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书名: 穿越考科举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过了要交钱?这又是哪里的规矩。”

        “是入城的过路费吗?以前从未提起过啊。”

        原本和谐的宁安州瞬间炸锅。

        本地人还好些,他们穷惯了,再者,纪大人都说了,春耕要紧。

        手头这些副业就算纪大人不提,他们也会停一停的。

        不管什么事,都没有种田重要。

        这也是宁安州本地人的习惯。

        说实话,现在是外面人想要宁安州的货物。

        而宁安州想要的东西,诸如最需要的鸭苗,大家都已经买到手了。

        做不做交易,对他们来说区别不是很大。

        只是回到去年的日子而已。

        说白了,本地人艰难惯了。

        不做交易,对他们来说区别真的不大。

        之前他们就不跟外面怎么交流,现在不过回到原点而已。

        他们是能习惯,那些依托胶鞋底跟染布赚钱的商贩们不愿意了。

        这些东西在外面卖得极好,几乎运到地方,就能直接售空。

        胶底鞋确实非常有用,特别是厚鞋底,不仅实用,还好洗容易干,这些特性,已经是许多人户干活必备的鞋子。

        而染布的良好特性,又让人喜欢得不得了。

        现在告诉他们,镇南关不让宁安州的货物经过?

        这镇南关,是不是太霸道了?

        也有人提议,宁安州就给些路费呗。

        反正这是你们之间的事。

        宁安州的小吏们微微一笑:“宁安州马上要春耕,实在无暇顾及太多。”

        意思就是,爱买不买。

        不买拉倒。

        有不信邪的货商,还真的拉着新的一批胶底鞋经过镇南关,去关内售卖。

        可沿途果然遇到“劫匪”。

        货物被洗劫一空。

        这一趟下来,损失简直可怕。

        一时间,来往货商们人心惶惶,果然不再买宁安州的货物。

        这损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原本风靡滇州府的两项货物,一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自然引起大家的疑惑。

        等知道发生了什么时候,下意识道:“镇南关,是不是太霸道了。”

        是不是太霸道了?

        是的。

        强行逼着宁安州给分成,不给就抢?

        这,这合适吗?

        眼看宁安州刚要发展起来,这似乎就要完了。

        纪状元要怎么应对?

        当地人不会觉得难受吗?

        染坊的人是有些难受的。

        他们刚刚扩大了生产,增加了人手。

        砍树跟做橡胶的人倒还好,他们已经回到自家的田地,开始春耕了。

        春耕,一年四季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今年春耕之前,本地人格外忙碌,还要清理水渠,去捉鱼苗,去买鸭苗。

        相比外面对这里的纷纷猜测,反而本地人是最淡定的那一个。

        说白了,这些产业不过刚刚起步。

        大部分宁安州的百姓,并未以此作为自己的生计。

        加之纪元早早强调了,从事橡胶产业跟染坊产业的同时,一定要有相对比例的耕田,否则不能参加这两项活计。

        毕竟所有的事情归根到底,还是吃饭二字。

        纪元怎么可能让宁安州的身家性命,都放在做这两项买卖上。

        如今宁安州的生产力,可远远达不到只靠生意就能活。

        如果镇南关的人赶在三四年后强行中断这条商路,宁安州的百姓们或许会非常不满,甚至会因为巨大损失而对知州表示不满。

        可他们的生活还未真正得到改善,就有人想来分杯羹。

        便是割韭菜,也割得太早了。

        二月二十五,在纪元的命令下,如今宁安州四十八个村寨,必须在四月春耕之前,把之前没有修好的水渠全都挖好,用来储水的水塘,准备的肥料,全都准备好。

        并且,在宁安城附近的一块上好水田上开耕。

        纪元让户司的人雇了本地厉害的农人,又从下面收购极好的稻种。

        这块水田,就是本地的试验田了。

        以后每年都要留下最好的种子在这里面耕种,选最优质,最健壮,最饱满的种子。

        整个宁安州因为春耕的事忙得热火朝天,好像直接把商路被断的事忘记了。

        宁安州,或者说纪元的淡定,让镇南将军反而疑惑。

        镇南将军向来在本地霸道惯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人。

        你直来直去,他也直来直去。

        你说狠话,人家直接不理了,你自己玩去吧。

        宁安州真的不做生意了吗?

        他们真的不着急吗?

        不着急的,宁安州的人三月挖水渠,四月整田地,五月下鱼苗。

        等到鱼苗长到两三指的时候,鸭苗终于可以放里面了。

        稻鸭鱼的共生系统。

        也就是纪元最初的提议,终于全部实现。

        不少山农没事就去观察。

        还真跟他们知州说得一样。

        鱼跟鸭不仅不会毁坏庄稼,还会让庄稼长得更好。

        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在水里摸到鸭蛋呢!直接给家里加餐!

        当地人都对这种方法啧啧称奇。

        闲暇的时候,依旧是砍树,做橡胶,做胶水。

        反正只要耗费力气就好了,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成本。

        知州大人说,做这些东西,就等于攒钱。

        当然了。

        各家也有要求,不能不顾田地,做事要张弛有度。

        还有,各个村寨的村长,要领着村里人栽种水冬瓜树。

        不能只砍不种,那样以后子孙后代怎么办。

        靠山吃山的人,是有这个觉悟的。

        这点甚至不用怎么提醒,就有孩子们主动去挖水冬瓜树的树苗,一个是种在田间,另一个则是在房前屋后种上。

        这树长的快,三五年就能挂果,果子还能炼油。

        宁安州,还真的如他们的名字一般。

        这让镇南关的探子们看的皱眉。

        为什么啊?

        他们真的不能理解。

        难道宁安州的百姓不知道他们的东西有多吸引人吗?

        难道他们不知道,外面会为橡胶鞋抢破头?

        难道他们不知道,赚了钱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他们知道吗?

        不知道的。

        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享受过。

        一个从未享受过好日子的人,是不会知道便捷生活,丰富物资是什么样子的。

        就拿纪元来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