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以史为鉴
书名: 大明话事人 作者: 随轻风去 分类: 穿越

        

        此时准备一同进内宫的大学士们看着林泰来,齐齐无语。

        京师官场里对林泰来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林泰来心有大病。比如极端没有安全感,总是幻想有人要害他。

        具体表现为,一年四季除了盛夏之外,时常内罩皮甲,仿佛这样才能心安。

        就连参加科举考试这样重要的时刻,也要顶盔戴甲入考场。

        但大家还是没想到,林泰来的心病能这么严重,入内宫觐见皇帝还要内里穿甲!

        咱这是正处于太平盛世、宫廷治安良好的大明朝,不是宫廷里也杀机四伏的汉唐!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皇帝真有恶意,披甲又有什么用?

        还好这里不归他们大学士管,要操心也是陈太监操心。

        负责带人进宫的秉笔太监陈矩揉了揉额头,又看了看日头。

        稍加思索后,陈太监就说:“时候不早了,为此事再去奏报太浪费时间。

        先进乾清门吧,同时严加看管,到了毓德宫再请示皇上如何处置。”

        把人带到毓德宫门外又不影响什么,一切还是让皇帝做决断!

        于是众人过了乾清门,然后就是一个小广场,小广场的北端就是乾清宫,东西两侧则是夹道。

        高大广阔的乾清宫名义上是皇帝寝宫,但是便利性、舒适性可能差点意思,很多皇帝并不爱在乾清宫起居。

        毓德宫在乾清宫西边偏北的位置,所以陈矩就领着四个大学士和林泰来向西夹道而去。

        突然一声唿哨响起,从乾清宫东西两侧的夹道冲出来了数十名内监,有的赤手空拳,有的手持木棒,气势汹汹的朝着这边围过来!

        站在小广场上的大学士们感觉像是中了埋伏,不禁脸色骇然!

        难道在咱大明朝,还能有物理意义上的宫廷事变?

        还隔着十多丈时,有内监大叫道:“只找林泰来,与其他人无干!”

        林泰来迅速站在了陈矩身后,问道:“陈公公管不管?”

        陈太监对着冲过来的内监们厉声喝道:“全部停下!”

        但是这群内监并没有听从陈太监的命令,很明显,一定是另有人指使他们,而且此人地位不低于陈太监。

        林泰来哂笑道:“看来陈公公你也不行啊。”

        虽然陈太监性格比较淡泊,这时候也被气的在“男人不能说不行”和“你行你上啊”两句之间,选择了“你行你上啊”这个回答。

        话音未落,就看到林泰来大踏步迎了上去。

        又不知怎得,就见林泰来抓住了冲在最前方的小内监,直接把这小内监整个人当成重兵器抡了起起来。

        稍稍逼退内监们后,林泰来拼着挨了几下,夺来一根木棍。

        所幸林泰来内里套着皮甲,挨这几下问题不大。

        有了木棍在手,林泰来就更加生猛了,直接将木棍当成长枪使用。

        一边撤退到乾清宫台基下的角落里,一边随手反击。

        背靠台基夹角避免背腹受敌,身上又披甲,林泰来更加游刃有余了。

        面对数十人围攻,他仗着枪法和两臂千斤之力反击,接连重伤了十几個敌手,木棍都打断了三根!

        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亲眼现场目睹林泰来打架,脑子几乎混乱到宕机了。

        一会儿想着,林泰来果然骁勇无敌,有项羽、吕布之勇。

        一会儿又想着,林泰来披甲入宫,到底是偶然还是是提前收到了风声?

        再过一会儿又想到,这可是在乾清宫外面,打架后果难以预料啊!

        总而言之,这样的事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大学士们和陈太监恍恍惚惚时,以一对数十的林泰来反而开始占了上风!

        久攻不下的内监们突然就士气崩溃了,被顶在最前排的内监再也不肯上前,头也不回的跑了!

        这就引发了连锁反应,还能走得动的内监们扔下了地上十几个重伤员,争先恐后的蜂拥而逃!

