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书名: 穿越考科举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一起读书的时候,还经常跟村长家的孙子嘲讽人。

        再之后,就是在县城里当学徒了,那张家铺子确实欺负人,他也确实懒散。

        走到现在的地步,也不能怪任何人。

        他爹娘的言传身教,他学了个十成十。

        “反正跟你说一下,以后也没他这个人了。”雷捕快说着,还有些叹气。

        不过纪元身上没有这些人反而更好。

        他家里那些亲戚,实在是不像话。

        自家要是有这样的好儿郎,全族都要供养着。

        纪元点头:“多谢雷捕快,也辛苦你一趟趟地跑。”

        雷捕快摆摆手:“这算什么。”

        说着,雷捕快低声道:“回去我就升副捕头了,此事也没有白忙。”

        “还要多谢你,不是你出的主意,事情不会那么快办完。”

        “我就是动动嘴,还是雷捕快你厉害。”

        两人互相夸着,忍不住都笑。

        雷捕快起身要走,他必须赶紧回去复命。

        合远县的事情已经了结。

        知府对特事特办,那县令已经关押起来,换了府城其他官员临时顶上。

        所有涉案人员全都等着审理。

        这是个大工程,没几个月下不来。

        但想着,多半跟纪利一样,打板子流放,没收家资等等。

        之后还要清理合远县的风气。

        好在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合远县很多人的土地都回到受害者的手中。

        当然,各家的伤痛不是一时能恢复的,但只要伤口清理了,一定会好起来的。

        人民的自我修复能力也是很强的,他们强大的生命力会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

        这片土地的人民,一直是最坚韧,最顽强的存在。

        纪元叹口气,脑子里闪过很多东西。

        但现在还做不成。

        就像他如今身量不够高,身板不够硬实,连蹴鞠比赛都不能踢一样。

        也跟他年纪不够,今年乡试都不能参加。

        很多东西需要时间,也需要成长。

        纪元跟雷捕快拜别,看着正荣县众人的背影,纪元看了看日头。

        赶紧回去上课!

        这会的礼科应该还没结束!

        -

        原本失望的礼科夫子看到纪元偷偷摸摸地回来,忍不住欣慰一笑。

        不错不错。

        这学生还是懂事的。

        再看他的手里拿着纸笔,自己说的话统统都记录下来,更觉得这学生不错。

        说起纸笔。

        小三元六科当中,唯独书科没有选。

        书科杜夫子是有些恼怒的,他的书画精妙,放在市面上价值不菲,平日也认为他是六科夫子之最。

        偏偏小三元就没选他。

        礼科夫子微微摇头,算了,跟他也没关系。

        府学一节课的时间基本控制在近一个时辰,等礼科读完,下一节课为数。

        也就是数学。

        纪元主要想去看看,这个时代的数学教到什么程度,如果他都会的话,那明年就不用学了。

        数科,其他几人都没选,他们要赶去书科的学堂。

        短暂休息期间,纪元把合远县最后的情况给说了。

        众人齐齐叹口气。

        可怜那些百姓了。

        对他们来说,公平和正义来得太晚了些。

        好在,现在结果不错,希望接下来的官员会好一些。

        纪元道:“估计会从正荣县调人过去,正荣县衙门小吏本就不少,两个地方也接近,那地方百姓更信任正荣县的官员。”

        众人眼睛一亮。

        好像是这么回事!

        正荣县小吏确实很多,聂县令带的人,加上原本就有的人。

        要知道,原本聂县令是打算“裁员”的。

        现在想想,这么多好手,去合远县也不错啊,甚至还能动一动,升升官。

        那大家就放心了!

        正荣县的官员,可都是林大人一手调教出来。

        至少有些底线。

        纪元点头,至少不会腐化的那么快吧。

        大部分人的品格,还是受周围环境所影响的。

        总之,合远县也好,正荣县也好,这些事终于告一段落,跟他们以后的关系都不大。

        纪元他们在建孟府府城的生活,正式开始。

        不说了!

        赶紧去上今日第五节课吧!

        府学比之他们县学大了不知多少倍,就不说平时宴会才开放的各种园子。

        单单各种教室,至少三 十个。

        除了固定的主科之外,剩下的两科教室还要随时变动。

        如果两科之间教室太远,他们甚至要跑着去啊。

        纪元就是这么跑着去的。

        数科的教室也太偏了吧!

        跟礼科完全是两个距离啊!

        在所谓辅科当中。

        如果说礼乐这种学科,是每个学子都必学的内容。

        数就是最不受待见那个。

        便是科举考试中,也很少会考数。

        为何?

        自然因为在培养士大夫的科举体系当中,这种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并不受重视。

        会背诵之乎者也的儒生,要比一个数学家更受重视。

        也因古代的发展较低,数学,在后世十分重视的学科,如今很容易被说成“雕虫小技”。

        而对数学,物理,化学,这种实用学科的忽视,以后也让他们吃了大亏。

        如果把人类发展看成一个科技树。

        那文学方面直接拉满。

        实用学科方面也发展得不错,可总有人认为上不了台面。

        后世人对此总结了许多。

        纪元虽然未在史书上看到天齐国这样的国家名字。

        可如今感受中,跟他那个时代的某些情况还是很像的。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句话绝对没错。

        当然了,一味地强调文科生没用,也是偏见。

        不管哪方面都不能走极端。

        此刻的《中庸》就很适合走极端的人看看。

        纪元气喘吁吁地跑到数科学堂,只见里面三三两两地坐着,方才礼科学堂差不多五六十人,甚至还有两三间教室,想来那边教室人也很多。

        而此刻的数学学堂,总共不到十人。

        纪元下意识道:“我来早了?”

        所以人没到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