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贵妃有孕
书名: 姑娘今生不行善 作者: 春梦关情 分类: 科幻

        

        贞贵妃有孕了。

        赵元贞满月的时候,贞贵妃出了一趟宫,晋和帝准的,叫她到蜀王府去观礼。

        那天蜀王府人多,热闹极了。

        连闭门不出数月之久的裴清沅都出来见了人。

        不过她身子还是不太好,久站疲乏,匆匆露了个面,就往后宅院里休息去。

        全程赵然都陪在她身边,那些见了她容貌有损,有心嘲讽的,谁也不敢吭声了。

        况且又是蜀王府小殿下的满月宴,仔细想来,还是安安生生的,别闹事,不然有十个脑袋也不够人砍。

        原本高高兴兴的吃席,贞贵妃于尊位,底下人面上都是喜笑颜开的,似都是最真心实意的祝福着。

        再加上赵元贞抓周又是一手抓宝剑,一手抓了本《资治通鉴》,谁不夸上一句来日文武双全,诸如此类的话。

        反正都是恭惟。

        结果贞贵妃才吃了第二杯酒,眼前一黑,晕倒过去。

        姜氏和顾氏都惊了。

        跟着伺候的小宫娥也着急忙慌上前扶人。

        赵曦月更是丢下小姊妹,提了裙摆叫着母妃跑上去。

        好在蜀王府还住着两位御医的。

        姜莞到今天才算是出月子,但赵行就怕她月子里养的不好,非让她多养半个月。

        再加上赵元贞年纪小,姜莞有几次夜里做噩梦,说孩子不好。

        赵行不疑有他,只当是她第一次做阿娘,太忧心孩子,为了安抚姜莞,到宫里回禀了,仍旧留了两个御医住在王府,看顾姜莞母子。

        晋和帝很喜欢赵元贞,奈何孩子没出月,他又没法出宫,赏赐不知道拨了多少到蜀王府,赵行说要留御医,他当然答应。

        贞贵妃挪去了后院,御医诊脉,再三的诊,再三的确定,才硬着头皮,同赵禹回禀,说是贵妃有孕,已经一月有余,不过胎相并没有特别好。

        因为贞贵妃年岁不算小了,这本不是女子有孕最好的年纪,再加上她当年小产伤身,后来能怀上赵曦月都已经很不容易,生赵曦月时候越发伤了底子。

        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她也一直都有温补将养着身体,但平日无事,可一旦有孕,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赵禹是做晚辈的,这些话他听了也没法接,只能让御医先照顾好贵妃和龙胎,自己先行进宫去回禀了。

        ·

        贞贵妃是快到黄昏才醒过来。

        御医说她没有大碍,昏睡的久也是有孕的缘故,这些日子操持的事情又不少,累着了,才会如此。

        她转醒后,宫里来接她的人小心翼翼的护着她上了马车,赵行也不放心,跟着护送,一路把人送回了宫里去。

        晋和帝早在昭阳殿等她。

        见了人,面上是难得有了笑意的。

        自从郑家那事儿后,他确实很少笑,十天半个月见不着个笑脸都很正常。

        赵曦月提着裙摆朝他跑去,甜甜的叫着父皇:“母妃有了身孕,很快就可以再给我添个阿弟或是阿妹了!”

        晋和帝揉她发顶,说知道,见贵妃要行礼,诶的一声把人拦住了:“大郎说御医请脉后说你胎相并不好,不要拘着礼数了,也没别人在,你先坐。”

        贞贵妃始终是扭捏放不开的。

        说实话,从醒过来后,听到自己怀了身孕这件事,她就没有高兴起来过。

        腹中是她亲生的骨肉,她当然喜欢。

        如今也再不是十几年前的时候,她不是王府里任人揉捏的通房妾室,而是执掌后宫的贵妃。

        这个孩子一定能平平安安生下来,也能平平安安的长大。

        可那样真的好吗?

        贞贵妃顺着晋和帝的话坐了下去,也揉了赵曦月一把:“在外头待了一天,又跟你皇嫂抢着抱孩子,还不去休息吗?”

