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万众一心的大宋
书名: 大宋好儿郎 作者: 史小刀 分类: 穿越

        

        叶双愁双眸阴冷,死死地盯着赵祯周围的一切生物,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出手,将任何危险提前掐死在摇篮里。

        使者们也在仔细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各异。

        这是又有人高声喊道:“看!是人!那黑压压的一片……都是人!”

        阳光的照耀下,那些人影像是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一般,渐渐映入眼帘,沉默的方形阵列缓缓前行。

        整齐!

        这是人们的第一反映。

        再然后就是惊叹……他们是怎么做到上万人整齐划一的!

        “那是宋人的军队!”

        西夏使者惊呼一声。

        惊呼声中,赵祯缓缓昂首,此刻他无比骄傲,心中不住地狂喊,这是朕的军队,这是大宋的军队!

        汴梁的百姓们对军队从不陌生。

        这里是大宋的国都,全国的精锐都常年驻扎在此,便是最精锐的上四军,他们也能经常看到。

        三衙禁军每月都会换防,那些士兵看着威武,却少了几分精气神儿。

        京都精锐尚且如此,更别提那些常年不见王师的边防军了。

        所以在他们看来,便是再厉害的军队也不过那样了。

        就凭着这样的军队,唬人还行,若真是上了战场,他们肯定打不过辽人,甚至连西夏人都不定能打得过。

        如此民心之下,君臣们才有了用黄河当防线的想法。

        民心即君心,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想法和百姓是一样的,而且他们看到的东西要比百姓们更直观。

        所以他们更清楚,这样的军士是无论如何打不过辽人的。

        赵祯有过那么一瞬间也想过要强军,可现实却是,诸多压力和阻碍,让他的想法只能是空谈。

        眼前的军队没有声音,只有阵阵脚步踏地的齐响。

        万余人的队列分成了十个大小统一的方针,缓缓走进了朱雀门。

        阵列很整齐,观赏感很强,可却少了些威严和煞气!

        “他们这队列练得的确不错,唬人是够了……”

        “嗨,我大宋的军队……不可苛求啊!”

        百姓们议论纷纷,气氛渐渐轻松。

        队列前方为首的是狄青,左边是折继闵,右面是谢挺。

        三人呈尖刀状走在队列的最前方,身后是三百北伐军打头阵,在万人队列之前,形成了一个小的队列方阵。

        不是秦为刻意徇私想要北伐军露脸,而是半个月的时间委实有些短了,这一万人必须要有人引导才能做到整齐划一。

        而北伐军经过一年多的严格训练,完全可以充当这次的头阵。

        等来到朱雀大街上,走在中间的狄青骑,猛地一挥右手,队列统一停止前进。

        “怎么不走了?”

        “这是准备等谁么?”

        正当周围百姓们疑虑时,狄青从后方接来了一杆大旗!

        周围人发出一声惊呼:“龙旗!那是我大宋皇帝的龙旗!”

        别看只是一杆棋旗子,可是秦为废了好大的力气才从赵祯那儿借来的,当时还被叶双愁狠狠威胁了一番。

        在战场之上,龙旗就代表了国家。

        旗帜走到哪儿,军队就跟到哪儿!

        装好龙旗,狄青右手抓住旗子猛地向空中一样,借着初秋的威风,龙旗应声飘扬。

        狄青高举旗帜,张口喊道:“起步……走!”

        瞬间所有人齐齐向前,脚步整齐得像是有人用线画好了一般。

        嘭!嘭!

        声音渐渐雄浑,一下一下砸在地上恍如滚滚惊雷。

        整齐的脚步声如同惊天大鼓发出的声音,浑厚而有力!

        那些刚才还在轻松说笑的百姓都被镇住了。他们呆呆的看着前方,那脚步声仿佛是雷霆,一下下的震慑人心。

        “这是……这是我大宋的军队吗?”

        “这般威严?这哪是个军司的?”

        从未有人见过如此雄壮的大宋军队,近年来的国策下,大宋在对外战场上屡屡避让。

        他们甚至都忘了,大宋也是有军队的。

        人群中一位从军退伍的老汉,眼中多了泪水,哽咽道:“快二十年了!澶渊之战后,大宋遍地皆是败军啊!这等景象……终于又回来了!”

        澶渊之后,大宋再无军心,更无民心。

        不过是勉强维持了一个和平的态势而已,大伙儿嘴上不说,心中那份屈辱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和平固然好!

        可却是用屈辱换来的和平,杀人固然痛苦,可谁知诛心同样痛苦!

        辽人年年叫嚣着南下,每次大朝会上都要耀武扬威一番,更是年年要求增加岁币……这叫和平吗?

        辽人的每一次叫嚣,对大宋君民来说都是一次莫大的屈辱和煎熬。

        以至于到后来,大家的廉耻心都渐渐被这些威胁恐吓,磨灭的愈发淡薄了。

        怕啊!

