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朱棣的反应

        

        「西征?」

        耿炳文顿时大惊。

        「曹国公,我等只是奉命防守那帖木儿贼军,怎能……」

        话还没说完,耿炳文便直接住嘴,直愣愣盯着李景隆。

        李景隆手中,不知何时已经出现一道谕旨!

        「若只是防守那帖木儿贼军,有耿老将军在便可,陛下何须派我前来?」

        「他帖木儿贼子不好好待在西方,却是不知吃了何种狗胆,敢来犯我大明!

        既然他敢东征,那我大明便可西征,定要让那帖木儿贼子付出代价!」

        听此,耿炳文脸色渐渐出现一丝潮红,激动道。

        「曹国公所言极是,区区北元余孽,竟敢冒犯我大明!

        此次,不管他们是出了何种原故,都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此次西征,老夫愿为副将!」

        徐辉祖眼中精光一闪,直接问道。

        一队队大明骑兵,中间还夹杂着一些鞑靼人,追杀着一些蒙古骑兵。

        「……」

        「在何处!」

        「甚好!」

        李景隆携带四万精锐大军,其中三万都是京师兵将。

        斥候回道:「回禀大将军,就在亦力河那里!」

        途中,不知会发生什么意外。

        您老,还是老老实实守在大明吧,我可不想带着您的尸体回来!」

        徐辉祖有些疑惑。

        「有多少兵马?」

        「启禀大将军,末将已经寻到了那帖木儿大军所在之地!」

        耿炳文顿时大怒。

        「传令,升帐!」

        于此同时。

        过了哈密卫,又带走两千哈密卫!

        「尔等没有看错?」

        「耿老将军,您今年都已经七十了。陛下准您前来守卫我大明西北,还是看在您身体健朗的份子上。

        听此,徐辉祖与柳升、宋晟等将领顿时满脸惊诧。

        徐辉祖大笑一声,「尔等此次立下大功,这些帖木儿贼子不辞万里,给我大明送来这么多的牛羊骆驼与粮草辎重,我等不取对不起这些贼子!」

        过了赤金蒙古卫,带走两千赤金蒙古卫兵卒。

        一队大明骑兵疾驰而过,朝着黑漆漆一团大军冲了过去。

        领兵五万,出了河西走廊,一直朝着帖木儿大军方向追去。

        「唉……」

        斥候想了想,再次说道:「另外,末将等人发现那些帖木儿人携带了大量的牛羊骆驼,还有粮草辎重!」

        一日后。

        「喏!」

        斥候道:「回禀大将军,末将觉得那些粮草辎重与牛羊骆驼,都可足够百万大军出征了!」

        在甘州城北部数百里外,也发生着一些战斗。

        斥候连忙回道:「回大将军,末将刚开始也不敢相信。末将等人一直细数了好多遍,才敢确认!」

        「曹国公怎可如此瞧不起老夫?」

        但是,帖木儿国距我大明何止上千里远,不仅要翻越天山,还要渡过大漠!

        另外,你可是奉旨驻守甘州,当回去给陛下复旨,怎能西征?」

        李景隆丝毫不为所动,「老将军莫要这般,不论如何,我都不可能带着你西征。

        「回禀大将军,约有二十万左右!」

        另外,还有神机营与五千下营所有兵将,出了陕西行都司,一路往西而去。

        另外,在草原深处。

        「百万大军的牛羊骆驼与粮草辎重?」

        徐辉祖再次

        问道。

        「大量?」

        李景隆神情一怔,有些无奈的看向耿炳文。

        随着一个个将校进入大帐,徐辉祖便下方一道道将令。

        半个时辰后。

        大军便浩浩荡荡的往西进发而去!

        两日后。

        北征大军便追上了帖木儿大军,大战两日。

        帖木儿大军丢下无数尸体与牛羊骆驼,还有无数粮草辎重,疯狂逃窜而去。

        北征大军紧追不放!

        大明京师。

        一道快骑,从城西直接冲进应天城。

        在五军都督府门口跳下马背,高呼甘州八百里加急!

