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秦王之死
书名: 战国大权臣 作者: 熙檬父 分类: 穿越

        

        “大王没有脉象了!”

        这名宫医的一句话,瞬间就让整座大殿炸开了锅。

        范睢勐的冲到这名宫医身边,怒吼道:

        “不要胡说八道,给我继续治疗大王!”

        在范睢的怒吼声中,所有的宫医都行动了起来。

        但短短几分钟后,宫医们的行动就宣告中止。

        太医正捂着肿起来的脸颊,艰难的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大王,大王他……已经没有脉象了。”

        几十号人的寝殿中,突然安静无比,落针可闻。

        几秒钟后,嬴柱的嚎啕大哭声响起。

        “父王,你怎么舍得抛下孩儿啊!”

        范睢脸色惨白,接连倒退好几步,砰一声撞在粗大的梁柱上,才停了下来。

        有心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此刻什么话都说不出口!

        丧钟从咸阳宫中响起。

        太子府中,焦急踱步的吕不韦勐然抬头,仔细的辨别着这个声音。

        在确定了钟声确实是由咸阳宫中传来之后,吕不韦如释重负,露出笑容。

        就在马上笑出声的那一秒种,吕不韦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赶紧用袖子捂住了嘴巴,一熘烟的跑进了自己的房间之中。

        这位秦国客卿大夫,在房间里蒙着被子,终于再也无法按捺内心的情绪,偷偷的笑出了声。

        秦王死了。

        这位执政秦国足足超过四十年,一路熬死了赵武灵王,击败了楚怀王和齐湣王,带领秦国登上天下第一强国的国君,死在了刚刚到来的春天,死在了阴冷而昏暗的咸阳宫寝殿之中。

        甚至来不及留下一句遗言。

        这个消息,立刻传遍整座咸阳城。

        无数秦国子民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四十多年的时间,甚至比很多人的一辈子还要长。

        秦国的绝大部分人,这辈子只经历过这位秦王。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下一任秦王的到来。

        无数在咸阳城中的外国使者,间谍都得知了消息,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

        邯郸城。

        夜幕落下,李建和莫灵正在翻滚。

        “别乱动,小心动了胎气!”

        “夫君说得对,所以还请夫君不要乱动,妾身自己来就行。”

        “什么话,这是什么话?本侯堂堂大男子……”

        “夫君再乱动,就真要动了胎气了。”

        “……你自己动就不会?”

        “当然,妾身可是当代扁鹊!”

        ……

        李建气喘如牛的躺在床上,盯着头顶的梁柱,心中突然有些后悔。

        娶一个医者,尤其是医术独步天下的女扁鹊当老婆,真的是一件好事么?

        身体不行,能食补。

        身体还不行,能药补。

        甚至就连……

        反正,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因为她是医者,是当代女扁鹊!

        这种任人摆布的感觉,真的是……

        李建想到这里,忍不住看了看躺在身边,脸颊潮红的莫灵。

        嗯,真是超爽的。

        李建又看了一眼莫灵平坦的小腹,忍不住有些感慨。

        怎么就不显怀呢?

        就在李建想要和莫灵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的时候,房门被砰砰砰的敲响了。

        “主公,五百里加急!”

        听着毛遂急促的声音,李建心中一惊,不敢怠慢,立刻起身披上衣服出门。

        “怎么回事?”李建看着明显也是刚刚起床不久的毛遂,发出询问。

        毛遂语气急促,附耳对着李建道:

        “秦王薨了!”

        李建大吃一惊,忍不住叫出声来。

        “这怎么可能!

        !”

        这件事情对李建而言,是完全意想不到的。

        根据李建脑海中的历史知识,秦王嬴稷的寿命至少还有将近十年的时间。

        怎么会现在死了呢?

        难道秦国内部发生了什么动乱,甚至是政变?

        毛遂似乎明白李建的疑问,轻声道:

        “据说是病死的,咸阳城内没有什么动乱迹象。”

        李建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明白了,立刻去通知文信君他们。算了,你派人去通知廉颇太尉和虞卿,让他们直接到文信君府议事!”