        转眼之间形势逆转,二三十个内监在前面逃跑,而林泰来一个人凶神恶煞的在后面追着打。

        没什么见识的陈太监和大学士们直看得目瞪口呆,感觉就像是话本里的场景投射到了现实里。

        成祖皇帝修建这座皇宫百五十年,没人在乾清宫前打群架啊!

        最多也就是在奉天门,也就是现在的皇极门前打过。

        溃败的内监们逃到了乾清宫西侧夹道,夹道的另一边则是养心殿。

        不知是谁带的头,这些溃败内监冲到养心殿院落里。

        这时代的养心殿主要作用是充当大太监的直房,以及放置一些皇帝常用的杂物。

        可能是因为不少大太监住宿在这里,溃败的内监们下意识觉得,在养心殿能得到庇护,所以才逃了进来。

        打群架经验极度丰富的林泰来感到,贸然冲进陌生院落,危险系数比较大。

        所以他就站在养心殿院落的正门也就是养心门里,堵着门破口大骂。

        这番动静登时就惊动了在养心殿内值宿的太监、少监们,纷纷走出来看。

        其中不乏身穿飞鱼、斗牛赐服的大太监,齐齐茫然,完全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职业生涯完全没有遇到过这种匪夷所思的场景,难道在朗朗乾坤之下,还能有土匪打进内宫?

        陈矩和四个大学士也赶了过来,望见林泰来手持棍棒,宛如天神下凡堵在养心门。

        陈太监害怕林泰来杀红眼,直接把养心殿里的高级太监团灭,远远的就喊道:“林九元住手!”

        然后他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确定林泰来神智清醒,才走到林泰来近处。

        只见林泰来的形象也混乱了,头顶官帽已经不知落在了哪里,发髻松松垮垮。

        而身上官袍已经破了数个大洞口,露出了内里的皮甲。

        但是这样的形象,更让人感到害怕。

        林泰来收起了棍棒,嘀咕说:“宫里应变能力真差,难怪会发生梃击案.”

        通过今天实战,林泰来可以断定,如果梃击案换成自己动手,那皇太子至少是个重伤。

        陈太监稍稍迷惑了一下,梃击案又是什么典故?

        此时养心殿院落里的太监也看到陈矩了,高声问道:“陈公!这是怎么回事?”

        陈矩终于拿出了司礼监第四号人物的气势,大声喝令道:

        “刚才逃进养心殿之内臣,全部拿住!没有皇上旨意,不许放人!”

        然后又对大学士们和林泰来说:“宫里出了这样的变故,请尔等宫外之人暂时退到乾清门之外,待我先向皇上奏明此事!”

        申首辅代表大臣点头道:“理该如此。”

        林泰来插话说:“数十内监埋伏夹道,围殴奉诏进宫大臣,实属骇人听闻!请皇上为臣等做主!”

        陈矩回应说:“我自会向皇上奏报,你们先退出乾清门!”

        只要看到林泰来还在内宫里,陈太监就感到害怕,必须先让林泰来出去才能安心。

        而后四个大学士和林泰来又退到了乾清门外,有一群禁兵专门牢牢盯着林泰来。

        这些大内禁兵只能守在宫门外面,若无特殊旨意,同样不许进入内宫。

        所以刚才林泰来和内监们打架时,这些禁兵无法进去阻止。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在默默的等待。

