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老晏,你变了!
书名: 大宋好儿郎 作者: 史小刀 分类: 穿越

        

        话锋一转,晏殊开始说正事。

        “陛下说书院不能在内城……你们该知道这个意思吧?”

        众人点头,有人说道:“一山不容……陛下也是好意。”

        在内城的话,赵祯担心这些人会聚众闹腾,哪天说不得就来个谋反,在内城谋反也不易,但在外城更难,所以书院还在建在外臣吧。

        可怜老赵家的皇帝,防贼般的防着武人,好歹到了赵祯这里开始给武人松绑了,却又防上了亲戚。

        不过这也怪不得赵祯,当初争夺皇子之位时,赵其和赵允弼可是联手来对付他。等刘娥薨逝后,前有赵元俨的逼宫,后有军队造反……

        若非是要顾忌名声,秦为估计赵祯就敢直接弄死赵元俨。

        不过赵元俨是个聪明人,在争夺皇子之位开始,他就一直留着退路,不肯直接撕下面皮,所以现在得了优待。

        虽然现在被幽禁在家中,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监视居住,但至少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后人们的前途。

        “外城……”

        晏殊怒道:“外城没空地,还得买屋宇来重新建造,那得多少钱?老夫当时就回了陛下一句,钱没有,命一条!”

        好汉啊!

        众人都不禁用钦佩的目光看着晏殊。

        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你要不?

        赵祯只能黑着脸摆手赶他回来。

        “没钱是实话,可此事却不能意气用事。”

        晏殊还是顾全大局的,“此事是宗室之事的善后,要办,还得办好了。所以老夫叫你等来,就是出出主意,想想去哪找钱。”

        没人说话。

        这年头虽然不是后世那等‘谈钱伤感情’,但在场的人都知道,大宋的财政不容易。

        “那个书院定然要美轮美奂,如此旁人也不敢诽谤陛下。”

        要绝人口舌诽谤,那就做漂亮些,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此事。

        晏殊看向了秦为。

        三司有没有钱他最清楚不过了,叫秦为来就是寻求援助的。

        “原先宫中有钱,可太后驾崩之后,陛下把那些钱都拿出来了,为先帝和太后建造合葬的陵寝……”

        “这得要出十多万贯吧?”

        秦为只是随便盘算了一下,就得出了书院的造价。

        买房子要花费不少,改建也是大头。

        “是啊!”

        晏殊苦笑道:“老夫头痛,所以才把你给抓了来。不要你的钱,只要你出主意。”

        “其实……”

        秦为一脸正色的道,“晏相,这个钱倒也简单。”

        “嗯?”

        晏殊皱眉道:“怎么个简单法?”

        “让宗室自己给钱。”

        秦为的话让官员们都笑了起来,有人说道:“那些宗室中人都在发牢骚,说什么五服之外的得自谋生路,如今家中的钱不敢乱动,吃饭用度都是省了又省……”

        一句话,就是没钱!

        “会有钱的。”

        秦为笃定的道:“五服之后还读不读书了?”

        “读啊!”

        有人一怔,旋即问道:“你什么意思?”

        秦为笑道:“五服之后那些人和陛下就疏远了,成了百姓。既然是百姓,那就和百姓一个待遇,别搞什么特殊。如此……五服之后自然不能在宗室书院里读书。”

        “你这话……”

        晏殊问道:“难道想读书还得给钱?”

        “不,是资格!”

        秦为说道:“五服之后还想在书院读书的,在此刻就得给钱。比如说,一万贯三代子孙入读,五千贯一代子孙入读……”

        卧槽!

        这是炒作入学资格啊!

        “一万贯三代……他们怕是不愿意吧?”

        众人都觉得这个价钱不值。

        “就算是在外面请个老儒教导,一年下来也就是花费百来贯,十年为期,算两千贯好了。两千贯一代,这还是专门在家里教授子孙,三代不过是六千贯,这明显就亏了呀!”

        “五千贯一代那更是无稽,谁都不乐意!”

