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权儿,你且来看!——不看

        

        臭小子你够了啊!

        那样朕的朝堂会为之一空的吧?

        老朱表示:朕虽然很能干,但朕也离不开文武百官啊!

        朱元璋咳嗽着,略微收了收龙威,让一部分文武官员可以正常呼吸、开口。

        一名科道言官站了出来,跪地叩首。

        “陛下,臣闻京中有一酒楼名曰味极鲜。”

        “此店店大欺客,菜价高昂,钟鸣鼎食之家亦不能常食。”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家酒楼涉嫌浪费粮食。”

        “请陛下明察,此风不能开啊!”

        此言一出,奉天殿内议论纷纷。

        文官队列中的黄子澄面色古怪,他是知道:味极鲜背后真正的大老板,是如今的全柱国、宁王殿下朱权啊!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借着味极鲜捍卫太子府的利益啊?

        黄子澄表示:这可能是个大智若愚的内奸!

        朱元璋不是看不出这点。

        对这名名不见经传的科道言官,他也吃不准来路。

        万一人真是尽职尽责,行风闻奏事之权责呢?

        这可难道了老朱,他揉着额角看向了朱权。

        果然,只需要一个眼神,朱权的心声就到了。

        【看!看你麻痹啊看!】

        【别人不知道味极鲜是谁的,你老朱还不知道?】

        【看劳资,信不信劳资不给你股东分红啊?】

        【还有这个科道言官,你谁啊?说劳资的味极鲜浪费粮食,劳资怎么不知道!】

        看来:要嘛权儿的味极鲜无人浪费粮食,是这名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科道言官胡说八道。

        要嘛:有人背着权儿浪费粮食,并暗中与这名科道言官勾结,想陷害权儿。

        朱元璋身为皇帝,比一般人看得透彻。

        黄子澄只是怀疑科道言官是太子府的人,而老朱却能确定这名科道言官就想朱权倒霉。

        毕竟,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皇上是真的要废太子了,朱标、朱允炆、太子府完了。

        再为太子府卖命,没太大意义。

        而全柱国、宁王朱权,却是太子之位的有力竞争者。

        只有搞倒他,其他人才有希望竞争。

        朱元璋想到此处,已在心中有几个嫌疑对象了。

        不过,他身为皇帝,要就事论事,不能隔山打牛。

        直接越过科道言官揪出背后指使者,缺乏足够的证据。

        先敲山震虎,把你露头这点打掉。

        咳嗽着,老朱威严开口:“爱卿啊……你可有证据?”

        听到朱元璋的问话,文武百官都有些懵。

        不是要说“重要事情”嘛?

        不是说“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聊嘛?

        这怎么……一家小酒楼物价表,还给拿到朝堂上来聊了嘞?

        莫非……这家酒楼背后,牵扯到朝堂最重要的事情?

        有那反应快的,即便不似黄子澄般知道味极鲜背后的大老板是宁王朱权,却也嗅到了一丝丝不寻常的味道。

        那名站出来的科道言官从袖中拿出一份奏折。

        “请陛下龙目阅览,相关事情,臣都一五一十记在了奏折上。”

        “上面将味极鲜如何浪费粮食、如何店大欺客的种种,都写了个明白。”

        “若陛下不信臣,可请锦衣卫前往调查取证。”

        这名科道言官准备地很充分,奏折上甚至有图画,记录了有人将食物倒掉的一幕。

        朱元璋看完奏折,久久的沉吟不语。

        这上面说的,很像是真的。

        味极鲜确实将不少食材掐头去尾卖出。

        许多可以食用的部分,比如根茎,都被味极鲜派人送去了城外一处庄园。

        “权儿啊……你身为全柱国,也看看这份奏章吧。”

        朱元璋不愿自己伤脑筋,直接把球踢给了朱权。

        即便这臭小子懒的开口反驳,可他只要看了奏章,都是会有心声反应的。

        朕可以通过他的心声反应来进一步做出判断。

        若真是权儿命人浪费粮食,这错可的确就大了。

        那时候,即便朕,也是要狠狠教训这臭小子一顿的。

        有了皇上的命令,太监总管捧着奏折下了玉阶。

        他本意是想走到摇篮旁,将奏折递出。

        却不料,还距离摇篮三步,就被两名美婢拦住了。

        “读出来吧……本王懒得看。”

        懒洋洋躺在摇篮里的朱权,睁开一只眼。

        他惜字如金地表示:别过来,我不看。

        “这……”

        太监总管为难了,微微扭转脖子,偷瞧龙椅上的皇上。

        宁王朱权做的就太过分了。

        往小了说,这叫恃宠而骄。

        往大了说,这叫架前失仪,目无尊上。

        以着太监总管对皇上的了解,最轻也是个挨板子的罪过。

        却不料,朱元璋只是摆摆手:“那就念吧……也让殿内诸位爱卿听听,一起议一议。”

        “啊……”

        太监总管傻眼,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他怕不是昨晚上对食太久,没休息好,幻听了吧?

        同样惊讶的文武百官,也用看怪物般的目光瞧着朱元璋。

        这位杀星皇帝,转性了嘛?

        不能够啊!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一个杀胚,能说变仁善就变仁善了嘛?

        甚至有那想象力大胆的:皇上是不是有什么把柄落到宁王朱权手中了?

        不然,咋对朱权这么客气啊?

        又是封全柱国,又是要废立太子的。

        现在更是让朱权躺在摇篮里上朝。

        皇上金口玉言都说让宁王殿下看奏折了,结果到跟前,宁王殿下一句话,不看!

        这这……

        这对父子、君臣到底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啊?

        不管文武百官多费解,脑洞有多大,太监总管抑扬顿挫的朗读声都回荡在了奉天殿内。

        听着那名科道言官的奏本,躺在摇篮里的朱权彻底安下了心。

        【劳资当咋的了?原来就这!】

        【劳资叫人掐走根茎,送去城外的庄园,那是在做无土栽培和大鹏种植。】

        【不然,这个季节,你们去劳资的味极鲜,能有新鲜果蔬吃?】

        【还是全年各个季节的果蔬都有!】

        听了朱权的心声,老朱就放下了心。

        同时,老朱又有些丧气。

        想教训权儿一顿,咋就那么难啊?

        朱元璋这边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满朝文武早已群情汹汹。

        不等太监总管把奏折念完,就又有科道言官跳出来,力挺同僚。

        “陛下,这味极鲜确实过分,一个馒头竟比别家卖得贵三倍!”

        【劳资那是放了白糖和鸡蛋的馒头好吧?】

        【这个时代,用黄泥浆和红糖制备白砂糖的方法还没传开吧?】

        【白糖啥价格,你们这群嘴强王者不会不知道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