        直接跑了进去。

        片刻后。

        五军都督府值班都督,便带着加急信件,急匆匆跑进皇宫。

        「甘州八百里加急?」

        朱棣接过信件,便看了起来。

        「狗胆!」

        看完,朱棣顿时大怒,「帖木儿贼子居然真敢攻打我大明边疆!」

        「陛下息怒,有曹国公与长兴侯镇守甘州,帖木儿贼子必然不得踏进我大明一步!」

        徐增寿一脸肃然道。

        朱棣冷笑道,「区区帖木儿贼子,怎能攻进我大明?」

        随后,又问道:「北征大军还未有消息传回?」

        「回陛下,这个时候,北征大军早已进入大漠深处,不已传回消息。

        不过,微臣斗胆猜测,也快了!」

        「嗯!」

        ……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郭安又开始喜欢躺在椅子上,坐在玻璃大窗前,晒着太阳,看着外面的池塘。

        一条条金色鲤鱼,又大又肥,无忧无虑的在荷叶下四处游玩。

        「你家老二跟着北征大军出去这么久,一点消息都没传回,你居然一点也不着急?」

        朱棣也和郭安一个姿势,半躺在椅子上,一手还捧着茶杯,时不时轻啜一口。

        郭安则是十分自信,「微臣相信魏国公与柳升他们,区区瓦剌,根本不是我大明对手!」

        「在哈密外,只有二十万帖木儿大军。如此,帖木儿必定还有别的大军,应该与那瓦剌勾结!」

        朱棣又道,「如此,你也不担忧?」

        「陛下明鉴,微臣担忧也没用啊!」

        郭安微微叹息一声,「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

        随后,看了一眼朱棣,出声安慰道:「陛下放心,我大明火器弹药领先帖木儿大军数倍。

        只要他们的兵力,没有超过我大明数倍,根本奈何不了我大明大军!」

        朱棣顿时怒骂道,「你这郭贼,居然觉得咱不放心咱的大军?」

        「哈哈哈,陛下误会了,微臣绝无此意!」

        郭安连忙轻笑着解释着。

        你朱棣不担心,怎么会有闲心跑到本王府上来,找本王聊这些?

        朱棣狠狠瞪了一眼郭安,随即两腿一伸,彻底躺了下来。

        「以往算无遗策的顺德郡王都不担忧他的次子,咱也就不多操心了!」

        说着,朱棣也忍不住看向屋外。

        「还数你郭宁毅最会享受!」

        郭安淡声道:「承蒙陛下夸赞,微臣匠造之术的动力,全来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听此,朱棣忍不住缓缓扭头,看向郭安。

        眼中还闪过一丝惊诧。

        「郭卿觉得现

        在的生活还不够美好?」

        「不够!」

        郭安直言,「水泥直道还未铺满整个大明呢,火车铁路也还没铺建起来呢?

        另外,传个消息,一个月都传不回来!

        陛下,现在到了晚上,灯烛还是太暗。

        现在,我大明仍有各种疾疫发生。

        还有,那些美食……」

        「朕纵观前朝所有史书,也从未见过,郭卿这般贪心之人!」

        听完,朱棣嘴角抽搐不停,满脸怪异。

        「可能没有人有微臣这般远大的抱负吧!」

        郭安微微叹息一声,有一种寂寞于天下的神情。

        朱棣无奈。

        过了片刻,朱棣又道:「郭卿,郭慎那小子也已成年,可向咸宁求亲了!」

        「多谢陛下!」

        郭安脸色一喜,急忙说道:「微臣明日,就让郭慎前去询问暴公,让慎儿开始向咸宁公主求亲!」

        「甚好!」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着,再次与郭安悠闲的谈论了一些事,朱棣这才满意的离去。

        而到了晚上。

        等到郭慎从试验田那边回来之后,郭安便将郭慎喊来,交代一番。

        第二日。

        郭慎便前去试验田,请教了一番暴昭。

        郭安便开始准备求亲之事。

        又过了几日。

        有一道八百里加急,从甘州而来。

        「哈密卫外的帖木儿大军退走了?」

        看到奏报上写的话,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正是,曹国公也已经带着五万大军,追了上去!」

        下方,徐增寿与李增枝等人,也都是满脸惊诧与希望。

        西征啊!

        他们也想!

        朱棣没有继续多说,而是话题一转,「可有北征大军的消息?」

        徐增寿拱手,「回陛下,还未传回北征大军的消息!」

        「派人多多关注!」

        朱棣沉声道。

        「是,陛下!」

        徐增寿几人连忙应道。

        几日后。

        郭安携带世子郭慎,向大明皇帝朱棣求娶咸宁公主。

        朱棣允!

        满朝勋贵文武百官贺!