        一阵纷扰之后,众人都说此法不可行。

        晏殊看着秦为,挥手赶走了众人,沉声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看他们想学什么,若是杂学,此事可为。”秦为如是回答道。

        晏殊的眼睛一亮,“怕是不会,不过可以试试。”

        但凡是君王,都喜欢自己的年号,觉得年号就像是一个大印,能在史书上重重的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赵祯亦是如此。

        明道元年,他的年号明道,里面蕴含着不少信息。

        “前些年的大宋看似大治,可国中危机重重,外部的西夏人不断袭扰,交趾也在凑热闹,辽人更是居心叵测……明道……要看的清楚才行啊!”

        空气中多了一丝春天的气息,赵祯出了宫殿,感受着这勃勃生机。

        身边的许茂则堆笑道:“陛下,明道明道,按照臣的看法,那就是明道照天下……”

        “胡言乱语!”

        赵祯拍打了一下栏杆,然后止住了第二下。

        “说大宋的文人太爱拍栏杆,诗词里也多有拍栏杆,接着就是愁绪万千。可男人哪来那么多的愁绪?所以还是少拍栏杆吧。”

        他在此时突然提起了秦为,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众所周知,秦为是北伐的坚定支持者,联想到明道的解释,许茂则仿佛看到了漫天血色。

        这一眼清明,不知要用多少血泪才能换来。

        “可要想对外,首先国中得安定了。”

        赵祯负手转身,看着高大的宫殿,心中豪气顿生。

        宗室是个大麻烦,耗费钱粮无数,若是任由下去,那就是四冗,所以五服之外自谋生路,甚好。”

        “陛下,宗室那边牢骚多呢!有人还说什么要去哭太祖太宗皇帝……”

        “不要脸!”

        赵祯刻薄的道:“太祖太宗皇帝没让他们这么能生吧?生了孩子自己养,别老想着生了就不管,那和猪有何区别?”

        啧!

        许茂则缩缩脖子,觉得陛下大抵是厌恶了宗室。

        “建造书院极好,给他们一个出路,若是还得寸进尺,朕自然有话说。”

        一个内侍疾步走来,近前后说道:“陛下,三司晏殊那边还是说没钱,不过却给了条件……”

        “晏殊说没钱是实话,十多万贯让三司出,他也无能为力。”

        赵祯觉得世间事总是这般的有趣,“可裁减宗室优待本就是在节省钱,他是三司使,这个账算不过来?……这个就有趣了。”

        他转身过来,问道:“什么条件?”

        内侍说道:“晏殊说此刻出钱的宗室,一万贯保证五服之外的三代入读,五千贯保证一代入读……”

        他一脸不敢相信的看了赵祯一眼。

        陛下,老晏疯了啊!

        他穷疯了。

        竟然把入学资格卖的比嫖汴梁头牌的价钱还高,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当年号称铁吏治国的王臻接管三司时,也不曾这么疯狂过吧?

        本以为走了个老疯子,会来一个正经的……谁想到,这个比之前那个还疯!他这是不要脸了啊!

        王臻虽然强势,但老头极要脸面。

        晏殊本来也是这样的人啊!

        堂堂帝师,文坛鼎立的大家宗师……怎么一沾银钱,就变成这样了?晏殊——你变了啊!

        赵祯抬头,突然笑了一声,问道:“晏殊……朕本以为他老了读惯了圣贤书,必厌恶这些朝堂心计,本想着看看过几年让他颐养天年,如今看来他有胆略,也能做事……”

        内侍不知道陛下为啥从一件事转到了对晏殊的看法上,不过许茂则正在盯着他。

        “陛下之话但凡泄露半句出去,后果你该知道。”

        “是,小的不敢。”

        许茂则摆手,内侍告退。

        “此事看看他们是否聪明……你以为呢?”

        赵祯突然问道。

        许茂则浑身巨震,真的是巨震……

        赵祯看了他一眼,“别装惶恐了,说话。”

        许茂则知道他说的是宗室,但巨震是礼貌,所以先震再说才能保平安。

        “一万贯太高了,那些人怕是舍不得。”

        “可五服之外的子孙怎么办?”

        许茂则渐渐有了些文官的风采,“读了宗室书院,自然有陛下照拂……好歹也是一条出路呢,那可不是能用钱买到的。”

        “是啊!照拂……可朕却不愿……不,朕不想把这个麻烦丢给子孙。”

        赵祯皱眉道:“晏殊的初心是好的,可若是有人买了怎么办?难道朕的子孙还得为了那些所谓的亲戚去谋划?大宋还得要给他们好处?那和之前有何区别?”

