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小知县 第121节
书名: 小知县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那谣言是不是你传的!还是我那好庶弟传的!”

        “怪不得他今日在宴会上那般挑衅,你们好得很!”

        哇。

        陛下帮纪炀澄清谣言?

        大学士林家还请他赴宴?

        身为庶弟竟然挑衅嫡子?

        看来停下来吃瓜是对的!

        眼看这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就知道事情必然能传出去,纪炀让平安跟车夫直接把麻奋丢进马车,随后扬长而去。

        等纪炀的马车走了,众人这才回过神。

        这,这还真的没法说!

        纪炀八月十二回汴京,今日八月十四。

        他就能搞出这么多大新闻?

        今年的中秋节,只怕各家家宴上闲谈都是他的名字。

        纪炀直接把麻奋带回别院交给凌俊鹏跟卫蓝。

        早就想揍他了,今天终于找了个理由。

        原身的死跟他脱不了关系,当初还护送原身去任地,路上能看着原身病死,这种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等麻奋出门,脸上可谓精彩,身上伤痕更是看不到却疼痛难忍。

        好个纪炀!竟然这么对他,竟然把他从衙门拖回家打。

        如此嚣张的行径,果然还是他!

        之前以为他变了,没想到还是个没脑子的。

        既然这样,那接下来的计划,别怪他狠了。

        麻奋一瘸一拐离开,故意让周围人户都看到,彰显纪炀的恶行!

        王伯看着麻奋背影,自然不觉得少爷做得有什么不对,但还是道:“少爷,他毕竟是衙门的人。”

        “而且对您名声也不好,以后您要在汴京为官,少不得跟汴京府衙门的人打好关系。”

        纪炀摆手:“不用管,今日府中可有其他事。”

        说到这,王伯看了看少爷,这才道:“少爷,伯爵府来消息,请您中秋去赴家宴。”

        明日中秋了。

        时间过得好快。

        纪炀笑了笑:“回他们,不去。”

        “不去?伯爵府那边?”王伯劝言,“以后的伯爵府到底是您的家业,若不过去,会不会便宜了他们?”

        “只要我人在,还怕这些?”纪炀翻看递过来的请帖,看着没什么重要的,只让王伯去回。

        不管他在不在伯爵府,都越不开他这个人。

        若跟以前一样,估计还好说,但如今政绩傍身,那就不一样了。

        再好,好好的中秋佳节,何必跟他们去勾心斗角。

        还是省省力气,等到节后上朝再说吧。

        那时候肯定特别精彩。

        王伯点头称是,虽然心里还有些担心,但他都听少爷的。

        纪炀又吩咐:“去跟滕显那边说一声,这几日林家小姐跟文家小姐会去挑几个葫芦灯罩,账记在我名下。”

        这些事忙完,纪炀又打开图,灌江府周围的地形被他牢牢记在心里。

        那地方没有什么天然屏障,跟边域只是城墙相隔。

        在四五百年还是前朝的土地,只是前朝后期无能,如今那几块地已经被异族牢牢霸占。

        这附近战事频发,也是这个原因。

        纪炀到中秋晚饭时,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图。

        外面都在说陛下想要他留在汴京,连王伯,还有林家宴会上的人都这样认为。

        甚至林启也如此想。

        可只有他知道陛下的心思。

        在别院家宴,气氛自然好。

        玉敬泉等人自然也落座,他们都是纪炀的属下,还是抛弃官职,跋山涉水跟来,所以别院下人都十分尊敬,王伯也亲自斟酒。

        等众人落座,纪炀只留了信任的在此伺候,凌俊鹏看着金杯里的美酒,感慨道:“说起来,到汴京不到三天时间,竟然已经完全习惯这。”

        纪炀这几日一会去宫里,一会去宴会,回来便闷头看图。

        他们几个倒是在家丁带领下逛汴京。

        从初来时候的惊叹,再到慢慢熟悉,三天时间,足以让人对汴京印象深刻。

        玉敬泉也点头:“要是有机会,真想把妻儿也接过来。”

        大城市的好处自不用说,瞧着街上男女穿戴,再看各处鲜花乐声,都让人流连忘返。

        随处可见的珍馐美味,随便走走便能碰到的新奇玩意,太不一样了。

        卫蓝同样点头:“还有爹娘,爹娘在就好了。”

        李宾倒是没说话,他现在只想回扶江县,照顾怀孕的妻子。

        纪炀看看四周,平安王伯不用瞒着,剩下也没了旁人,这才放下酒杯,开口道:“我们这次,不会留在汴京。”

        众人下意识看过来。

        只听纪炀继续道:“在汴京不会停留太久,估计很快便会离开。”

        纪炀算了算:“应该在十月之前。”

        灌江府,山高水远,比潞州还要偏。

        如果说潞州城算一个城市的六环,那灌江府便是十环开外。

        而且他要去的地方,只会偏中更偏。

        倒不是陛下如此想,而是他觉得,都过去了,都要闯一番事业了,自然要啃最难咬的骨头。

        否则,岂不白费这次机会。

        立功这事,也是不等人的。

        所以要赶在十月之前,天气没有正式冷下来的时候出发,省得路上难走。

        若天要再冷,就要明年春天再出发。

        一耽误便是大半年。

        “十月之前?我们去哪?”玉敬泉立刻问道,随后又接了句,“不管知县去哪,我都知道,汴京也没那样好。”

        凌俊鹏跟卫蓝也道:“对,汴京没那样好,天天在这,骨头都要懒了。”

        见大家跃跃欲试,纪炀笑,开口说了三个字。

        “灌江府。”

        灌江府?

        别说其他人了,连李宾都惊呼出声。

        前年灌江府兵乱,他们都是知道的。

        潞州隔壁的凉西州都深受其害,朝廷分别派了两个官员去协助凉西州跟灌江府。

        潞州知州去年帮到七八月份就已经回来。

        但另一个官员现在还留在灌江府,听说每日焦头烂额。

        提到那边,就是头疼。

        他们大人,要去那?

        可陛下不想想让大人留汴京吗?

        为何主动提出想要灌江府。

        这两者差别,说是一个天一个地都没错。

        具体的纪炀现在还不能说,但趁着中秋提前跟身边人讲明白。

        明日上朝,这事便会传出,不好让他们太过惊讶。

        而且还有一件事。

        “原本以为我会到潞州城任职,那地方大家熟悉,同僚也不错,所以带着你们另有机会。”纪炀慢慢道,“但灌江府不同,那边不知底细,内里又乱。你们过去,只怕会有危险。”

        “所以这几日可以想想,不管回扶江县,潞州城,甚至留在汴京,我都能安排职位。”纪炀认真承诺。

        “这事关乎性命,要慎重考虑。”

        潞州城跟灌江府那边环境差别太大。

        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要拿起刀剑也不一定。

        纪炀都没想到,他每日练练剑法,竟然会用在这上面?

        等会,陛下不会知道他每日跑路练剑的事吧?

        如果把这个也加上去,好像真的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纪炀说完这话,谁料大家都笑:“大人,跟着您从潞州城出发那一刻,我们就不后悔。”

        “是啊,一路走过来,我们这一两年的见识,比前面二三十年见的都多,怎么还会回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