        当恐惧战胜了廉耻。

        这人多半就会成了行尸走肉。

        他们甚至连几句硬气的话都不敢大声说,连反驳的语气中都带着哀求。

        因为辽人一旦南下,大宋军队八成是挡不住的!

        所以和平才变成了永久的屈辱。

        大宋和平的时间越久,这份屈辱就越深刻,苟活和活着从来都不是一个意义。

        可眼前的这支军队,却让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同。

        “这是大宋的军队?”

        有人不可置信的惊呼一声。

        他们不信,百姓们也不信,连那些身处于队列之中的将士,此刻心中都有些恍惚。

        我还是我自己吗?

        这种气势竟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就在半个时辰以前,他们还只记得那半个月来的魔鬼训练,城外的北伐军营地被他们称作是地狱。

        而现在转过头来在看着一切,一切都值了!

        那些维持秩序的军士们也惊呆了,有人认出了队列中的战友,半个月前他们还在一起厮混,说等放假去青楼玩耍。

        而此刻再看,他们忽然觉得彼此之间,牟然出现了一道衡越千里的鸿沟!

        眼前的同袍让许多军士感到熟悉又陌生。

        那些脚步声铿锵有力,渐渐往宣德门而去。

        “这是……”

        辽使趴在城头上看去,眼珠子瞪的大大的,他如何也没想到,大宋的这场阅兵竟能强横道如此程度。

        你确定这是大宋的士兵?

        张之白的嘴唇在颤抖着,喃喃的道:“这就是那些兵?这是如何做到的?”

        “大宋的兵。”

        吕夷简一拳砸在城头上,喝道:“若我大宋当年有这样的士兵!澶渊……好啊!这才是我大宋虎贲!”

        若是当年澶渊之战大宋有这样的士兵……宋辽两国的输赢恐怕真的会改写。

        甚至那岁币都有可能是辽国向大宋进贡!

        “辽使呢?”

        有人在寻找辽使,他们想看看此刻辽使的表情。

        许茂则更是一直记得自己的职责。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不断梭巡,终于找到了趴在城头上的辽使。

        而此刻的辽使早就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味地口中喃喃自语,有人凑近了才听到,辽使口中说的是——雄兵!

        许茂则得知后,小跑到了赵祯的身边,低声道:“陛下,辽使说这是雄兵!”

        赵祯激动的点头,刚想说话,只听得前方蓦然传来一阵呼喊。

        “大宋万胜!”

        狄青一声嘶喊惊破了安静。

        一万人齐声高喊着:“大宋万胜!”

        辽使呆呆的站在那里,此刻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边上的高丽使者更是惶然道:“天崩地裂,天崩地裂啊!大宋竟然威严如此吗?”

        那些使者都面无人色,有人甚至是双股颤颤。

        他们不必辽国,在他们眼中大宋本就是庞然大物,只是以往这只庞然大物并不注重军力,所以他们很自然的就忽略了大宋的势力。

        甚至许多使者认为,大宋就是个人傻钱多的土财主,只要稍稍交好,就能从其身上得到好处。

        至于军力……在这之前大家都只知道辽国的军力强横,大宋疲弱。

        可现在呢?

        老虎不发威则以,一发威就是地动山摇啊!

        赵祯激动的喊道:“好!好!好!”

        他拍打着城头,问道:“辽使如何?”

        许茂则从那边匆匆而来,满脸兴奋之色:“陛下,辽使面无人色!”

        赵祯攥着拳头狠狠地砸在了城墙上,仰天长叹道:“这便是我大宋虎贲,威震敌胆啊!有此等军队,我大宋焉能不昌!”

        而此刻,朱雀大街上一个不起眼的摊位旁边。

        秦为一手拿着个肉包,另一手端着半碗清酒。

        他正笑看着队列前方的狄青三人。

        周围的百姓们此刻早已被这万人虎贲所吸引,甚至无人发现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个秦为在,更不知道这场阅兵真正的策划者就是他!

        看队列走的差不多了,秦为两指画圈放在嘴边吹响了一个口哨。

        那声音在数万人的呐喊面前并算不了什么。

        不过狄青还是听到了,猛然压下了心中的激动,眼角不留痕迹的向右边瞟了一眼。

        然后忽然高举起龙旗,大声道:“陛下万岁!”

        前方领队一声高喝,身后万人跟着大喊。

        “陛下万岁!”

        赵祯的身体一个摇晃,面色潮红,就像是喝醉了一般。

        身后叶双愁赶紧扶了他一把。

        “陛下万岁!”

        无数百姓也被感染,声声高喊响彻云霄!

        “这便是万众一心啊!”

        高丽使者摇头道:“负责操演的那人手段的确高明,其实不算什么,但趁这气氛下,两次呼喊之后,整个大宋就是万众一心。”

        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