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书名: 穿越考科举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这种新奇的方式,他从未见过啊。

        但周伯经手的书多了,一眼看出其中好处。

        这是工具书,工具书本来就不需要多少环境感情描写,只要写最关键的部分即可。

        “把择书先生请过来,让他也瞧瞧。”周伯说着,对眼前的安大海更热情了。

        方才还是因为,这是纪元的朋友所以热情。

        这会纯粹是因为这些书了。

        纪元的朋友,果然不一般。

        而纪元本人,则已经全力备考了。

        每年上面的要求都不一样,虽说还在等着京城那边的消息。

        但大致范围还是差不多的。

        考试的内容也会稍微不同,但左右躲不开四书五经。

        说起这个,四书还好。

        五经都知道,不会全考,五选二,或者五选一即可。

        纪元听他们的进士学究讲了才知道。

        周易,诗经,尚书,春秋,礼记,这五本里,士子们选择攻读的多少竟然有个排名。

        按照进士学究给出的数据。

        其中学诗经的最多。

        尚书其次,周易第三。

        而他潜心读的春秋为第四,礼则为第五。

        为什么?

        自然因为难易程度,也因为春秋跟礼记的经义繁多,题目互变。

        其实这点罗博士跟殷博士都提醒过他。

        说这两门不好理解,比如《礼记》,很多人都觉得太长了,也太复杂了,其中可以分析的意思特别特别多。

        但当时纪元确实就选了这两门。

        如今复习起来,也只有多读多看。

        放假这段时间,进士学究还要求他们多读时文,至少读五十篇,回头他会考究。

        说白了。

        如今想要科举,只有两件事。

        读书,跟写文章。

        读书的任务是这样。

        写文章自然也布置下来。

        还是按照乡试第一场的大概要求,四书写三篇,每篇五百字以上,五经写四篇,每篇八百字以上。

        都知道乡试一共三场考试。

        为何只布置了第一场的课业。

        那是因为,乡试最重要的考试,就是初场。

        有些地方的考官,甚至只看初场的卷子。

        没办法,考生太多,而且考场规定了最低字数,但并未规定最高。

        有的考生动辄写上千字,还被官员说过经义大坏。

        这些东西都是进士学究一点点教学,甚至还从他们会试的经验里拿出来做比。

        如此宝贵的经验,确实很难得。

        所以都想要更有经验的夫子,或许就是因此。

        自读书以来,每次考试都有不同。

        纪元看着眼前的几十篇文章,深吸口气。

        读吧。

        他这边看完,还要跟隔壁的蔡丰岚,白和尚,李锦交换。

        秀才们潜心读书的时候。

        想要考秀才的书生们进了考场。

        依旧是四月初六进去,四月初八出来。

        大海还去门口看了,府学果然不同,看着就更气派,把守的士兵也更多。

        接下来便是等考试结果。

        同时也在等《牲畜病集》的审核结果。

        等纪元在府试放榜日出来时,这两件事情都传来好消息。

        钱飞跟安小河都考上了!

        他们全部榜上有名!

        安大海的《牲畜病集》已经确定印刷,头一次印刷五百本。

        五百本,在这种小众科目算很不错的了。

        这次出来,估计最傻眼的就是安大海了。

        他本以为自己就是陪着弟弟过来,顺便再来看看元哥儿。

        但他的书竟然能被印出来。

        这,这真的跟做梦一样!

        别说他了,连正荣县的夫子们都啧啧称奇。

        不过给牲畜治病也是功德一件,没人会反对。

        只是印出来比较麻烦,安大海估计等不来印出,他就要跟着正荣县的人一起回乡了。

        这点倒也不用担心,周家书坊并不会亏待安大海,提前给了银钱,还说印出之后第一时间送到他手里,让他看。

        再说,这边还有纪元在,必然不会出差错。

        他们似乎都因为纪元联系在一起,而且都是好事。

        正荣县的人来得匆匆,走得也匆匆。

        如同每年的童试一样,只是这次来的人不同。

        钱飞跟安小河抱着纪元送的读书笔记,跟着大家一起道别。

        蔡丰岚跟李锦也取了一些用不到的笔记给他们。

        大家都是秀才了。

        但又是不一样的秀才。

        不过说起来,他们不日会再来一趟。

        到时候会考乡试。

        可钱飞跟安小河也知道,草草翻了大家的笔记,就明白他们肯定考不上的。

        同为秀才,那也是天差地别。

        他们还有的学。

        今年能考上秀才已经很好了!

        不过他们再来的时候,还会带上纪元他们的乡试所印试卷。

        就是考试的时候,考生要自备试卷。

        可这试卷不能是自己随便买的,上面必须有本地官府出具的证明,上面印了考生的籍贯,年甲,三代,本姓等等内容。

        有了这试卷,方能考试。

        这些不用担心,正荣县县学负责,还有什么可说的。

        纪元朝他们挥手,看着马车远去,跟蔡丰岚他们回栖岩寺。

        回了栖岩寺,纪元发现他床铺上有个荷包。

        荷包打开,赫然是一百两银子,还带了大海的字迹。

        言明这些银子是村里的青储料分成,知道他不会要,所以用这种方式给。

        更说了,纪元不用担心赵夫子的身体,大家都会照顾的,他偷偷给的银子,大海给塞到纪元箱子里了,让他自己找找。

        纪元哭笑不得,收拾好心情,继续读书。

        他还能干什么。

        只有继续读书呗!

        放在三年前,感觉比登天还难,心里万分紧张的童试。

        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已经再淡定不过。

        每年的童试考生一茬茬的起来,稍微有些焦虑的秀才,都会对兴奋的新秀才们叹口气。

        那是之前的他们。

        那也是再也不能回去的他们。

        如果想要再经历一次喜悦,只有中举,唯有中举。

        纪元如此淡定的人,都觉察出身边气氛不同。

        等到府学在开学,一堂学生彻底没了辅科的时间,左右训导以及进士学究明令禁止他们去学辅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