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五计划
书名: 实现翻身靠自己 作者: 知楠 分类: 穿越

        陈秀娥翻出妹妹布包里的铅笔,在纸上涂涂写写:

        车票——昆明(15块)

        火车票——上海(20块)

        吃住行(30块以上)

        总计55~70块

        ……

        陈秀娥大概估算去上海至少需要存70块钱,当前工人工资是15-20块一个月,她至少要打工半年才能凑够70块。

        不,她还是要想怎么搞到的确良,卖衣服总比兵团打工挣钱快……

        “姐!你看我又抓到野兔子了!”

        陈秀娥思路被妹妹突如其来的喊声打断。

        “吓死人了你。”

        “姐,你在干嘛?”

        陈秀莲手里提着有她腿高的野兔,一脸疑惑看着坐在桌前的姐姐。

        “没干嘛,你都是哪里抓的兔子?”

        陈秀娥把纸迭起来装进口袋,接过妹妹手里的野兔,这已经是这周第二只了。

        “就在咱家附近的山上!马大壮他们还抓到野鸡野鸭呢!”

        陈秀莲发现姐姐似乎对这些野货很感兴趣,于是说得十分起劲。

        陈秀娥想把抓来的野货拿到集市去卖,再想办法用这些钱买到的确良,制成衣服拿去卖!

        “走,你带我去看看!”

        陈秀娥让妹妹带路。

        “好!”

        陈秀莲回答地轻快。

        陈秀娥准备设陷阱抓野鸡,她以前没弄过这些,可是她在课本上看过闰土是怎么弄的,抓鸟和抓鸡应该差别不大吧。

        事实证明,确实差不多。两天时间她们抓了两只野兔,叁只野鸡。

        “姐,咱们真的要拿去卖吗?”

        陈秀莲以为抓回来的野货,是要拿回家改善伙食的。

        “你想吃桃酥吗?”

        陈秀娥手里拿着两只野兔,一只野鸡。

        “想啊!”

        陈秀莲兴奋的回答,一年李红才舍得买一次桃酥给她们吃。

        “卖了,咱们就能买桃酥了!”

        陈秀娥打探过了,村里有自发形成的小集市,其他村落也有,现在市场管得严,但卖点小东西并不打紧。

        “老陈家姑娘两个嘛,卖哪样?”

        村里相熟的村民凑上前询问。

        “野鸡野兔子,你家要吗?”

        陈秀娥热情推销。

        “多少钱?”

        “3块!”

        陈秀娥刚才打探了一番,小集市上的卖的东西没有超过3块的。

        “3块两样该?”

        “不是,那野兔子2块。”

        她紧急降价1块。

        “太贵了嘛,卖不出去呢!”

        “那你给多少?”

        “野兔子1块,野鸡5毛!”

        “多给一点嘛,兔子1块5毛,兔子肉多。”

        “是啦,是啦~么3块一只鸡一只兔子。”

        忙活叁天,她们一共挣6块5毛,去村里小供销社买桃酥花了4块。

        *

        陈秀娥把桃酥都给了陈秀莲,代价是让陈秀莲这个月多给她抓几只兔子。

        后来再卖野货,陈秀莲特地跑到隔壁村卖,因为自己村碍于情面没法抬高物价。

        这不,在隔壁村一只野兔还能卖2块呢。

        “你们是村子里的人吗?”

        有公社民兵到集市检查,发现两个小孩正在卖野货。

        “是呢,我们是老李家的。”

        陈秀娥编了个最大众的姓。

        为了保险起见,民兵询问小孩旁边的人。

        “你认识她们吗?”

        当下各地抓得紧,就怕民间出现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现象。

        “认识的,李德龙家的。”

        被问及的蔬菜摊主回答。

        “好。”

        民兵也不在意真的有没有这个人,确认是本地村民后也就离开了。

        “谢谢~”

        陈秀娥向摊主道谢,他们其实都不是本村的,但这个时候,只能互相掩护。

        “没事。”

        摊主是个20岁出头的小伙,不想惹祸上身。

        “那个缅甸人又来了,认不得他又带什么新鲜东西来卖了。”

        两个年轻女子从陈秀娥姐妹摊前路过,嘴里议论着卖新奇货品的缅甸人。

        陈秀娥脑子里灵光一闪。

        “秀莲,你看着摊子,我过去看看。”

        “哦~”

        陈秀娥跟着先前两个年轻女子,一路走到某处角落,这里围了很多人,一个缅甸人正向村民兜售他的东西。

        “这个是万花筒,北京上海人家里都有的!这个是不倒翁,可爱的!”

        陈秀娥也凑上前,她发现缅甸人身前筐里都是各种对乡下人充满吸引力的小物件。

        她心想他也许就能搞到的确良!

