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书名: 穿越考科举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东边昌盐郡,西边永临县两地急不可耐。

        总该轮到我们了吧?

        也别明年了,就十二月开始,可以吗?

        这路早修好一天,就能多赚一天的银钱啊。

        旁边的罪犯们满头问号。

        他们也是人啊。

        不让他们休息的吗?!

        他们的想法没人在意,就像他们之前根本不在意普通百姓的想法一模一样。

        他们终于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什么叫痛不欲生。

        纪元点头:“好,那就准备准备,开始修第二条,第三条道路。”

        修路。

        培育良种。

        一起做!

        反正他手底下的人越来越多了。

        应该忙得过来?

        第140章

        第140章

        种田最重要的几件事。

        土地, 肥料,种子,灌溉。

        每一样拿出来, 都能长篇大论, 写著作等身的文章。

        当地情况, 纪元已经很了解了。

        土地, 灌溉,乃至肥料,都在慢慢发展。

        如今,终于轮到种子了。

        要说从古至今的农业发展,已经几千年的历史。

        如今常见的粮食,在最开始的时候, 也不过是杂草一般。

        经过长年累月的驯化,终于有了大家熟悉的模样。

        纪元一直认为滇州府发展潜力巨大,就是因为本地植物的多样性,以及气候的适宜。

        这样的气候, 也为接下来的育种, 提供绝对有力的支撑。

        前两年还好, 纪元还觉得慢慢发展也不错。

        估计是距离自己离任时间不到两年,他只觉得事情紧急起来。

        正好指挥使张将军过来,再加上镇南关也有了新知州。

        即使宁安州大部分事情,刘同知都应付得过来,他干脆守在官田附近,只恨不得在附近搭个小屋住里面了。

        以前大家想找纪知州, 还不知道他去哪忙了。

        现在只要提起来, 便道:“纪知州肯定在官田附近啊。”

        而他身边,除了柴烽之外, 邬人豪被调到张将军身边,张将军也是喜不自胜,觉得找到一个得力的助手。

        安大海更是不见人影,他现在俨然是附近几地牲畜专家,直接提高本地牲畜养殖的水平。

        纪元面前站着的,基本都是当地厉害的老农,以及负责官田的小吏。

        这些官田的小吏们只觉得压力极大。

        您堂堂一个知州,为什么亲自来种田啊。

        看看您身上的光环,您不觉得这样做屈才了吗?

        外面不都说,读书人傲气得厉害,您怎么不一样啊。

        特别是刚被调过来的官吏们,每次看到他们知州大人,他们纪状元穿着短打,撸起袖子干活,就觉得没眼看?

        您都是读书都读到顶峰了。

        这样不觉得有辱斯文吗?

        无意间被纪元听到,纪元也只会说一句:“怎么?你不吃饭?”

        吃啊,但不种啊。

        君子农夫各司其职,我们靠才能做事,吃粮食并不觉得愧疚。

        可这话根本说不出来。

        才能?

        跟纪知州比?

        他们也配?

        一来二去,本地官员竟然养成务实的性子。

        没办法,谁让当地长官就是这样的性格。

        纪元道:“稻种的培育,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高产不用说,还要稳产,就是要稳定,适应性强。”

        “品质也选较好的,生长周期尽量缩短。”

        纪元说完,官田小吏跟五六个老农齐齐往后仰。

        纪元自己都顿住了。

        他怎么回事,方才说的话,也太像一个恶劣的甲方了啊。

        还是既要又要那种甲方。

        可在粮食上,他确实既要又要。

        这五六个老农,以当地田老农为首,他心直口快:“没有那么好的事。”

        “其实其中送来的稻穗,有好几个还不错,颗粒饱满,一亩地好好伺候,能到四百斤。”

        那是要好好伺候才四百斤。

        官田不缺水不缺肥更不缺力气,所以才能伺候得这样好。

        普通人家呢?

        便是再辛勤的百姓,也会有疏忽的地方。

        这种种子真的推广出去,顶多有个三百多斤。

        就像打游戏一样。

        一个水平很好的人,拿着当代顶尖设备,打出了还不错的分数。

        那你能说,所有玩游戏的人,都能打出这样的成绩吗?

        这肯定不公平啊。

        纪元要的是一个下限。

        需要一家农户,不用那么辛苦,也不用天天守在田地里,就能有四百多斤的收成。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卷王,还要考虑适普性的。

        想要保住下限,上限一定要高。

        田老农小声嘀咕,他们纪知州要求真的太高了!

        可仔细聊下去,却发现纪知州要求高是有道理的。

        因为他对育种有些了解。

        还提出不少自己的见解。

        首先是引种。

        这点纪知州已经做完了。

        占城稻弄过来,实在是不容易。

        虽然纪知州出了天齐国这件事,大家都瞒着,可到底弄过来那么多人。

        新宁人一开口,说是个相貌英俊的伐木商人带着他们过来,那商人还有个身高近两米的亲信。

        傻子都知道,这说的是谁了。

        跋山涉水,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引来新种,这份毅力都令人佩服。

        所以,即使他这个“甲方”提出的要求很不合理,田老农他们也是咬牙点头。

        接下来便是系统的选种。

        换过来的十六万斤稻种,同样需要选择。

        说来也巧,不知道是不是河辉国王室做过选择,这些稻种都不算太差。

        这点倒是有可能的。

        按照河辉国的重视程度,估计确实做过挑选。

        即使如此,纪元还是道:“继续挑。”

        优中选优地挑。

        虽说此事费时费力,可官田的小吏跟流放的罪犯,以及农人们,全都在选。

        最后在十六万斤中,第一批次选好了一万斤,第一批种植五百亩地。

        他们这边选种,另一边已经把上好的水田翻耕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