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小货郎 第116节
书名: 小货郎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

        没办法,谁让现在刚入冬,他卖的价格确实不贵。

        也就是收购价翻个一倍两倍吧。

        纪彬笑:“夸是不算数的,当回头客才算。”

        纪彬从这里面挑了几个皮子,开口道:“马上入冬,你们三个在外面跑也要注意保暖,这些皮子做成衣服靴子帽子,一定要暖和了再出去送东西。而且皮货店的伙计们,怎么能穿得不暖和。”

        鲁石看了看这料子,忍不住道:“东家,你挑的这些皮子,最便宜的也是一张二两银子,这怎么行。”

        纪彬摆手:“二两是卖给他们的,咱们收的不算贵。放心邑伊县的周账房也有,穿暖和了才有力气干活。只要天冷,就把屋里炭火升起来,冻手冻脚的,谁都不愿意做事的。”

        这是大实话。

        天冷,或者天太热,都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所以纪彬这次回邑伊县,还要多买几车炭火。

        现在可不是他一家要用炭的时候了。

        酿酒坊还好些,刺绣坊肯定是要用的,等天一下雪,拿着针线冰凉,做什么都不利索。

        这肯定要大量用炭。

        还有包达家的两个宝宝才几个月,不仅要保暖,还要买无烟碳。

        引娘还要写作业,炭火更少不了。

        这就是家大业大的坏处吗。

        买东西都要按车来买。

        纪彬跟柴力又在分店待了几天,帮忙把店里该买的东西都买了。

        还给这三个小伙子在街上订了饭菜,一日三餐都有人送过来,这也算南军国商业街的常态,有专门供应饭食的店铺。

        纪彬一边付钱,一边感慨古代人的生活也挺丰富的。

        而且看看这菜品,什么三鲜,炒鸡,火烧,馄饨,羊泡饭,还有一种类似盖浇饭的东西,这里叫盦饭,也叫焖饭,纪彬怎么看怎么像盖浇饭。

        只能说不愧是春安城,买什么都方便。

        以前只是匆匆路过做些买卖,真在这生活了,才能知道什么是差距。

        不过春安城都是如此,那宿勤郡,那苏杭,那汴京?该是多么繁华?

        纪彬忽然有个想法,等引娘完成学业之后,他们两个干脆骑马坐船坐车,去苏杭汴京转转?

        不过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好好赚钱,为以后周游南军国做准备。

        既然分店已经稳定,这些单子以一天七八单的速度在送货,纪一飞对春安城的街道也渐渐熟悉。

        这里已经没什么好操心的了。

        纪彬让他们需要什么自己买,只要记好账就行。

        自己跟柴力就直接回邑伊县了。

        至于需要的炭火,直接从兰阿巷子那边订货,自然有人送过去,根本不需要纪彬自己动手。

        又一个冬天来了啊。

        上个冬天他才刚到这里,连房子都是紧巴巴盖好。

        时间过得还真快。

        邑伊县的杂货店里生意还是那么忙,周账房招了两个临时的人过来帮忙,但还是手忙脚乱,好在十多天过去,这两个人都熟练了不少,只是不如徐杰机灵罢了。

        纪彬回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要赶紧招人,周账房最近实在太辛苦了,这个月肯定要补贴点银钱给他。

        而杂货店要招人的消息一传开,想要过来做活的人蜂拥而至,在店里打零工的两个人也是非常心动。

        能来纪彬这里做工,那可是大好事啊。

        虽然杂货店的徐杰跟周账房从未对外说过自己的月钱,但看他们平时穿衣吃饭,都能瞧出来几分。

        连他们家人生活都更好些了,这挣得能少吗?

        再说纪彬也不是个小气刻薄的东家,对人对事都笑眯眯的,这样的东家谁都想要啊。

        纪彬也想过他们这招人肯定简单,可一二十个应征者,还是让人有些侧目。

        他只用招两个人啊,却来了一二十个,实在为难。

        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店里要关门的时候,又来了两个意想不到的人。

        那就是引娘的三姐跟三姐夫。

        这两人纪彬之前也接触过,刚认识的时候,这两个自视甚高,颇有些看不起乡下的姐妹兄弟。

        毕竟一个是秀才老爷,一个是秀才娘子,倨傲些也正常。

        可能是后来日子难过,心气也就没那么高了。

        今年三四月份那会,三姐夫还是没能高中,掏空家底去了汴京应试,还是名落孙山。

        也是这事之后引娘三姐开始接绣活,这三姐夫万秀才却在家里沉寂,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渐渐出来。