        陈秀娥在不远处守着,等缅甸人把东西卖得七七八八,他摊前没人以后,才走上前。

        “小姑娘,你要买什么?”

        “我什么都不买。”

        缅甸人听闻警惕地看着眼前一点不像本地人的小姑娘。

        “那你别站在这里,影响我生意了。”

        “我不是要影响你生意,我要给你介绍一个新生意!”

        缅甸人显然不信,他哈哈大笑两声。

        “你能给我介绍什么新生意!”

        “你知道的确良吗?”

        陈秀娥笃定这人一定知道。

        “知道。”

        “我想和你做一笔交易。”

        缅甸人看小姑娘这胸有成竹的姿态,居然也产生十足的好奇心。

        “你说来我听听。”

        “我们互相AA买的确良,你把的确良给我以后,我把他们做成衣服,卖的钱我们五五分,如何?”

        陈秀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

        “你为什么觉得我会听你的?”

        “你不是听我的,你是听钱的!我知道,你有办法弄到布料,而我又能把它制作成好看的衣服,我们可以用它挣很多钱。”

        “你凭什么觉得我会和你一起弄?”

        “因为你是商人,商人不是无利不图吗?”

        缅甸人审视着面前的女孩,她无论外型还是眼识,都不像边疆小村落里会有的。

        “要我怎么相信你?”

        “我叫陈秀娥,家住旁边的李家村,要是我骗你,你大可去举报我。”

        陈秀娥面容坚定,她在赌,赌这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商人。

        “行,我信你一次,你现在有多少钱?”

        缅甸人见过的确良,这种布料耐用,且花样多,被普及是迟早的事。

        “我现在只有8块,咱们第一次分钱,我可以少分一些。”

        陈秀娥其实不知道的确良的市场价,这么说也只是为了让他先答应。

        “好,那下个星期六,你来这里,我把布料给你。”

        “好!”

        陈秀娥把身上的钱都给他,并再叁和他强调,卖衣服一定能挣更多钱。

        “姐,你去哪啦?我在这等了你好久!”

        “没事,就去看看~走吧,回去啦!”

        剩下的一只野鸡也懒得卖,她开开心心拉着妹妹离开。

        *

        缅甸人总共买了9尺白色的确良,9尺蓝色格子的确良,7尺军绿色的确良。

        陈秀娥把这些布料做成4件女士衬衣,1条男士长裤。

        她打发陈秀莲做掩护,自己跑到瑞丽县城群众自发的小集市里卖衣服。

        她找了个隐蔽且好跑路的地方摆摊,刚把衣服拿出来,便有爱美的年轻女子看见。

        “你这多少钱啊?”

        彩色已经很少见,更别说还是格子的。

        “10块一件。这材料叫的确良,很耐穿的,你摸!”

        “有点贵,能便

        “不能了~我把布料做成衣服,还要花时间呢,再说,那么好看的衣服,你穿肯定很好看。”

        年轻女子禁不住诱惑,买了一件白色一件蓝色格子的。

        顺利开张后,剩下几件衣服也被人买走了。

        两小时不到,她挣了52块。

        “总共挣了50块,我要20块,剩下的30块给你。”

        陈秀娥把钱给缅甸人。

        缅甸人并不知道,她一件售价多少钱,但那么快能挣30块,他委实很满意。

        “我再买30块的布料,下个星期老时间给你。”

        陈秀娥肯定他这30块里是有差价,所以她把零头抽走,也不过分。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售卖的确良成衣的计划一直很顺利,陈秀娥零零散散挣了50块钱。

        这天,她正和往常一样卖着衣服,突然公社民兵从天而降。

        “你不是城里的人!”

        民兵队长非常肯定,他对这一代居民很熟悉。

        接着陈秀娥被疑似“投机倒把”嫌疑带到公社治安队。

        意识到事情的严肃性,陈秀娥一五一十交待了事情的经过,但因为没有抓到她口中的缅甸人,所有事情无法考证。

        陈家一家人接到消息,只能向老支书求助,老支书心慈,跟着陈家夫妇到城里捞人。

        最后,陈秀娥在老支书的担保下,缴纳所有“赃款”、写了保证书后,被治安队释放。

        回家路上,陈家夫妇一直念叨不懂事的女儿。

        “你这孩子年纪大了,就越发胆子大了!”

        “这种事情你也敢干!”

        老支书以为孩子只是想给家里减轻负担,于是安慰两夫妇。

        “算了算了,人没事就行。秀娥年纪也不小了,我先给她在兵团找份工作。再过一两年她找个好人家嫁了,你们就省心了。”

        陈秀娥低着头,她丧气啊!忙活一个月,结果一分钱没挣到,这令人绝望的旧社会……

        陈家父母连连感谢老支书,显然把陈秀娥嫁人的事也放在了心上。

        Ps:男主下一章出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