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章 暴怒的单于
书名: 逐鹿从战国开始 作者: 渔歌飘渺 分类: 穿越

        

        刚刚被筛了一遍的天狩司可能又要迎来大清洗,甚至全员被换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佥事看向自己旁边那宽敞的办公室,他长长的叹了口气。

        特么的,同知大人还在诏狱呢,自己可不能步他的后尘。

        不对,同知大人应该已经出来了,但却迟迟没有收到信息,估计还在养伤吧。

        云通郡,庄子内的一个府邸里面,一个中年男子浑身赤裸的躺在床榻上。

        浑身全都是伤痕,整个人耷拉个脑袋,旁边还有几个侍女伺候着。

        “大人,放心,我们不会让你死的。”

        “对呀,大人来,吃一点吧。”

        “大人,如果对我们不满意的话,可以申请去诏狱的特殊病房里面,那有专业的大夫进行疗伤。”

        中年男人像被踩了尾巴的猫,整个人都炸了。

        “不,不,我不去,打死我也不去诏狱,日后我一定好好努力工作!”

        几个侍女对视一眼,眼睛弯成了月牙。

        田综和高将军也已经收到了更新信息,信息显示出匈奴人疑似有两百多万人后,他们也都惊呆了。

        藏人听说过,毕竟这也是普遍现象,云通郡暂时藏人藏的不多,别的地方,藏人已经是惯例。

        藏一个人当佃农,还不用交税,谁不想?地主都是这么操作的。

        看着夏国只有千万人口,实际上呢?藏的人都爆出来,绝对能吓死人。

        可匈奴人怎么这么能藏人?能藏一倍的,那可是第一次见。

        焉支山,匈奴领地,王庭。

        一座巨大的且豪华的帐篷内,一个满身富态的匈奴人,穿戴者珠光宝气的手势坐落在首位上。

        有别于东匈奴的单于。

        西匈奴的单于,虽然长相富态,但面容白净,极喜欢用中原人的东西。

        身上虽然有淡淡羊膻味,但更多的是属于肥皂的味道。

        桌子上没有任何牛角制品,用的是中原贵族喜欢用的青铜酒樽。

        将一块片的稀薄羊肉用筷子夹住后,一脸满足的放入嘴中,旁边是一大壶的茶,用以解腻。

        要知道,只要是草原的游牧民族,吃饭喝酒那是相当粗鲁,下至奴隶,上至贵族单于,几乎都是如此。

        一般的部族首领,手拿着把肉刀剔着肉,片下来就塞入嘴中。

        有些小部族的族长不讲究一些,拿着大肉块就啃起来。

        吃完后,还会将肉油抹在胡须上,所以草原人为什么浑身羊膻味这么重了。

        但这个略有些富态的西匈奴单于,从吃饭饮食到用餐习惯,竟跟中原相差无几。

        筷子用的贼六,侍女们帮他片好各种肉食,放在眼前的餐盘上,他下筷如有神,不管片的多薄,他都能一下子夹住。

        这时,一个传令兵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

        “报,报告单于~~~~”

        单于眉头一皱,整个人的脸色刷一下就下来了。

        “没看到我在用餐?一点礼仪都不顾,滚!”

        传令兵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单于的眼神给吓住了,无奈的朝着外面走去。

        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后,单于用完餐,吃完点心,将半壶茶水一饮而尽后,才把人姗姗叫进来。

        “碰!”

        一掌将传令兵给拍了一个踉跄,刚刚还满脸富态的单于,此时如从地狱中爬出来的恶鬼那般恐怖。

        本来脸就比较不对称,又长的又胖又肥,脸色一变就从阿龙变成了龙哥。

        双手死死的抓着传令兵,眼中满是杀意,刚刚那一副员外样,好似一层皮一般被扒掉,露出里面丑陋的真容。

        “一万骑兵,你跟我说,短短数日就失去了踪迹,在草原上根本找不到,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继续给我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万人放到草原上不算什么,可天空中的雄鹰飞过,最次怎么也会留痕。”

        “我不信有人可以毫无声息的干掉万人骑兵,那领头之人可是我的心腹爱将,也是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

        “传我命令,派遣数千斥候,给我仔细找,找不到都不要回来了。”

        “滚!”

        手一甩,将传令兵摔了个狗吃屎。

        传令兵立马半爬半滚的跑了出去,生怕被暴怒的单于给生撕了。

        “左右贤王还在部族内吗?”

        单于朝着手下问道。

        手下不敢怠慢。

        “左右贤王还在自己的封地里面,今天收纳的牛羊数量比往年少一些,怕是不够数。”

        “哼,两个废物。”

        “让他来见我!”

        “是,单于!”

