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多重人格
从法院来的时候,淡墨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被告人家属正被媒体围攻,用词有多激烈,不难想象。
她走得偏门,脚步匆忙。
头顶是灿烈的日光,脚是坚硬的大理石。高跟鞋踩在其上的声音清脆,却踩不碎她困顿的大脑里,不断重复播报的声音。
有中年男子凄厉的呐喊:“不!”
也有她己坚定清冷的嗓音:“他是我的病人,他有多重人格。”
新闻里会怎样播报这一场庭审?
这个案件因为峰回路转的情节,已经吸引了民众太多的关注,任何风吹草动,都将掀起新一轮血雨腥风。
从最初的市民江淮报警称妻子失踪;
到后来他去公安局投案,并称将勒索己并和己有过一夜情的外围女杀害并且抛尸;
再到后来警方找到女尸,dna测试却显示女尸的身份竟就是江淮失踪的妻子。
……
短短数月,关于这场杀妻案的争议,从未断绝。
检方和受害人亲属必然不想在证人席上见到精神科医生。更多时候,精神病诊断结论,会使凶手减轻刑罚或是逃脱刑罚。
淡墨深知这一点。
从案件引爆以来,淡墨总禁不住回想江淮妻子简方宁陪江淮前来寻诊时,二人在她面前相视一笑,情意尽在不言中的模样。
那个时候,在她面前的是江淮,是他的主人格。一个27岁,害羞、内向,心底偶有不安的温和男人。他生活得小心翼翼,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善意。他有色的记忆力,擅长丹青。
会和外围女发展一夜情的男人……淡墨想到他的第二重人格。苏敬,一个33岁,会法语、德语、日语多种语言,深谙剑道、搏击的男人。他理性,却无情。他有暴力倾向,公开场合够行控制,私里却容易歇斯底里。且他的私生活糜乱,夜夜笙歌。
而他的第三重人格,则是一个叫夏奈的十七岁女。她早前被学校劝退,生性孤僻不喜与人交流。经年累月的独来独往,打工场所里受人排挤的经历,造就了她痛恨社会,尤其是痛恨性的鲜明特征。
江淮有多重人格。
站在精神科医生的角度,她要为己的病人正名。那双杀人的手,分明和江淮的手是一双。
淡墨觉得己陷入一种死循环,一方面情病人对其遭遇不忍,另一方面情受害人对罪犯不忿。
毕竟没有人,生来就该被杀戮。
想起法庭里江淮那一双绝望哀伤的眼睛,法律即便不给予他刑罚,作为和妻子简方宁感情甚笃的那个江淮,心底怕也已给己判了死刑,不然他也不会在拘留所里数次杀。
*****
法院前面,淡墨一上纪式薇的车,就听到她接续地叹气。
淡墨揪她耳朵:“我心情已经糟糕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