        秦王嬴稷之死,绝对是轰动整个华夏,改写历史的大事件。

        在这种紧要关头,耽误一个晚上都是可耻的行为。

        半个多时辰后,赵国四名重臣齐聚蔺相如的书房,一个个表情都极其凝重。

        从床上被李建直接拉起来的蔺相如顶着乌黑的眼圈,一张老脸却是神采奕奕。

        “秦王薨了,虽有些不敬,但老夫还是想说,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件好事。”

        廉颇一拍大腿,大笑道:

        “好事?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要我说啊,秦王能活这么久,就是上天在卷顾秦国了。”

        “咱们的武王、文王若能活到现在,也不至于让秦国这么嚣张!”

        虞信也是长出一口气道:

        “秦太子嬴柱资质平平,加之年纪也不小了,即便继位也不过是个平庸守成之君,和其父王完全不能相比。”

        李建点了点头,缓缓道:

        “其实本侯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蔺相如道:

        “什么想法?”

        李建笑了笑,目光分别从其他三人身上掠过,然后才开口。

        “秦王既薨,那现在就是我们趁虚而入,进攻秦国的绝佳良机!”

        咸阳,全城缟素。

        灵堂中,无数秦国王族,痛哭失声。

        其中最为悲痛的,无疑要数太子嬴柱。

        “父王,父王啊,你怎么能抛下孩儿!”

        嬴柱呼天抢地,涕泪横流。

        在嬴柱的身后,嬴子楚同样也是不停干嚎着。

        “大父,你怎么走了呀大父。”

        “孙儿好想你,好想大父啊!”

        嚎了一会,嬴子楚眼角余光四处瞥了一下,见无人注意,就偷偷从袖子中拿出一片姜,抹了抹眼角。

        泪水瞬间从眼中流出,嬴子楚收起姜片,更加大声的哭号了起来。

        “大父,孙儿才刚刚和你团聚没几年啊!”

        突然,一阵惊叫声响起。

        嬴子楚下意识的抬头,发现跪在他面前的父亲嬴柱,整个人的身子软软的倒了下去。

        “太子晕了,快来人!”

        几名医者鱼贯而入,手忙脚乱的将嬴柱抬走。

        嬴子楚瞪大眼睛看着这一幕,心中就一个想法。

        “父候这招,实在是——妙啊。”

        半个时辰后,嬴柱在一处偏殿中悠悠醒转。

        刚醒来,嬴柱就看到了范睢。

        范睢同样也是一身丧服,表情悲痛。

        “太子殿下,节哀啊。”

        嬴柱叹息一声,缓缓起身。

        范睢慌忙上前,小心翼翼的将嬴柱从床上扶起。

        嬴柱很自然的接受了范睢的服侍,坐起来之后叹气道:

        “从小到大,寡……本侯一直都在父王的教导下生活,现在没了父王,本侯心中,真是空得厉害。”

        范睢道:

        “是啊是啊,殿下之孝心感天动地,世人所周知。”

        “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殿下为大秦江山社稷着想,承继大统,先王在九泉之下有灵,想必也会夸赞殿下。”

        嬴柱叹了一口气,目光在范睢身后的一群秦国大臣脸上扫了一圈,道:

        “父王方去,本侯哪里有这个心情呢?”

        一众秦国大臣似乎心有灵犀般,异口同声的开口。

        “还请殿下为大秦计,今日继承大统,登基为王!”

        嬴柱定定的看着面前这些大臣,良久之后,露出无奈表情。

        “罢罢罢,既然你们如此恳请,那本侯……寡人就应了你们便是。”

        得到嬴柱这句话,众臣顿时松了一口气。

        范睢第一个单膝跪地,朝嬴柱行礼。

        在场所有秦国大臣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齐刷刷跪下。

        “臣,见过大王!”

        浑身缟素的嬴柱竭力的想要按捺着心中的喜悦,但最终,丝丝缕缕的笑意还是从他的嘴角倔强的冒了出来。

        “诸卿,都平身说话吧!”

        李牧骑在马上,看着身后浩浩荡荡的队伍,不由皱起眉头。

        “怎么搞的,这进军的速度也太慢了。”

        “传令下去,全军加快速度,三天内必须要穿越这太行山,抵达雁门郡!”

