赚的钱还是很少的。

        大部分的财富,其实都被高层海盗成员们瓜分。

        底层的那些成员们,也就是混个饱食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总是比在大明内地那边来的强。

        最少。做海盗没有官吏欺压,没有地主们的盘剥。

        虽然海盗头目们也会剥削一点,但总会给他们六条活路。

        事情也不会做的那么绝。

        就这样,王夫子做了三十年的海盗。也慢慢的积攒下了一笔银钱。

        并且在这三十年见,混成了一个底层小头目的师爷。

        比起一般的海盗来说,他算是混的不错的了。

        但是,海盗也不能做一辈子啊。

        这毕竟是刀头舔血的买卖。

        这一次被荷兰人俘虏。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

        要不是他们走了狗屎运,外加那个荷兰船长异想天开,他们这些人早就见了阎王爷了。

        所以。被救之后王夫子便开始考虑自己以后该怎么办了。

        原本,王夫子以为他们不可能在回到大明那边了的。因此他心里十分牵挂家中妻子儿女,但又无可奈何。

        但是事情峰回路转,救下他们的那些人居然是赵宋后裔,并且这些人正打算前往大明祭祖通商。

        这样一来,自己岂不是可以回家去了。

        想到可以回到大明那边,王夫子当然是非常开心的。

        可是又一想,自己回去之后怎么办呢?

        海盗是不能继续做了。

        继续做下去的话,肯定没有个好收场。

        自己又不是光棍汉,家里还有妻子儿女呢。

        如今妻子也老了,女儿还未出嫁是个老姑娘,儿子老实巴交的也没有娶到老婆。

        自己要是就这么死了,他们可怎么办。

        赵宋帝国这边,好像还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要愿意加入赵宋帝国,成为其子民就能分得一百亩良田。

        那可是一百亩良田啊。

        这一百亩的良田,足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小地主,再也不用为吃喝发愁了。

        而且听说宋帝国那边的稻种,种一茬一亩地可以收获六石以上,这么一算的话一百亩地的收获……嘶,真是不敢想象啊。

        一百亩地当然不可能光是种粮食,还可以种一些其他的蔬菜什么的。

        而且自己还可以养一些鸡鸭。

        这样一来,有粮食有肉吃,这辈子还愁什么呢。

        而且除了分的一百亩外,自己还能买几个昆仑奴。

        当时候自己也可以做地主小老爷了。

        土地啊!

        良田啊!

        不得不说,对于炎黄子孙来说,土地的诱惑力是十分巨大的。

        而一百亩地,也的确十分的吸引王老夫子。

        王老夫子仔细的计算过,自己做了三十年的海盗,省吃俭用的才存下了一千三百多两银子。

        是的,这一点没有差,就是一千三百多两银子。

        这可是做海盗啊。

        一本万利的买卖,他怎么可能还要省吃俭用呢。

        其实,做海盗也不是各个发财的。

        那些发财的人,都是海盗的头目们。

        至于底层成员。只能呵呵了。

        这一千三百多两银子,在大明那边也买什么呢。

        如果是买地的话,薄田为八两银子一亩,山田为五两银子一亩,荒地三两,上等良田十二两到十五两银子不等。

        当然,这是官方价格。

        如果遇到了灾年,一些有土地的农户们,往往会以更加便宜的价格出售自家田地以活命。

        而这个时候,地主权贵们。就会大肆收购。

        并且,还会将价格再次的压低。

        这么看,王夫子的一千三百多亮银子,好像是可以购买很多地。

        可事情却不能这么看。

        首先,他是海盗。

        在明朝那边,他已经没有了户籍的。

        所以,如果他想要回到大明生活,那么首先就得买通一些衙门里的人,来给自己重新的弄一份户籍。

        有了这份户籍。他才能正儿八经的生活下去。

        可是买通县衙的那些人,肯定是要花钱打点的,这样雨来几百两银子肯定是要花费出龗去了。

        同时,搞定了自己的户籍之后。置地买房这也要花钱。

        虽然这个年代有个几十两银子,就能买个不错的房子,但作为王夫子却要小心谨慎。

        毕竟他是做个海盗的人。

        因此,买房要通过牙人。但是牙人与衙门那边的人熟悉,因此必定知龗道自己的身份,所以自己肯定要被坑上一笔的。

        并且。被坑的数目肯定还不小。

        等到这一切都搞定之后,那也不能放心下来的。

        时不时的一些封口费,还有小钱都要花。

        自己这一千多两银子,压根就禁不住这样的搜刮。

        等到自己被搜刮了个干净,到时候不还是个死吗。

        对于大明朝那边的官吏手段,王夫子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难道,他就没有想过其地方吗?

        其实,华夏人一般很少背井离乡,就算是背井离乡之后还有个落叶归根的说法。

        这种观念,在任何时代都是深入骨髓的。

        就算是在21世纪,华夏人也会这样的观念,就更不要说十七世纪的大明子民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王夫子在没有考虑过去其他的地方和家人生活。

        哪怕是有那么多的危险,他也打算着要回到大明去养老。

        但是现在,却有一个新的大门打开。

        美洲赵宋帝国。

        去了那边就有一百亩地,自己去开荒,三年内免税,三年后上缴三成收成就可以了,其余的完全归属与自己。

        这种税简直就是太少了呀。

        而且这一百亩地是免费分的,不用花费自己一分钱。

        这样一来,自己的手头那一千多两银子就全都省下了。

        王夫子问过,在赵宋帝国这边,这一千多两银子能够换成一千多块龙洋,比例是一比一兑换。

        而这些钱,可以购买到五六十个昆仑奴了。

        五六十个昆仑奴他到不需要那么多,有十个就差不多了。

        到时候,这些钱还能再买一些荒地用来开垦。

        这样一来,自己的手头不就有了一百多亩地了吗。

        地主啊!

        成了地主之后,自己在赵宋还能是一个良民。

        也不用担心官吏欺压,自己完全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不是吗。

        曾经,他也担心过赵宋帝国吏治黑暗。

        但那些赵宋军士们对此事的说法,却让王夫子稍微放心了下来。

        赵宋帝国数百年没有贪官,但凡敢欺压良民者一律诛九族。

        这样的刑罚不可谓不残酷。

        不过也正是这样,王夫子觉得赵宋那边适合生活。

        没有官吏欺压,那么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唯一让王夫子感到遗憾的是,这些都是从赵宋军士那儿听来的,并不是他亲眼所见。

        如果能够去到赵宋帝国亲身体验一下,看一看那就好了呀。(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