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小货郎 第58节
书名: 小货郎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另外两人更是不敢相信。

        他们两个基本都是种田为生,没事给弟弟邓杉帮忙,邓杉也会给他们些酬劳。

        因为他们从未想过,靠这陶罐能赚大钱,也就是补贴家用而已。

        毕竟以前东西运不出去,只有自己村跟隔壁村才会过来买。

        可现在呢?

        五百个?!

        纪彬道:“对,一个月至少五百个,过来就是想问问,能不能做得及,我大概二十天后要,以后每个月十五都要送五百个到纪滦村。”

        黄米酒一个月后酿成,坛子肯定要提前送过去的。

        而且那个时候酿酒坊应该也建好了,甚至可以把坛子直接送到作坊里。

        不等邓杉回答,他两个兄弟有些犹豫。

        他们三个虽然都是熟练工,日赶夜赶,也很难做够这么多吧?

        原本以为上次订了五十个酒坛已经很多了,可现在直接翻倍!翻十倍!

        邓杉却直接点头。

        他虽然说不出来,可却比两个哥哥坚定:“我,我,我,可,可,可以的。”

        邓杉努力了一段话。

        大意就是,他可以提高产量,做五百个就是三炉的事。十五天可以做好,晾个五天之后,就可以送过去了。

        纪彬提前了解过酒坛的做法,知道这种时间很极限了,要是做坏一炉,时间也就赶不上了。

        可邓杉却坚持得很,他能做到。

        纪彬有些佩服邓杉的为人,开口道:“那好,价钱没变吧?”

        之前买小酒坛的时候,就是五文钱一个,这五百个,也就是两千五百文。

        差不多一两多。

        “没,没有,有,变。”邓杉点头。

        他说话艰难,语气却十分坚定。

        有时候纪彬都觉得,跟比较淳朴的农家人做生意,实在有些欺负人。

        因为他们不懂得提价格,也不懂谈条件,更不说签契约。

        不过也没办法,毕竟他们东西不好卖出去,自然是不会谈的。

        在他们看来,有人要已经很不错了。

        但纪彬不是黑心商人,按照惯例签了契约,给了五分之一的定金,也就是五百文。

        这钱拿手里都沉甸甸的,邓杉看着有些沉默,但眼里的开心是藏不住的。

        他的两个哥哥也为邓杉感到开心,弟弟能赚钱是好事啊。

        酒坛的事就这么定下,第一批赶在下个月十五号送到纪滦村。

        因为之前有合作的经验,黄米酒的酒坛生意很快就敲定。

        这件事谈妥,纪彬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这上面画着一个憨态可掬的小瓶子,看着圆滚滚的,十分圆润可爱。

        纪彬道:“邓兄弟,这样的形状的瓶子,你可能做出?”

        邓杉仔细研究了会,点点头,艰难说了可以。

        “那颜色呢?能做出什么颜色。”

        颜色才是重要的。

        邓杉去挑了自己烧制的陶器,都是各种彩陶。

        可见他的手艺十分不错,只是这些彩陶没有市场,所以他才做些最基本的器皿。

        看着这些陶器,纪彬就知道,自己捡到宝了!

        之前见邓杉烧制的碗碟,纪彬就觉得这些东西非常不错,否则也不会让人去跟邓杉联系。

        当初他主动联系的人并不多,东封村的刘铁匠是一个,克曹乡的徐木作又是一个。

        还有就是荆高庄,然后新棣庄的邓杉。

        不得不说,邓杉手法细腻,做工扎实,又有肯钻研的心。

        他若不是生在这么偏远的村子,而是在江浙地带,说不定早就小有名气。

        可现在也不晚。

        邓杉从小接触烧陶,基本功肯定没得说,以后定然能烧出好看的陶器。

        纪彬从这些“样品”中选择了乳白色跟浅胭脂两种颜色。

        “这种可以烧出来吗?颜色要稍微均匀些。”

        剩下的话由邓杉大哥帮忙回答,直接说道:“可以是可以,但做工时间会比较长,而且他烧制这种的也不多,估计要熟悉半个月。”

        纪彬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如果可以的话,半个月后,我要这两种陶器,每样各十个,里面可装一斤就好。有瓶有盖,密封的要好。”

        “一个这样的酒瓶,我花一百文买。”

        一百文???

        等邓杉两个哥哥睁大眼睛,但邓杉却比较淡定,他摇摇头:“土,土,土特别,特别难找。价格,价格,是,是这样过的。”

        是的了,不同的瓷器颜色,不仅跟温度有关,也跟坯土有关。

        所以价格贵是应该的。

        纪彬是知道一点的,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占便宜。

        纪彬又道:“以后要多了,土就好挖了吧。”

        纪彬也看出来了,邓杉是个心有成算的人,他接下来说了几句。

        大意就是,如果需要的多,可以雇人挖,成本会低。

        这就是了,如果只要一两个,那自己去挖土,自己烧制,成本肯定高。

        但做的多了,成本就能降下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大作坊一定会薄利多销,因为他们的大作坊的成本都会比小作坊成本低。

        就拿原材料来说,大作坊的进货价跟小作坊可能不一样。

        成本可不就下去了。

        纪彬就喜欢跟邓杉这种聪明人交流。

        他虽然淳朴的人,说话也艰难,可是心里都是有琢磨的。

        纪彬又留下四百文,这是彩色酒坛的定金。

        旁边邓杉两个哥哥有点懵。

        瞬间明白这些酒坛的差距。

        五百个黄米酒坛,定金是五百文。

        二十个黄桂稠酒坛,定金是四百文。

        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难道说邓杉平时琢磨的东西,都能卖个好价格?

        两人都有点心动,要不然跟着弟弟一起做这个生意算了。

        为什么是跟着弟弟呢,因为他们都知道,邓杉烧陶的手艺比他们好太多。

        事情谈妥之后,天都已经黑了。

        毕竟来的时候都走了大半天,又在夏大娘那停留一会。

        现在两个酒坛的买卖都谈完,纪彬跟柴力只能在这住一晚。

        邓家立刻给他们腾出房间,让贵客住的舒服。

        晚上的饭菜也是尽量做的丰盛。

        即使这些饭菜再丰盛,也不如纪彬家日常的饭菜好,还是手里没钱,谁有钱了还会吃杂粮糊糊。

        但纪彬不计较这些,柴力更不在乎了,都是匆匆吃一顿,等着明天回去。

        新棣庄确实比较偏远,也比较穷。

        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大家早早就准备睡觉。

        纪彬躺在床上,认真思考回去之后做什么。

        他已经习惯这样,走一步看三步,总不能事到临头了再想办法。

        其实他手里的东西都有销路,只是一时半会做不出来而已。

        慢慢来,他不着急。

        纪彬渐渐进入睡眠,等醒过来的时候,是被雨声吵醒的。

        他起的时候,柴力在外间已经起来了,听到里屋的动静才过来:“东家,昨天下了一夜的雨,雨还没停呢。”

        竟然下了暴雨。

        纪彬洗漱之后过去看看,果然是夏日的暴雨,跟瓢泼一般。

        不过等到快中午的时候,雨果然停了。

        纪彬没接受挽留,跟柴力就即刻上路。

        毕竟新棣庄离纪滦村有些远,要是现在不出发,那就要晚上到家了。

        这年头可没什么路灯,说不定路上还有狼,早点走比较好。

        可这回去的一路,纪彬才知道什么叫难走。

        以前觉得自己村里的路已经很不好了,但看到新棣庄的路,才知道什么叫小巫见大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