        赵曦月不疑有他,只当她是有话跟晋和帝说的,眉眼弯弯的起身告礼,欢天喜地的就出了门。

        等赵曦月一走,贞贵妃眉眼间的疲倦就再藏不住了。

        晋和帝深吸口气,抬手过去,覆在她的手背上:“你心里在想什么?不许瞒朕。”

        “官家还不知道妾吗?”贞贵妃苦笑着,反问了一句,“您每每让妾自己说,其实您心里都知道的。”

        “这是喜事。”

        晋和帝面色也淡了些:“贵妃,宫里已经太久没有过喜事了。”

        何止是宫里呢?

        前朝,后宫,本是一体的。

        这两年多以来,晋和帝心里都不松泛,更不快活,她是知道的。

        也只有姜莞有孕的时候,他高兴过一阵。

        赵元贞落地,他又高兴过一场。

        自己肚子里的这个孩子……

        贞贵妃抿了抿唇:“官家,这是妾的亲生骨肉,妾也很喜欢他,为人母,没有不喜欢自己的孩子的。

        宫里好多年没有孩子,您一定也很盼着有个小生命的到来,宫里确实高兴,欢喜。

        可是官家,您见过御医的模样吗?”

        她浅笑着,不等晋和帝开口,她又说下去:“妾见到了。就连身边的宫人,都是小心翼翼的。

        官家说,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中宫空置,后妃之中以她为尊。

        她出身门第虽然不高,可孙家因她一人得了满门荣耀,如今也算得上勋爵人户。

        何况她膝下有得宠的公主,在后宫又有资历。

        这个孩子生下来要是个男孩儿呢?

        官家说,不会立继后,不光是她,别人也别想。

        可朝臣不知道。

        那些臣子就像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做一样。

        她虽在后宫,但没少从阿月口中听说那些混账事。

        蜀王跟肃王,怎么可能呢?

        两兄弟从小感情就那样好,如今没了赵奕,他们可真敢想啊,想挑唆二王相争。

        官家心里不是没数,否则不会不动声色的发落处置。

        这就是为什么近来他总是愁眉不展。

        那些人挑唆二王相争,不可能是为了自己。

        得了好处,挑起争端,搅和的朝堂不宁,天下不宁。

        大梁的天下乱了,谁得好处?

        她不想让肚子里的孩子还没出生,就成了别人棋盘上的一颗子。

        “官家,能送妾去大相国寺静养吗?”

        晋和帝脸色一下就变了。

        先前有多欢喜,如今就有多阴沉:“你是笃定朕护不住你,护不住这个孩子了。”

        贞贵妃连连摇头:“妾不敢。官家英明神武,答应过妾的事情,从来都做得很好。您当初说会护着妾,不会再让皇后为难妾,您也做到了,妾心里都知道,也是感念的。

        只是这个孩子——妾久在后宫,却不是糊涂人。

        装了半辈子的糊涂,其实在您眼里,什么都装不成。

        妾说了,您最知道妾的。”

        她抿着唇,手落在小腹上,轻抚着:“妾曾经失去过一个孩子,一个成了型的男胎,妾觉得,这是因果轮回,孩子舍不得妾,又回来找妾了。

        妾很珍爱这个孩子,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您不会立继后,这个孩子就算是皇子,也是庶出。

        大梁立储以嫡长,谁也越不过肃王。

        您看重妾,让妾操持肃王的婚事,妾也已经派人往汝南去,召陈氏进京。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可是如今妾有孕了。”

        她好似语无伦次,说些似是而非的话。

        晋和帝的脸色,却有所缓和:“这是朕的亲生骨肉,没有人能利用他大做文章。”

        “可是妾害怕。”

        在很多事情上,她都让步了。

        这件事情,却不肯。

        “连蜀王……官家,连蜀王的心思他们都敢动,何况是妾呢?”

        贞贵妃另外的那只手,握着晋和帝,捏着他温热的掌心,收拢紧了些:“官家……”

        她是柔声细语的,一向都很能安抚人心。

        可今晚晋和帝也是铁了心,说什么都不肯松口。

        尽管他反握上贞贵妃的手,然而语气却是那样坚定的:“这件事你不用再说。你胎相不好,在宫里好好养着,朕不会让你去大相国寺。

        有很多事情,你不用多心,不必多想,你既然说朕答应你的都做到了,你是信朕的,那这次也一样。

        无论是你,还是这个孩子,都会好好的。

        没有人能对你们怎么样,更不会有人能够利用这个孩子大做文章。

        朝中如何,朕心里一向有数。

        至于大郎——大郎和二郎有哪一个是不明事理的人吗?会因为你有了身孕,就对你心生不满吗?还是会来害你?”

