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小知县 第245节
书名: 小知县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如果不经同意,自己再全都处理了,那这城到底是给谁打的?

        就算是当今皇帝,都要打个问号。

        到时候纪炀肯定是要去一趟的。

        打下古博城的时候,自然也有他名字的缘故。

        他过去了,那边百姓会更安心。

        别的不说,看看太新县,看看现在整个灌江府。

        别说古博城了。

        连周围凉西州都羡慕不已。

        什么情况在纪炀手里,都能妙手回春?

        也不是自家知州不好,而是人家的知县太厉害。

        十二月初八,在纪炀刚准备启程回太新县的时候,下面人来报,汴京来人了!

        皇上的圣旨来了!

        纪炀跟手下众人齐齐看过去。

        纪炀还对凌县尉道:“这次倒比之前快多了。”

        他十月初一送出的文书,送到估计要十月下旬。

        那边对此事讨论一番,再送圣旨过来,这中间只用了一个多月?

        凌县尉道:“灌江府发生这么大的事,古博城还收回来了,肯定快啊。”

        这点凌县尉一点也没说错。

        如今的汴京上下,还在震惊这回事,不仅朝堂震惊,百姓也震惊啊。

        怎么一觉醒来。

        古博城收复了?

        怎么一声招呼也不打?

        什么?

        纪炀干的。

        那好像可以理解了?

        他总是不动声色搞个大事情出来。

        对此,不管汴京百姓,还是灌江府,乃至熟悉纪炀的潞州百姓,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要如何对纪炀封赏?

        给爵位?

        人家已经是侯爵嫡子,武侯孙儿,不用多给,只要等纪炀袭爵的时候,再从伯爵提为侯爵即可。

        这都不用说,是肯定的。

        给金银?

        给官职?

        还是给什么封号?

        不止纪炀,纪炀身边的一群人,从凌县尉,到玉县丞,再到韩家家主,帮着照顾兵士的林娘子。

        再有一堆小吏。

        文官不少。

        武官也不少。

        出力最多的今安县吴将军,宁兴县武知县,凉西州指挥使,副指挥使,以及手下兵将。

        更有右县带头反抗的,灌江城带头反抗的。

        算起来,名单都能拉一长串。

        不少官员小吏羡慕不已。

        跟着纪炀就是好啊。

        人家不仅自己能升官,能得恩赏。

        带着手下一起封赏?

        随着圣旨送到灌江府,领头的内侍纪炀认识,上次就是这位天家使者送封赏到今安县的定江关。

        他这次一来,纪炀就笑:“每次看到大人,总有好事。”

        内侍如今看向纪炀的目光更加热切,满眼都是欣赏,再想到陛下私底下对皇子夸纪炀的话,恨不得能留在灌江府,当个左右随从都行。

        凭借这样的功绩,纪炀已经平步青云。

        天下间还有年轻人比他更厉害的吗?

        陛下派出多少青年官吏,纪炀是最突出,最厉害的那个。

        有那样的功绩,还这样客气,内侍笑得眼睛都没了:“纪大人,您真是太客气了。”

        “是您的功劳大,也是您治下有方,这才觉得每每看到我都是好事。”

        “您这次的威名,只怕要传遍整个承平国。”

        “陛下从未对官员这样赞不绝口,一定要说,那就是当年的林大学士,才有此殊荣。”

        纪炀笑:“怎么能跟长辈相提并论。”

        纪炀深知骄兵必败,再说,他现在做得,不过是让百姓日子好过了一点点,哪里值得骄傲。

        抚恤百姓,最忌讳的,就是抱着高高在上的心态,以为自己是来解救他们的。

        实际上他们这些官员勋贵所做的一切,要带着歉意跟谦逊。

        这是在了解古代百姓生活之后,纪炀最大的感受,他们跟朝廷亏欠此地百姓的,如今只是一一偿还而已。

        内侍只当纪炀谦逊,笑着客气几句,这才宣读旨意。

        这圣旨极长,也没什么啰嗦的话,全都是重点。

        先是夸纪炀明察秋毫,发现灌江府豪强所作所为,这才让边关免于更大灾祸。

        这话就是跳开私自调兵遣将的错,归结于时不我待。

        过错直接免了。

        后又夸凉西州指挥使判断正确云云。

        从灌江城夸到古博城,又说了一堆本朝太宗一直念叨收复失地,没想到如今终于成了,所以纪炀等人有功。

        今年冬祭,陛下会率领群臣祭祖祭天等等。

        夸的纪炀耳朵都麻了。

        这些天已经听过无数次。

        以至于内侍说他直接连跳六级,直接成为灌江府代理知府的时候,纪炀都没反应过来。

        后面甚至加了句,一年后就能去掉代理两个字。

        纪炀看起来很淡定,周围人还是不敢置信。

        他们以为,顶多是汴京派来个知府,让他们知县大人做个五品布政使,已经是连跳好几级了。

        别说承平国没有先例,就算是放眼前朝,前前朝,也没有这样的事啊。

        现在呢?

        这,直接从正七品,跳到正四品?

        直接从扶江县最小的芝麻小官,变成权知府事的知府?!

        这跨度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再看他们知县,一脸的淡定,好像很正常一样。

        难道是他们少见多怪?

        等纪炀反应过来,倒是笑了下。

        他也想过会连跳,没想到陛下倒是大方,直接把知府给他做了。

        这算不算五年内做到知府?

        算吧?

        今年是他到灌江府的第二年。

        勉强算超额完成任务?

        纪炀不笑也就算了,他这一笑,更显得胸有成竹。

        其他人:是我们少见都怪了!

        学学知县大人啊!

        不对。

        学学知府大人啊!

        现在的纪大人,就是灌江府知府了!

        如果这是陛下对他功绩的恩赏,那接下来的安排,更让人看出陛下对他的信任。

        新收回的古博城并入灌江府,成为灌江府真正的边城。

        怎么建设,怎么修复屯兵旧址,要看纪炀的了。

        古博城在前朝,确实属于灌江府。

        但这么一并入,灌江府就从几十万人口的地方,一跃成为百万人口大府。

        纪炀,一个刚刚还是七品知县的人,刚刚过了二十一生辰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