        上次引娘生日的时候也是来的。

        纪彬倒是不想猜测这些人看得起谁,看不起谁,反正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对他们的态度都一样。

        哦,对了那些对引娘出言不逊的人。

        可他们两个过来,还是有些奇怪。

        万秀才一脸尴尬,三姐倒是因为绣活的事跟纪彬接触多一点,还算自在。

        两人来的目的跟其他人一样,也是问问纪彬,这里要不要人,万秀才毕竟是秀才,写算是没问题的,记账更是能学。

        纪彬见他自己还是有些别扭,倒是没说什么,不过这年头,能写能算,这都是高级人才。

        他可不嫌弃杂货店多个这样的人才,只要能做事,什么都好说。

        至于别扭不别扭的,这东西要自己想开,有时候低下头做事,是能让家人吃饱饭的。

        这会只听引娘三姐在说话,等她讲完万秀才的情况,纪彬笑:“三姐夫博学多才,若是只做个账房,是不是屈才了。以秀才之才,倒是浪费才能。”

        这话不是作假,能考上秀才,还能参加会试,这已经是佼佼者了。

        若不是这三姐夫拉不下面子,还能去衙门挑个杂流的差事做,杂流也就是不入官职,属于知县私雇的人手。

        也相当于之前的差役。

        若是考中那就一步登天,至少做个小地方知县,跟王知县差不多,考不中就是杂流,所以万秀才有些接受不了。

        可这一入冬,再接受不了,也要穿衣吃饭。

        他家母亲也爱拿秀才亲娘的架势,不爱做活,他爹又久病在床。

        以万秀才每月那点俸粮,也仅仅是糊口罢了。

        去年上半年他还接些写字写信的活,可到下半年则在家埋头苦读,

        从那时起,家里大小钱都是引娘三姐出。

        还是那句话,再怎么样,都要穿衣吃饭,万秀才就算再不情愿也还算个男人,跟三姐商量,能不能到纪彬这里做活。

        等纪彬问完,万秀才叹口气:“学那么些东西又有什么用,死读书罢了。”

        说完,纪彬竟然觉得这三姐夫还有点意思,虽然平日里确实有些清高吧,但这会倒是说了句实话。

        此时纪彬心里一动,以万秀才的能力,虽说考不上举人。

        但还有一件事可以做啊。

        “可杂货店事情太过琐碎,若是在这里做事,怕是不方便读书了。”纪彬真诚道,“你看着店面,客人繁多,前后都要招待。若还想科举,这里不是好去处。”

        纪彬话里的真诚,三姐跟三姐夫都听出来了。

        这话说的也没错。

        若是还想科考,这里确实不太行。

        毕竟南来北往的客人那样大,大事杂事都要他们负责。

        其实在这个年代,想要科考做官并非异想天开,有想法是好事,而且万姐夫今年三十三,科考上四十多中举的大有人在。

        只要中举,那就是改变家族命运的时候。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在古代科举中可是常事。

        所以万家一族也时常接济万秀才一家。

        三姐夫有些犹豫,他既想照顾家人,又想好好读书,实在是左右为难。

        这会竟然下意识看向比他年龄小十几岁的纪彬,仿佛眼前这个少年能有什么好想法。

        之前没见过纪彬的时候,总觉得他就是个小货郎。

        可上次见到后,倒是觉得他有几分读书人的气质,但又不是那样优柔寡断的个性。

        竟然,竟然隐隐有丝钦佩。

        这杂货店若不是纪彬开的,他决计是不会过来做杂事的。

        纪彬微微一笑,开口道:“我倒有个想法,不知道三姐夫愿不愿意听。”

        “我有意寻明年开春之时,在纪滦村办所私塾,只做幼童启蒙,教导约莫六到十岁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若是请三姐夫去当夫子,不知失不失礼。”

        这,这有什么失礼的?!

        万秀才恨不得立刻就答应。

        做夫子的可太体面了,多少做官不成的秀才举人,最后都是当了夫子。

        而且还有闲暇的时间读书。

        只是他一无关系二无门路,县城的私塾也不会请他。

        现在纪彬却给机会让他当夫子?!

        给孩子们启蒙,这是好事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