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书名: 折绾 作者: 枝呦九 分类: 穿越

        张家父母:“……”

        于是连夜写信去质问儿子。黄娘子也不干涉,只一直有礼得很, 给张家人人都送了礼。

        母女两个就在这边算定下来了, 还跟张家其他儿子女儿走了亲戚。

        周掌柜啧啧称奇, 还没开始让她做事,便已经认可了她的手段七分。

        素兰回来之后也没歇着, 只好好的睡了一觉,第二天慢吞吞的吃完饭, 溜达到崔娘子的卤肉铺子去看望她, 然后就从她那里要了一把杀猪刀打上了徐大郎家。

        她把刀钉在桌子上,让他把从老母亲那里搜刮过去的金银首饰都还回来, 有些被卖了的,她还逼着他去赎回,“那都是我给母亲从闽南寄回来的,你拿去算什么?我告诉你,赎不回来我要你好看!”

        徐二郎跟在媳妇身边兴奋得很,扛了一根扁担跃跃欲试。

        有礼的怕无赖,无赖却怕横的,徐大郎只能憋着认下,骂道:“之前是个母老虎,如今是个母土匪了。”

        素兰得意极了,跟折绾道:“闽南寨子多,不匪一点可活不下去。”

        但她也没吃什么苦,“袁姐姐在京都的时候闷不吭声,回到闽南,嚯!她家兄弟姐妹多,各个还都是好手,我跟着他们学了好多东西呢。”

        折绾认真听着,而后道了一句:“我还是想得太简单了,当初该多准备准备才行的。”

        素兰:“哪里能这么说,已经够好了,咱们背后可是靠着大树的。再者说,准备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无忧呢?”

        折绾笑着道:“是这个理,但也好在你能干,竟然真把茶叶种出来了。”

        她记得上辈子素兰没有去闽南,也没有帮她管铺子,但她卖过花。

        茗妈妈懂养花,她就拿出去卖,很是卖了些银钱,后来还是跟大房分家了。

        徐母也是跟着她和徐二郎的,只是当年素兰不敢提着刀上门,只敢使阴计,三天两头雇了人套麻袋打徐大郎一顿,打得多了,徐大郎就报了里正。

        但清官难判家务事,打人的又抓不到,他没有办法,又不甚其扰,自己主动把人送到了弟弟家里。

        素兰当时还跟她道:“少夫人,你看,横一点他们就怕了。”

        她两辈子都横。

        这般才能做出事情来。折绾见她兴致高昂的说着闽南的事情,道:“快喝些水吧,不着急一时半会说完,中午在我这里用,下午咱们接着说。”

        素兰不好意思,“还要回去呢。”

        在京都留不了太久,每天都想跟家人黏在一块。她还小声道:“我家二郎缠我得很,他怕我在外头藏人。”

        折绾捂着嘴巴笑起来:“那你快些回去吧。”

        素兰给折绾带了不少的礼来。等她走了,墨月带着人将礼归在箱笼里送去库房,折绾心情好,还撒了一把钱给小丫鬟们抢。

        刕鹤春在书房教川哥儿读书,听见笑闹声打开窗,瞧见这一幕之后倒是没有生气。

        他只是将窗户又关上,看向川哥儿,“继续吧。”

        川哥儿磕磕巴巴背书。

        刕鹤春如今的性子也耐得住,等川哥儿背完了,他把书给川哥儿,“继续再看一刻钟,一刻钟之后再背给我听。”

        川哥儿接过书,脑门上汗越来越多,只能逼着自己去背,还真背好了,一刻钟后,他流畅的背了出来。

        刕鹤春没有夸他,也没有骂他,只是道:“今日就到这里,回去歇着吧。”

        川哥儿抱着书出去了。

        他路过庭院的时候,看见莹姐儿和雁雁手牵手走来,他眼神一亮,好奇道:“雁雁姐,你来了啊。阿隼哥哥呢?”

        雁雁笑盈盈的,“阿隼哥在家里跟着先生读书。”

        她是跟着姨母来串门的。

        川哥儿:“孙家姨母来了,我该去行礼的。”

        他去的时候,母亲和孙家姨母好像在说什么笑话,都笑得不行。

        他走过去,小声问好,母亲轻声道:“川哥儿,升哥儿待会肯定来,你若是想跟他一块玩,便先在这里等一会。”

        川哥儿点头。

        他努力正襟危坐,莹姐儿没一会儿就旋风一样跑进来抱着茶壶就咕噜咕噜的喝,折绾笑盈盈看着,“慢些,快不成样子了。”

        莹姐儿:“我就跳了三百下!”

        川哥儿才进来没多久!他道:“这么快啊?”

        莹姐儿:“这要多久啊。”

        雁雁跳得少些,跳了二百五十下。她可惜的道:“绊了一下脚。”

        折绾:“也不要紧,你气息稳得很。”

        莹姐儿喝完了水,好奇问,“大伯母,你刚刚和孙姨母在笑什么?”

        川哥儿也好奇的看过去。折绾就又忍不住笑起来,“哦——你们孙家姨母成老夫人了。”

        孙三娘掩面笑个不停,前俯后仰的。

        孩子们都大了,她们其实早该改称呼的。但是一家没变,其他家也不好变,不然就是乱了套。

        但一家改了,其他人家就要改,也免得乱了套。京都隐形的规矩多得很。

        前几日辅国公家的夫人终于带头改了称呼。她的年岁算来是最大的,改在先头也是情理之中,于是勋国公府的大儿子便回来了,急急切切的要孙三娘和勋国公也改了。

        lt;a href=https:///zuozhe/nhn.html title=枝呦九 target=_blankgt;枝呦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