        赵祯低下头,再抬头时眼中已经是冷漠一片,“去传话,五服之后,朕,朕的子孙不会再管。”

        我擦!

        这是要分家了?

        稍后消息传了出去,吕夷简纠结的道:“陛下是不是太无情了些?好歹都姓赵,这一下子就分家了,这史书上不好写啊!”

        庞籍淡定的道:“那不算事。”

        吕夷简本在唏嘘,闻言就瞪着他说道:“难道你还能再活五十年,到时候盯着那些人修陛下的……”

        后面两个字是‘史书’。

        五十年后,赵祯若是活着就是八十多岁了。

        古今帝王能活到八十的就算是祖坟冒青烟,所以这话自然就是在调侃庞籍。

        庞籍翻个白眼,决定不和吕夷简说话。

        “晏殊的本意是好的,他想让书院成为一个特殊的例外,进去读书之人就能得到皇室的照拂,可陛下这么一拒绝,他就坐蜡了。”

        三个宰辅齐齐摇头,吕夷简依旧是跋扈的道:“陛下莫不是觉着晏殊不适合朝堂,不要换了他?”

        嘶……

        庞籍和范仲淹齐齐惊讶,然后觉得这事儿怕是要起波澜了。

        “三司使是计相,若是得力,在朝中的话柄不轻,若是陛下要让晏殊下台,多少人会盯着三司使的官位?”

        随后外面就来了不少奏疏,都是一些重臣的建言。

        “看看这份……他建言要派御史下去盯着地方赋税,把那些藏匿田亩的豪绅都给抓出来……颗粒归仓。”

        “这个更厉害,竟然建言多收青楼的赋税……这是从女人的身上捞钱,办法不错,却不要脸。”

        “……”

        朝中暗流涌动,老晏却依旧如故,三司内他的咆哮声让人头皮发麻。

        而秦为回到家中之后,竟然看到了王惟一,差点把他的腿吓软了。

        “尊夫人……大概三月会生产。”

        今日胎动厉害,吓到了刘姝,孙好民就请了王惟一来。

        王惟一也算是老朋友了,从刘姝怀孕开始就一直是他来。

        “内子如何?”

        秦为第一句话竟然是问妻子,而不是孩子,这让王惟一不禁点头赞道:“秦大人是好汉子啊!”

        好你妹,赶紧说话。

        秦为想打人,王惟一抚须笑道:“尊夫人的身子骨是极好的,说实话,某看过许多妇人,少有能及。”

        这是好事儿,秦为挑眉道:“老孙……”

        边上伺候的孙好民低眉顺眼的过来。

        “给双倍诊金。”

        有钱的感觉就是好啊!

        王惟一起身拱手道;“如此某就却之不恭了。”

        秦家有钱,汴梁城里的郎中们都巴不得他家有人生病,可从秦为到刘姝都是身体健康,吃嘛嘛香,没给他们赚钱的机会。

        “郎君,有客人。”

        “哪的?”

        “说是宗室。”

        “不见!”

        秦为自然而然的给宗室吃了闭门羹,随后消息传出去,苏洵来了,赵允让也耐不住寂寞跑来商量对策。

        书房里,秦为揉揉眼睛,打了个哈欠。

        “宗室最近牢骚不少,大王担心他们转向这边……到时候不好收拾。”

        赵允让说的很是隐晦,苏洵却满不在乎的道:“宗室现在不就是好勇斗狠吗?觉着自己是烂泥,所以谁都不怕。”

        赵允让干咳一声,提醒他这是宗室,你要谨言慎行。

        可苏洵是谁,以后革新派和保守派都被他喷过,这样的人,你就不能指望他有什么政治智慧。

        “不过先生这里不怕,别说是那些人,就算是叶双愁来了,能不能进了秦家内院还是两说!”

        苏洵得意的道:“秦家的暗桩密碟不是白给的,想作死就成全他们。”

        秦为看着他,心想难怪以后的革新派和保守派都想干掉他,这人的大嘴巴还真是让人头痛啊!

        赵允让笑道:“此事却有些不好办。”

        秦为打断了苏洵的话头,说道:“你进宫去告诉陛下,此事稳妥的很!”

        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