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书名: 穿越考科举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但二月初九考完,只有考生能出考场。

        其他夫子们要再封闭三天,把所有卷子改完,就连监考官也要留在考场做些其他杂事,直到县试放榜。

        算下来,就是二月十三。

        眼看纪元在下午上课时间又去了尊经阁,气得打赌得众人直跺脚。

        怎么有朋友来寻,他都不出去玩的啊!

        不过到如今,他们也知道那赌约基本完蛋了。

        纪元他就不是人!

        天天学习!

        不累吗!

        累吗?

        纪元最近觉得还好?

        从昨天下午开始,他就从抄书转为真正地练字。

        今天早上,终于把“文”字上的侧点给写得入了门。

        按老夫子的话说就是:“比得上幼童了。”

        “文”上的一点成了,下面的长横又是问题重重。

        书法一道,除了练还要巧,还要有经验,更要有天分。

        纪元天分够了,臂力也够,经验跟巧,却很欠缺。

        老夫子话虽不多,却字字在点上。

        纪元这次回来,额外带了份符曾汤圆,又买了县城有名的鸡腿。

        他也不知道老夫子爱什么,故而只带了这些。

        纪元也乖觉,拿着食物并不进藏经阁,只道:“夫子,学生中午出了县学,正好给您带来了些吃食。”

        老夫子其实闻到食物的香味,本想呵斥要带食物进来的纪元,没想到他倒是懂事。

        老夫子有心说不吃,却道:“是符曾汤圆?”

        “对,是符曾汤圆。”纪元连忙道。

        老夫子倒是去买过几次,可惜每次人都很多,他也就吃过五六次,总是没吃过瘾。

        纪元要是听到,肯定惊讶。

        符曾汤圆出现到现在,也就半个月,半个月里吃了五六次,还觉得不过瘾?!

        老夫子这才走了出来,在藏经阁外的石桌上坐下。

        纪元自然服侍夫子用饭,也劝道:“汤圆为糯米,不好消化,学生给您煮些山楂汤消食,如何。”

        老夫子看他一眼,点点头。

        纪元老老实实在藏经阁外角门的小房里煮山楂汤,平日老夫子就是在这泡茶的。

        山楂洗净去核,先煮去涩苦,再小火煮出山楂酸甜,加入纪元买的陈皮添加风味。

        快煮好的时候,最后加入一丝蜂蜜。

        等一壶山楂茶端过来的时候,老夫子的汤圆跟鸡腿也吃完了。

        老夫子看着纪元还拿了干净的湿巾布,忍不住又看他一眼:“你这小孩,倒是乖得很。”

        “您为学生夫子,学生自然尽心。”

        他在古代虽然见识短浅,却在现代见过不少名人书画。

        按照他的眼光来看,眼前夫子的字若能流传下去,必然会被称为书法大家。

        这样的夫子来教他入书法的门道,买吃食,煮茶水这种差事,根本不值一提。

        再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是他当学生的本分。

        老夫子喝口山楂茶,惊讶地又品了品。

        确实酸甜解腻。

        “好了,今日先不要再抄礼记了。”老夫子说着,示意纪元把那壶茶端过来,“礼记十万字,春秋十八万字。”

        “这些二十八万字抄完,你的字就彻底废了,坏习惯能带到骨子里。”

        “今日写永字。”

        永?

        永字八法?!

        但凡接触过书法的人,没有人不知道这个说法。

        像书圣王羲之说过:“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

        这话或许有些夸张,却也说明能写好“永”字,就能掌握大半笔法,以及一定的结构。

        以此作入门,是再好不过的。

        老夫子的意思,自然是认真教学了。

        纪元深吸口气,立刻跟上拜谢。

        见学生认真,老夫子微微点头,不知想到什么,说了句:“此事不可外传,若外人知晓,你也不用来学了。”

        老夫子又嘟囔了句,纪元只听到教谕什么什么,好像是怕教谕让他多教学生?

        纪元失笑,看来他猜得没错,老夫子在藏经阁做事,就是为了躲清闲,自己也是运气好。

        他的字也确实让老夫子看不过眼。

        同样也是怕他抄几十万字书,养成不好改的坏习惯。

        纪元再次谢过,坐直身体,开始写字。

        永字的写法掌握之后,老夫子便不再说话,继续看书,让纪元每日写一百个永字,还要写大字。

        等着一百个“永”字写完,今日的课业算是完成,然后再抄书。

        虽然平白多了一项功课,纪元心中却是高兴的,回去之后还把这方法教给好友李廷。

        可惜李廷还是没功夫学这些。

        他昨日托同村的人送回去书信,同乡今日回来,还是给带回信件,甚至连口信都没有。

        纪元听着,只觉得各家有各家的难处。

        他要防着三叔三婶,李廷的家里同样有事。

        在县学的半个月来 只管读书,竟然是最清闲的。

        一直到二月初六,今年的县试正式开始。

        而县学里也彻底放假。

        等到县试考生们放榜,他们再回来上学。

        放假当日,县学里学生们便走得七七八八。

        甲等堂秀才们本就深居简出。

        乙等堂学生全都去考试。

        丙等堂该回家的回家,少部分留在县学里住着,就连李廷也回家了,看来还在发愁五经的事。

        毕竟等放假回来,县学里教学恢复正常,下午明经博士们的课也要开了。

        纪元的宿舍里只剩下两个人,他跟舍长常庆,两人话都不算多。

        只是纪元依旧早早起来读书,让常庆多看两眼,忍不住也跟着学。

        常庆还问:“你不回家吗?”

        纪元想想自己家,摇头道:“不回了。”

        若赵夫子在家,他可能会回安纪村看看,但赵夫子不在,大海也见过了,就没有必要。

        唯一想念小黄,但想到三叔三婶家的事,那还是算了吧,不要去自找麻烦。

        纪元依旧早出晚归,尊经阁几乎是他第二个家,放假放了三日,他便在这三天。

        就连吃饭,也跟老夫子一样,在尊经阁的小茶房解决。

        老夫子还未见过他这样耐得住性子的学生,忍不住道:“今日县试结束,县城里读书人都去看他们出考场,你不去吗?”

        听到这,纪元才抬头,恍然道:“县试都考完了?”

        考试前几天,纪元还能感受到周围的气氛不同。

        考试的时候,周围倒是安静下来。

        三日的县试竟然就这么结束了。

        老夫子好笑道:“你去看看吧,学子们从考场出来,也不容易,多去看看。”

        这也能涨涨经验。

        纪元不置可否,不过老夫子说了,他也就去看看吧。

        《礼记》他基本已经抄完,就差最后一本春秋。

        五经深奥,抄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更别说他掌握写字的奥秘,如今的字越写越好,甚至有越写越快的感觉。

        可见掌握练字方法有多重要。

        东西收拾好,纪元从县学走出去。

        县试的考场就在不远处,那里原来是旧官署。

        废弃不用后,现在的县令把它收拾出来,作为考场来用。

        纪元还未走近,就听到外面的锣鼓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