        这话说的严重了,贞贵妃脸色登时一沉:“不是,怎么可能,妾从没那样想过……”

        她自知无望。

        晋和帝会心软松口的时候是什么态度和模样,不会的时候又是怎样情形,她心里都是有数的。

        很快垂眸下来,几不可闻叹了一声:“那妾听官家的,这事儿不再提了。”

        饶是她这样说,晋和帝也没有多高兴。

        她不是真的信了,更不是真正的安心。

        只不过是自知争辩不过,也总不可能越过他出宫搬去大相国寺,不得不接受了现实,只能听他安排。

        实则心底还是不安定的。

        晋和帝深吸口气,缓缓站起身来:“你早些安置,大郎的事情也不要管了,等到陈氏进京,你胎相若是还好,有精力,就见一见,若是不好,还有郡王妃在,她也是做长辈的,虽然没那么名正言顺,但也不是不能操持。”

        没有了中宫皇后,许多事情,实际上是有些棘手的。

        但晋和帝累了。

        他都到了如今这年纪,怎么再折腾一场?

        还有什么兄弟阋墙,手足相残,他实在不想瞧见。

        贵妃有孕,她都紧张成这样子,再立继后?还是算了吧。

        不过有些人既然这么想当乱臣贼子,非要逼着他再做一回杀伐果决的君王,也成。

        他踱步往外走,贞贵妃犹豫了很久,到底还是开了口:“官家。”

        晋和帝听她语气中犹犹豫豫的,本来不想理她,直觉告诉他,她也说不出什么他爱听的话。

        孙氏本来就不是个会讨他喜欢的人。

        她只是太安守本分,太规矩了。

        可大约也是惦记着她有了身孕,心中不忍,想着大郎一句胎相不好,晕死过去,还是驻足停下来。

        他背着手,回身去看:“你说。”

        “妾的侄儿,您能不能寻个错处,将他罢官,罢出朝堂,叫他回陈郡去吧。”

        她知道说了这些晋和帝一定会不高兴。

        但她还是要说:“公主年纪慢慢大了,也很快就到了要出嫁的年纪,这两年顾二郎君一直在外游学,今年肯定也要回京,往后就踏踏实实待在京城,说不定到明年开春,也就能完婚了。

        趁着这时候,离过年又还有日子,叫公主再回陈郡一趟吧?

        就当是公主自己想回去的。

        探亲也好,走动一二。”

        上次赵曦月回陈郡去探亲,的确是她自己求来的。

        她是心疼贵妃,才求到晋和帝面前去,想着与孙家多走动,显得亲近。

        晋和帝知道那不是孙氏挑唆怂恿,她一辈子都干不出这样的事儿来。

        但这会儿却主动提了。

        还要把她侄儿罢官。

        晋和帝呼吸都跟着沉了沉:“说到底,你还是信不过朕。”

        贞贵妃不说话。

        晋和帝摇了摇头:“准了。要做什么,要准备哪些,你自己看着办吧,阿月长大了,你想怎么样,自己跟她说,她从小就心疼你,这几年更是如此,只要你说的,她都会听。”

        他略合了合眼,须臾睁开,视线落在她身上:“朕今天,原本是真的很高兴。贵妃,你一辈子都是这样。

        朕理解了,你若是肯,就体谅朕一些。

        你有了身孕,又是摄六宫事的贵妃,无缘无故罢你侄儿的官,只会让人说朕不仁厚。

        非但如此,朕还要推恩孙氏,你家的伯爵,少不得抬个侯爵出来,你祖母和你母亲的诰命封赠,诸如此类,朕下了旨意,你不要再劝,也不用再说。

        踏踏实实的。

        既然你怕族中人不规矩,仗着你为非作歹,要阿月回陈郡小住,盯着些,这些就受着吧。

        有阿月在,还能坏到哪里去?

        贵妃,朕的话,你听懂了吗?”

        贞贵妃面色一白,就要起身。

        晋和帝却只是看着她摇了摇头,再没说话,连让她不必多礼,不必告罪都没说,转身离开了昭阳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