        没多久的时间,帐篷里面被清理一空,一个长相平平且留着光头,头发从两鬓垂下的男子走了进来。

        单于正襟危坐。

        “有什么情报?”

        那人恭敬道。

        “我们拓跋首领想要结盟夏国,野利族长想要投降夏国融入进去。”

        单于微微眯起了眼睛,胖乎乎的脸全然没了刚刚的那一脸富态,取而代之是那满满智慧之色,还充斥着一丝丝的暴戾。

        “哈哈哈哈,党项一族想要融入夏国?简直痴人说梦。”

        告密者淡淡道。

        “传闻数年前,有野利一族的分支,投靠了夏国,在武安侯手下做事,据说日子过的还不错。”

        单于不置可否的看了他一眼,丝毫没放在心上。

        “野利一族的分支有多少人?党项八部有多少人?几千上万人让你进去,数十万人能放进去吗?”

        “万一聚众作乱,武安侯怕是连自己都未必能保得住。”

        “加上有心人的算计,稍稍露出点风声,就说他勾结异族,怕是夏王不想杀,也会有人逼着夏王去杀!”

        “单于英明!”

        单于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将自己的计划都说了出来。

        “你立刻返回党项驻地,将我刚刚吩咐你的事情都做好,其余有什么最新消息,立马来报。”

        “尊敬的单于,小人遵命!”

        看着告密者出去后,单于的脸色瞬间就冷了下来,一万骑兵的失踪,就是他都有点难堪。

        战死一万人,对于匈奴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关键是,自己这边的将领死了一个,此人虽不怎么样,可却忠心耿耿,谁不喜欢这样的手下。

        万人骑兵死了确实没什么,但总得有个说法,没有任何说话的话,下面的人会有怨气。

        “来人呐,通知左右贤王,密切关注党项八部的情况,一旦有变,火速来报。”

        又一个传令兵走了进来,他倒是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将一份羊皮递给了单于后,立马出去了。

        打开羊皮纸,上面的文字,让单于的脸色逐渐难看了起来。

        因为得知消息,在派遣骑兵的时候,已经派人去查探,到底有多少部族被灭。

        上面的每一个预示着大量族人的死亡,这可是匈奴的本族人。

        匈奴人口有多少?单于门清啊。

        可一下子损失近八万人,也让单于感觉到钻心的疼。

        这已经近乎全匈奴所有人口的一层左右的损失,还好自己隐藏了人口,有了底牌,饶是如此他都难受的不行。

        他的眼睛微微有些赤红,布满血丝,好似一个赌输的赌徒,还好,他还有筹码。

        经历三代人的努力,西匈奴显然比东匈奴更加聪明一些。

        西域各国看着不怎么强,可一旦联合到一起,那可不是说笑的。

        在草原上,他们可以纵横无匹。

        可在沙漠中,跟草原比就差距远了。

        特别是乌孙国,匈奴人一直很忌惮他们,十来万的弓箭手,那不是说笑的。

        一发下来就是十万箭镞的箭羽,人数少了,还没冲到跟前就死绝。

        人多了,人家直接找地方守城或者不跟你玩,你有什么办法,乌孙人有城池,但真心不多。

        因为乌孙人也是游牧民族,确实,士兵数量,是跟匈奴人没法比。

        可真的要硬钢一波的话,匈奴人不可能不付出代价就能赢了乌孙人。

        一旦跟乌孙人开战,那等于跟大部分的西域王国开战,到时候,万一党项人也插一手。

        被自己收服的部族再插一手,西匈奴可能就真的要被灭了。

        那么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或者解决给自己造成问题的人。

        所以,匈奴人想尽办法收服党项人。

        可惜的是,对象好像选错了。

        党项人的骨头比较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非常高。

        迟迟得不到回应,甚至嫁过去的贵族女人们都被各个部族族长给冷落一边。

        这次,匈奴打算狠狠的坑党项人一把,可没想到,是否是自己逼迫太狠,导致党项人竟然有了归附大夏的心思。

        这是单于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三十多万人多夏国来说,无所谓,这一点点的人口,谁会在意。

        可对匈奴人来说,这可是三十多万人呐,全部吃下后,他们的实力绝对能暴增。

        甚至,单于早就觉得党项人已经是自己的囊中物了。

        最最最让单于不开心的是。

        以前的廖国对西域这块地方一点兴趣都没有,对于河西走廊那就更没兴趣了。

        可鬼知道,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竟然被夏国要了过去。

        当夏国入驻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三代人,整整数十年的谋划,在夏国开通商贸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三代单于所耗费的心血,付之一炬。

        作为西匈奴的单于,他的脑子显然比东匈奴单于要好上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