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书名: 穿越考科举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但他在刑部算好的。

        像滇州府的董康跟建孟府的高老四。

        他们两个在礼部简直苦不堪言。

        这礼部的事情也很杂,但比之事情复杂,更让人不爽的是人情更为复杂。

        董康是滇州府的,那地方偏远,他家在朝中没有关系。

        现在一直在坐冷板凳,除了一些不要紧的杂事,其他什么差事也没有,要么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让人心里窝火。

        高老四比他更惨。

        高家以前在京城有些人脉,但人走茶凉,以前关系好的不一定继续关系好。

        可那些关系差的,便想着方法使绊子。

        高老四踩了好几次坑,被人也骂了好多回。

        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放到现代,去公司里实习,还能说一句老子不干了,直接提桶跑路。

        这里却不成。

        他们要等着派官,要等着外派的机会。

        若得罪人了,机会更是渺茫。

        还有上科的进士至今没有派官呢。

        他们又能怎么办。

        新科进士们估计也想不到。

        风风光光考上进士,等待他们的竟然是这种景象。

        没办法,谁让这是京城,谁让此地官员遍地走。

        新科进士?

        最底层罢了。

        甚至有些进士灰心失望。

        自己苦读几十载,换来的就是这样的日子?

        好在,还有两件事吊着他们。

        一是七月初九的庶吉士选拔。

        若能选上去翰林院,日子会好点?

        大家其实也不确定了,因为听说翰林院史官院特别忙。

        七八年的文书要一起整理,简直可怕得要命。

        有人过去的时候,那几个人头都不抬,听说有十几万份文书等着他们整理。

        十几万份!

        这是人干的活吗?

        所以庶吉士的选拔对他们来说,诱惑力似乎不如从前。

        二便是年底的外派。

        只要能被派官,他们这些京城的小喽啰,那就是外地的大员。

        听说派到外面,最低也是从六品的官员。

        而在地方上,这官职已经不错了,总比在京城要松快。

        所以,忍吧,忍到派官再说。

        这两个选择吊着新科进士们。

        不过大家还是更偏向后者。

        现在告诉他们。

        前者的去翰林院那批同年,人家已经做出成绩了?

        那跟平地一声雷,又有什么区别?

        他们都以为大家在一起吃苦。

        现在告诉他们。

        人家没吃苦,人家在吃肉!

        这些新科进士们,他们怕做事吗?

        不怕的。

        他们怕做无用功!

        去翰林院的几个人,非但不是无用功,甚至还出名了。

        大家看着《史官院政务方法论》,不仅觉得这文章写得好,更羡慕上面的同僚们。

        大家都是微末小官,你们怎么就出成绩了啊。

        原来吃苦受累的只有他们呢?

        原本就对观政一肚子怨气的新科进士们自不用说。

        那些靠关系靠银子的新科进士,看看自己手里的差事,怎么办,他们也觉得这差事不够香了。

        自己的文章,自己的方法,发到京城各大官署里。

        要论扬名,哪比得上这个?!

        一时间,去翰林院做庶吉士,再次成为热门选择。

        但,为什么呢?

        前段时间不都在说,翰林院那边的新科进士们,都在整理七八年前的东西。

        怎么就突然扬名了?

        就因为会写文章?

        细心的人,终于在文章上看到纪元的名字。

        也有官场上的老油条们分析清楚情况。

        此时的翰林院史官院,几个人齐刷刷盯着纪元。

        他们从未这么佩服过一个人。

        甚至是个比他们年纪小很多人的。

        那文章里的方法,确实是他们总结出来的。

        但文章内容,是出自纪元的手笔啊。

        纪元写完之后,甚至让他们都看了一遍,还问他们:“没什么问题吧?”

        自然没问题。

        纪元的文章写得详尽,不愧是状元文章。

        甚至那字都漂亮得很。

        然后呢?

        然后大家只是传阅夸赞,以为没事了,以为这是他们的工作指南。

        谁能想到,没过几天时间,这《史官院政务方法论》就送到李首辅手中。

        甚至被李首辅推广到京城各大官署啊!

        “那文章,是纪大人你送到李首辅那的?”

        纪元点头:“肯定是我,不然呢?”

        “为什么要送啊。”

        纪元看着他们:“工作归工作,成绩归成绩。”

        “只干活不说成绩,确实太老实了。”

        在手下认真做的时候,纪元便已经着手去办此事。

        既然做出了成绩,那就要总结经验教训,整理工作方法。

        否则谁知道你们做了多少事啊。

        说白了。

        他手底下的人认真做事,该争取的他都会争取。

        眼看着积压的文件飞速处理,这篇《史官院政务方法论》,既是他们工作的总结,同样也是一封表扬信。

        纪元拿着文章去找李首辅的时候,李首辅乐得做这个顺水人情。

        为什么?

        原因呢?

        纪元怎么知道,李首辅肯定会夸赞这份文章啊。

        纪元摸摸鼻子:“我本想着,是咱们内部的成绩,李首辅让各部去学,倒是个意外惊喜。”

        他以为内部表彰,已经算手下的成绩,以后说出去也好看。

        可李首辅却直接推到京城大小官署,着实让他们真正出了次风头。

        至于原因,纪元笑:“文书压了七八年,也是李首辅的心病啊。”

        所以无论要人要钱要福利。

        还是要表彰。

        都是顺理成章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