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书名: 穿越考科举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迁都应该是不可能的,但以后真正封为副都,却是十拿九稳。

        在这种地方做事。

        以纪元的能力,政治资源必然提升好几个等级。

        毕竟真正落到实处,还是要做事的。

        殷博士作为江浙人,太明白应天府的含金量。

        在知情人眼里,这两者甚至不能说一个天一个地了。

        实在是可怕。

        五王爷,是故意的,还是随意指派了个地方?

        别说后者没可能。

        殷博士看到的荒唐事,荒唐人多了。

        他也是做过观政进士的。

        就是因为知道,所以才这么震惊。

        纪元反而安慰起老师:“宁安府也大有可为,那地方只是偏远,土地跟气候却极好,您要相信我的能力。”

        殷博士相信他的能力,却不相信另一件事。

        那就是太远了。

        远到就算死在外面,也很难有人追查。

        如果是在应天府这种地方,死了个朝廷官员,不管怎么死的,都会引起大家的恐慌。

        毕竟唇亡齿寒。

        但要是在宁安府,只会死得悄无声息,根本不会有人来查。

        大家都知道,他们这些外地人过去,被蚊子咬一口,都很容易死了,或者吃错什么东西,直接不治身亡。

        这种情况太多了,记载得也很多。

        天齐国也好,前朝也好,情况数不胜数。

        换句话说。

        意外太多了。

        多到就算不是意外,也会被当作意外来算。

        纪元何尝不知。

        这甚至是对方要把他从繁华地方调走的重要原因。

        可换一个想法来说。

        在应天府是容易查出死的异常,但也容易被隐瞒死的异常。

        毕竟那里要对付的,是一层层的关系网。

        死没死,怎么死。

        全凭上面一张嘴,

        反而去了宁安州,他的对手是自然,是生存环境。

        自然环境很复杂。

        人际关系却更复杂。

        毕竟前者是公平的。

        应天府的负责人际跟各种势力,可能会针对他,他却没有办法直接反制。

        宁安州不同。

        大自然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不会因为对方是位高权重的人派来,所以毒蛇虫蚁就能放过他们。

        所谓的恶劣环境,甚至不是他的劫难,而是他的一层天然屏障。

        两者之间,纪元决定对付环境。

        再说,只有那种地方,才能让他快速积攒政绩。

        至于宁安州的潜力?

        这是他最不用考虑的。

        那里才是遍地是宝藏。

        纪元最后道:“我之前听说一句话。”

        “与天斗其乐无穷。”

        “让我先去跟老天搏斗一番吧。”

        后面一句他没提,那是他的进阶了,以后再说。

        殷博士逐渐被纪元说服,倒是被他点燃起一点兴奋。

        恨不得自己也跟着过去?

        不过问到纪元具体职位时,大家又沉默了。

        宁安州户司下的仓科主事。

        从六品的官员。

        仓科,管地方抚恤跟赈济的。

        单任命文书也写,便宜行事。

        这不是单对纪元开的口子。

        而是任派到那么远的官员,基本都让他们身兼数职。

        纪元除了这桩差事之后,到了那边,应该还有其他事要忙。

        那边真的太远了,可用的官员根本没几个,很多位置都空缺着。

        说艰苦,真不是夸张。

        也有人讲,之前不是说天齐国科举人数特别多,甚至人满为患,没有官职吗?

        不是没有官职,是没有合适的官职。

        像宁安府的位置空了不少,大家愿意去吗?

        肯定不愿意啊。

        相比起来,还是命重要。

        他们两个进士讨论得热闹。

        旁边李锦,蔡丰岚已经听傻了。

        从知道纪元回来,他们赶紧过来见他,再到恭贺他考上状元。

        现在又知道他在京城一年里发生的事。

        这?

        这太复杂了吧?

        他们以为建孟府府城的人际关系已经足够复杂。

        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了京城。

        纪元开玩笑道:“下次考试去看看,便能了解一二了。”

        李锦不好说,但下次乡试,蔡丰岚颇有些把握。

        想到那么复杂的情况,蔡丰岚都要提前焦虑了啊。

        “没事,过了那段时间就好了,便是去试试,也是一次经验。”纪元说起来,又道,“你们两个成亲我都没过来,礼物你们收到了吗。”

        这肯定收到了。

        蔡丰岚那边甚至得到两幅青堂的画作。

        之后青堂的名声传出,纪元也给李锦画了一幅。

        还在京城买几样番邦来的东西,很是给他们长脸。

        礼物本来就不错。

        更难得的,这是状元送的啊。

        现在李锦夫妇两个都在府城,他们租了个更大的院子,还是在府学附近。

        只盼着化远四十一年的乡试可以考过。

        如果考不过,他们一家则要回正荣县,到时候一边备考,一边接手家里的生意。

        李锦今年二十八,再再过两年就真的要立业了。

        倒是蔡丰岚会一直在府城待着。

        蔡丰岚夫妇俩就住李锦他们家隔壁,自然是老丈人家的房子,离蔡丰岚的娘子周小芷家很近。

        蔡丰岚比李锦小了三岁,在科举上,还大有可为。

        知道他们过的都不错,纪元也就放心了。

        几人叙旧说话,纪元稍稍歇息几日,便直接回正荣县。

        他身上事情多,停不了太久。

        再说,还要早点赴任,那边是真的远啊。

        纪元二月十八启程,殷博士也把信件寄出去了。

        纪元再三强调此事不要再查,以免打草惊蛇,对自身也不好。

        而且,他自有办法钓出后面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