        又是几日后。

        终于有北征大军消息传回。

        看完,朱棣面色大喜。

        「瓦剌大捷!」

        「北征大军在色楞格河下游草原上,一举击瓦剌四大部族十六万大军。

        杀敌七万,俘获四万瓦剌老弱妇孺,还有牛羊马匹骆驼无数!」

        「瓦剌首领猛哥帖木儿、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四人携带残部向西逃窜。

        北征大军乘胜追击!

        半个月后,杀敌六万,瓦剌首领猛哥帖木儿、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等人,携带残部投降……」

        「从把秃孛罗嘴中得知,帖木儿国狼子野心,举全国之力,欲要东征。

        其四十万大军,分两路大军,一路由帖木儿孙哈里苏丹率领,联合哈密卫等关西七卫,准备从河西走廊一路攻入我大明。

        至于帖木儿,则是亲率二十万大军,向东翻越阿尔泰山,进入漠北,勾结瓦剌人,还有察合台和伊尔汗国等北元余孽,欲从哈拉和林进攻我大明!

        不过,微臣等人,侥幸一举击溃瓦剌四部,且帖木儿部还在阿尔泰山附近。

        微臣欲率领北征大军,乘胜击溃帖木儿部,再折返回哈密

        卫处,与陕西行都司守军前后夹击哈里苏丹所率大军……」

        「好!」

        「魏国公果然不愧为中山王之子!」

        「那帖木儿国居然如此狼子野心,陛下西征之策,果然正确!」

        「此次,定要将那帖木儿捉来,向我大明请罪!」

        「区区北元余孽,也敢犯我大明?」

        「……」

        随着北征大军的捷报传回,朱棣整个人顿时神清气爽。

        而整个朝堂上下,也是一片喜气洋洋。

        「郭卿,你可知那帖木儿大军为何突然撤退?」

        顺德郡王府上,朱棣一脸疑惑的问道。

        「回禀陛下,莫不是那帖木儿一路承受不住奔波劳累,在阿勒泰山脚下,给病死了?」

        「帖木儿病死了?」

        朱棣瞬间瞪大眼睛,满脸怪异。

        怔了片刻,便洒然一笑,「郭卿这玩笑开的妙!」

        郭安也微微一笑,「万一被微臣猜中了呢,那帖木儿老贼乃是蒙古蛮子,自幼不会养生,还常年四处征战,身体上必然有着诸多暗伤。

        现在,已经七十岁了,如此年迈之人,居然还想着率领大军,奔波数千里之地,妄图攻下我大明,恢复蒙古帝国的盛况!

        他也不怕被撑死,或者被我大明反噬……」

        「郭卿所言有理!」

        朱棣微微点头,「但愿那帖木儿那贼子,真的死在大军之中。

        如此,帖木儿大军必然大乱。

        而曹国公与魏国公两路大军,必然能将帖木儿大军一举击溃!」

        「嗯!」

        郭安微微点头。

        说完西北战事,朱棣便又问起了火车之事。

        「郭卿,那火车何时可铸造而成?」

        郭安恭恭敬敬道:「回陛下,火车太长,若是要铸造完成,需要扩建钢铁工坊,还要在钢铁工坊往外面铺建火车铁道。

        因此,还需要一两年。

        不过,陛下尽管放宽心,在火车铁路铺建完成的那一日,火车也必然会随之铸造完成!」

        「是咱操心了,你顺德郡王对于这些事,可比咱还要操心!」

        朱棣淡淡一笑,也没多说什么。

        ……

        「殿下,前去郭州的船队,已经出发了!」

        郭昂恭恭敬敬的对着郭安禀报道。

        「这下,郭州的食邑,也已经凑齐了吧!」

        郭安放下手中的笔,缓声问道。

        「正是!」

        郭昂再次应道。

        郭安又问:「二牛他们需要的良种、器具也都没有落下吧?」

        郭昂再次说道:「回殿下,一样都没落下!」

        「这就好!」

        郭安放心的点了点头。

        郭昂又想起什么,说道:「既然郭州土地如此肥沃,还有那么多矿山,殿下为何不多招募一些匠人,送去郭州?」

        郭安看了一眼郭昂,解释道:「就算是将郭州建造的再好又如何,郭州据我大明何止上万里远,我等根基还在大明,还在顺德府郭家村!」

        「而且,郭州只有一卫兵卒看守,若是引来贼子觊觎,府上也是鞭长莫及,不能照看的过来,暂且慢慢发展吧!」

        「殿下英明!」

        ……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