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小知县 第334节
书名: 小知县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可以, 再商议。

        成年人的再商议, 那就是委婉拒绝的意思。

        按照现在大多数人的看法。

        纪炀提的这些事情,原本就很难办,几乎动了国子监的根本利益。

        再加上他读书确实不多, 也没走过正统科举,他提这件事实在不合适。

        他好友颜海青提这事都比他提靠谱。

        颜海青好歹是个进士!

        反正纪炀在这事上, 怎么看都不占优势。

        加上他刚提这件事没几天, 皇上便说他家娘子不用去宫里看诊, 像是冷落不少。

        再加上私下传的消息,说皇上醒后,纪炀还未被单独召见过,这事之后,更是见得少了。

        此时的国子监内里。

        这里坐着几个世家长辈,还有国子监祭酒,国子监主簿,以及几个官员。

        仔细看的话,角落里还有文家人。

        这文家人虽然在最角落坐着,但没人敢轻视。

        “皇上原本就忌惮他,瞧他说的那些话,丝毫没把朝廷放在眼里。倒是想为万民做主。”国子监主簿撇嘴,“为万民做主固然是好事,但他实在不该如此强硬。”

        “还有长公主的死,虽说是意外,可到底跟纪炀有关。”

        “对啊,如果没人挑出来,长公主还是尊贵体面的皇上胞姐,如今这结局,跟纪炀脱不了关系。”

        “皇上对长公主的宽容大家都看得明白,出了这事,怎么可能不心痛。”

        这些人讨论一圈,琢磨出点意思。

        纪炀锋芒太露,在朝堂上拿着法家的东西胡说一通,没有一个皇上能容忍此事。

        救了皇上又如何,这种意图动摇国本根基的,只怕皇上早就想处置了。

        现在皇上病好,明显要动一动他们。

        世家日子不好过,难道纪炀日子就好过?

        世家这些时日都不出来说话,纪炀倒是跳出来。

        不过他们不认为看着皇上处置纪炀即可,他们肯定会推波助澜,让纪炀先名声尽毁,接着再死无葬身之地。

        这些人的讨论到国子监祭酒跟文学士耳朵里,两人皆是一笑。

        哪有那样简单。

        看着太子跟纪炀的亲热样子,便明白皇上没有真的厌弃纪炀。

        皇上对太子有多好,他们这些人最是明白。

        皇上不喜欢纪炀,也不见得不喜欢他们。

        之前宗室在的时候还好,现在又到世家。

        祭酒看向文学士,见他神色淡然,笑道:“咱们两家在的时候,还没徐家江山。”

        文学士这才抬头,认真道:“祭酒大人不要乱说,如今盛世太平,你我也是不愿万民有难的。”

        这倒是真的。

        即使他们侵吞土地,也爱好清雅。

        到底会有那么一点底线。

        只是他们有,不代表下面的人也有,能不能管教好下面依附他们的家族,也是个极重要的事。

        “咱们这几家,最近务必要清查自家以及依附的各家。”文学士道,“万不能留一丝把柄,宁可多损耗些银钱,也不可让纪炀找到错处。”

        “还有,纪炀的名声,不就是土地,田税,道路,水利积攒下来的。”

        “你我两家难道不能做?”

        “世家做起这些,可比他们要顺手。”

        毕竟他们手底的人脉路数可是不少。

        如果做起事来,只会比纪炀那边还要热闹。

        只是有一点不爽。

        这似乎是被纪炀裹挟来做。

        若不是纪炀,他们也不用大出血。

        如果想要拉下纪炀的名声,那就不能让他一枝独秀。

        他做的那些事确实不好抹黑,但只要不那么突出,这名声也就很快会被拉下来。

        所以他们一边质问纪炀科举资格,当官资格,一边要跟纪炀比这谁对百姓好。

        到那时候,百姓也不会只看着他,不会只把他当英雄。

        世家下令自我清查,再去做修桥铺路修建水渠的好事,速度其实比一般官府通知还要快。

        中原王朝很多乡里的水渠水利,其实大部分依靠的都是宗亲势力,世家在下面的耕耘自不用说。

        现在六月份,田地收获之后,就可以减免田租,甚至不用减免,只要不多加派,足够当地百姓感激涕零。

        趁着农闲的时候,各处的破烂浮桥,以及泥泞道路,统统都有所动作。

        得到好处的百姓乡亲肯定高兴,被逼着出钱,逼着少收田租的世族则暗骂纪炀。

        全都期盼着纪炀赶紧下台,他们也就不用做这些事了。

        有时候确实要卷一卷,卷一卷自己,顺带着便卷了对手。

        世家能绵延百年千年,自有自己的智慧。

        他们不能像皇家宗室那般硬碰硬,这种软刀子对纪炀才有用。

        时间到七月初。

        各地不过开工一个月,汴京文报已经对世家各族大肆夸赞,目的只有一个。

        纪炀又不是独一份的好官。

        他做的事,各家也在做啊。

        只不过各家不愿意张扬而已,不信的话你们去问问。

        看看各地情况?

        可话说出来。

        只要纪炀今日倒台,那现在做的一切事情,他们都会立刻停手,继续躺在吞并来的土地上享乐。

        纪炀对这些心知肚明,也看出世家跟国子监确实要更高明一些。

        世家开始做利国利民的事,拉下他的名声,削弱百姓对他的推崇。

        国子监抓着他官职来路不正的事情不放,攻击这个弱点。

        这确实比宗室厉害太多。

        一定要形容的话。

        宗室便是蛮干。

        世家在智取。

        如此两股势力较劲,皇上那边乐见其成。

        估计恨不得他们再努力点,再比一比,开始真正的“官声”竞赛。

        想要好官声,就要对百姓好,对百姓好那就是他们要让利。

        只要百姓稳固,徐家江山便稳固。

        这是一个没什么人受伤的世界。

        可大家都知道。

        这种好景象不会持续太久。

        纪炀一旦落败,如此大好情形立刻化为泡影。

        一个纪炀。

        竟然能搅动整个承平国。

        作为纪炀本身甚至跟皇上一样,想替世家鼓鼓掌。

        撕,快点撕,撕得再响亮点。

        官声不官声的,这算什么。

        七月初三,急急忙忙赶来的韩潇,以及韩家几个子弟终于到了汴京城。

        他们这一路上算是风餐露宿,总算赶到汴京。

        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纪炀。

        韩潇如果不是顾及礼仪体面,甚至想翻个白眼。

        纪炀啊纪炀。

        你这人怎么天天算计我!

        他要从古博城离开时,纪炀答应的极为痛快,他就该想到是个骗局!

        纪炀那人的心思,估计早就想到有朝一日还要他过来帮忙。

        而且直接到了汴京。

        说实话,就算皇上跟纪炀不写信,但这些消息传到潞州,韩潇也会亲自跑一趟。

        只是不会像现在这般无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