        申首辅想道,如果这次召见黄了,那就更好了他不认为这次觐见会是什么好事。

        林泰来在等待之余,心里还在默默的复盘各种史料,这就叫以史为鉴。

        根据记载,万历皇帝摆烂后,只有两次召大臣入宫觐见的记录。

        第一次就是现在这次,如果没有林泰来这个蝴蝶效应,四位大学士已经在毓德宫和陛下谈心了,当然结果是毫无卵用的。

        第二次就是二十五年后的万历四十三年,也就是梃击案发生之后。

        当时太子宫出了这样的怪事,中外惊疑,各种猜测直指郑贵妃。

        万历皇帝为了安抚人心,在慈宁宫召见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和一些大臣。

        这个吴道南就是林泰来的同榜探花,帮林泰来抄录《累朝训录》的那位老实人。

        那次召见时,方从哲唯唯诺诺,吴道南说不出话,但有个叫刘光复的御史发言激烈。

        而后一大群内监一哄而上,群殴刘光复,场面一度失控,把吴道南吓得尿了裤子。

        后来有人评价说,吴道南这帮大学士连被嘲讽为纸糊三阁老的万安都不如。

        正因为林泰来之前复习了这段史料,所以今天才会在官袍内里披甲。

        仔细研究下就知道,梃击案后召见那次,内监到底仗了谁的势,才敢在宫里群殴大臣。

        说实话,就连魏忠贤都干不出这么刁蛮、没品、仿佛泼妇撒泼的事情。

        那个主谋现在更得宠,焉知类似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没想到,还真让自己遇上了

        却说在另一边,陈矩将外臣们暂时礼送出宫后,就匆匆的小跑着往皇帝此时所在的毓德宫赶过去。

        在半路上,陈太监迎面遇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孙暹。

        “方才毓德宫里隐约听见喧闹哗乱,出了什么事情?”孙厂公直接问道。

        毓德宫就在养心殿的北边,如果乾清宫到养心殿动静大了,毓德宫里确实有可能听到。

        陈矩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精确描述,边走边说:“方才那几个外臣进了乾清门后,忽然有数十名内臣围攻翰林院修撰林泰来。

        然后被林泰来打得溃不成军,重伤十几个,其余人一路逃窜进了养心殿。”

        孙厂公吃了一惊,“竟然有这样的事?那数十名内臣究竟是谁指使的?”

        陈矩叹口气说:“不必胡乱猜测,见了皇爷再说吧!”

        孙厂公又很疑惑的说:“外臣入宫,不是禁止带随从家丁护卫之流么?林泰来安敢犯禁?”

        陈矩摇头叹道:“没有家丁护卫,只有林泰来一个人参战。”

        孙厂公:“.”

        东厂可太踏马的需要这样的人才了!

        两人说了这几句话,毓德宫也就到了。

        此时万历皇帝正半躺在毓德宫西室的榻上,等待着大臣觐见,几个司礼监太监在旁边陪着说话。

        陈矩进去后,将刚才的事情如实陈述一遍,不带任何主观色彩,也没有任何添油加醋。

        万历皇帝极为错愕,在皇帝的眼里,这事同样是匪夷所思!

        几十个内监和大臣在乾清宫外面打群架,还踏马的打输了,这是什么鬼?

        回过神来后,万历皇帝扫视着屋里的大太监们,语气不明的问道:“是你们吗?”

        所有大太监互相看了几眼,没有人出面承认。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开口对陈矩问道:“简直荒谬至极,你为何没有阻止?”

        陈矩答道:“当时我试图喝止,但彼辈并不听从。”

        虽然这番问答并没有指名道姓,但屋里都是聪明人,听了这番问答,立刻就猜出真相了。

        陈矩是司礼监的第四号人物,也是整个太监体系的前几位人物,地位相当于文臣的大学士。

        那帮内监胆敢彻底无视陈矩的喝止,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宫里有这种实力的人,应该不超过四个——皇帝本人、郑贵妃、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厂公孙暹。

        如果用排除法的话,皇帝、张诚、孙暹都没这么无聊,那指使数十名内监去群殴大臣的人,还能是谁?

        大太监们都不说话了,这事他们真管不了,能撇清自己就行了!

        万历皇帝倒吸几口冷气,忽然又觉得牙疼。

        我的小贵妃,在自己面前当个刁蛮小可爱就行了,竟然还去大学士们面前耍刁蛮。

        本来今天是想“游说”一下大学士们,伱就当着大学士们的面前整了这出,让大学士们怎么看待你们母子?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见万历皇帝陷入了精神内耗不能自拔,又对陈矩问道:“外臣现在哪里?”

        陈矩答道:“暂时退回乾清门外,等待圣裁。”

        张诚问这话的意思就是,请皇帝先拿个主意,今天到底见还是不见?然后再说其他。

        “还是见吧。”万历皇帝叹口气说。

        孙暹连忙提醒说:“当初皇上说过,厂卫需要林泰来这样的人才,今次算是个时机。”

        陈矩心有余悸的奏道:“臣担心林泰来惊扰圣驾.如果皇上要见外臣,臣提议皇上登乾清门,居高临下对话。”

        众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