        在李牧的身边,乐乘擦了擦头上的汗水,一脸为难。

        “大将军,如今刚刚解冻,到处都是一片泥泞,实在难以行军啊。”

        “不如放慢速度,等过几天冰雪全化了,那时候再全速前进也不迟。”

        李牧摇了摇头,正色对着乐乘道:

        “乐乘将军,你不在长城附近居住过,我不怪你。”

        “秋天季节,大漠以北的气候是极其寒冷的,所以匈奴、东胡人异族别无选择,必须要南下躲避严寒。”

        “如今开春了,冰雪开始融化,他们就会陆续北归。”

        “我们必须要赶在冰雪融化之前进入漠南大草原,不然的话到时候留给我们的除了无数被牛马啃干净的草场之外,什么都没有!”

        乐乘哑口无言。

        一匹战马载着马上信使飞驰而至。

        “大将军,邯郸五百里加急!”

        李牧有些意外的接过这封急信,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先是紧皱,随后又迅速松开。

        李牧将信放入怀中,对着还没离开的乐乘道:

        “乐乘将军,传令下去吧,全军就地休息三天,等待冰雪融化。”

        乐乘直接愣住。

        “大将军,这、这又是为何啊?”

        李牧微微一笑。

        “邯郸刚刚得到的消息,秦王已经薨了。”

        “现在,我们不需要去理睬从北边来的那些胡人。”

        “立刻传令北方诸郡骑兵,在晋阳城集合。”

        “我们将从那里出发,渡过黄河,痛击秦国!”

        乐乘听着听着,双目之中,也开始焕发出了夺目的神采。

        “末将遵令!”

        邯郸城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无数信使策马而出,前往赵国各地传令。

        无数赵国地方的官员接到命令,开始征召服役的士兵和农夫。

        国库的粮食、盔甲、武器等各种军事装备开始迎来清点,准备进行调拨。

        赵国的战争机器,轰隆隆的开动了起来。

        李建、蔺相如、廉颇、虞信四人再度聚集开会。

        “所有的战争准备都已经完成了,只等我们去吊唁的使者归来,就可以立刻发动。”

        四人的脸上,都带着或多或少的兴奋。

        秦国,很强,非常强。

        但赵国,乃至曾经的楚国、齐国,就一定不如秦国吗?

        真不一定。

        纵观华夏历史,无论是大一统王朝还是小诸侯国,其实国家的命运,很大程度和君主的贤明程度息息相关。

        有人说,秦国的制度在六国之中是最强的,所以秦国必须能赢。

        这句话其实是在放屁。

        同样的制度,秦始皇的时候秦朝一统天下,嬴胡亥在位就二世而亡。

        隋文帝在位时隋朝威震天下,隋炀帝继位后又是二世而亡。

        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何等威风,汉桓帝和汉灵帝时的东汉又是何等的黑暗腐败,导致天下三分。

        同样的例子,还能举出太多太多。

        为什么同样的制度,有些皇帝能威震天下,有些就只能国破人亡?

        原因其实很简单。

        因为在古代的华夏,不是制度决定皇帝,而是皇帝决定制度!

        人治大于法治,是华夏君主制的最根本要素。

        人,或者说掌控着最高权力的君王,才是真正决定国家命运和走向的因素。

        制度?只不过是君王手中可以被随意操弄的玩具罢了。

        嬴稷,就是秦国前无古人,甚至在五千年华夏历史上都排得上号的明君。

        强如赵惠文王,也在嬴稷的熠熠光辉之下显得那么的不起眼。

        至于什么楚怀王齐湣王,在其他朝代说不定还能算是雄心勃勃的开拓之君,可面对嬴稷时却变成了被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废物。

        现在,嬴稷死了。

        原本屹立在赵国和其他诸侯国面前的那座高山,轰然倒下。

        至于嬴柱?

        嬴子楚?

        这对父子,压根就不被李建放在眼里。

        李建沉声道:

        “俗话说,先礼后兵。”

        “我们正好趁着这段时间,等待一下其他三国的消息。”

        赵国伐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别忘了,天下还有其他三个诸侯国呢。

        齐魏楚这三个国家,同样也是左右接下来这场战争的重要因素。

        虞信同样也是信心满满,笑道:

        “请定国君放心吧,其他三个诸侯国就算是不跟随我们,也肯定不会和秦国站在一起的。”

        “天下,苦秦久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