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池公子,快说说你寻药的传奇故事!肯定特别精彩!”

        宋衡忍笑,“嗯……我也好奇,墨言讲讲?”

        池墨言见这两个人都期待看见自己,无奈叹了一口气,长话短说描述取药的过程。

        宋衡十分配合,还给池墨言斟茶,以免他口渴。

        谢若娇听故事十分捧场,宋衡虽然话不多,但每每接一句恰到好处。

        三人有说有笑。

        沈璃端着一壶新的热茶走了进来。

        她在池墨言进门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他,但没好意思上前打招呼。

        她真的羡慕谢若娇的坦率。

        如今也是犹豫徘徊许久,才鼓足勇气过来。

        “沈璃,你也来听故事吗?”谢若娇热情挥挥手。

        沈璃微微低垂脸颊,“我……几位都是常客,我来送一壶热茶。”

        谢若娇与宋衡,常来捧场。

        这可是恩师/嫂嫂的铺子。

        “哎呀,自家人,客气什么。”谢若娇应了一声,笑道,“池公子讲的故事可有趣了,你也一起听听?”

        沈璃的视线落在池墨言身上,她确实十分想知道他的事情。

        于是顺水推舟坐了下来。

        池墨言轻描淡写的寻药经历,沈璃听的心惊胆战,脸色都白了几分。

        一直想要去岭南的念头,愈发深了。

        日落时分。

        众人散了。

        池墨言走的晚一些,他准备买一些糕点带回去安慰母亲。

        林易德今天被问斩。

        她娘必定难过。

        合该好好吃一顿,真不是庆祝的意思(微笑)。

        沈璃亲自把糕点装好,又送了他一大盒。

        “你这么做生意,是要亏本的。”池墨言又往桌上放了一块银子。

        沈璃脸颊不由微红,“池公子对我有大恩,理应……理应……”

        池墨言对她有几分印象,淡淡道,“不必在意,只是奉命行事。”

        沈璃局促垂下头,紧抿着唇不再说话。

        眼见池墨言拎着两个礼盒就要走了……

        沈璃忍不住道: “池公子,我们千山酥在岭南有工坊,我最近一直打算去看看,只是一个人去岭南,家人都不放心。不知……能否和池公子同行有个照应?”

        这个想法在心中盘旋许久。

        她知道,他有要做的事业,而她如果留在原地,以后都不可能再与他有交集。

        她想走近他。

        池墨言回转身,视线落在她的脸上,大概明白了什么,婉拒道:

        “我的随从都是男子,带一个女眷不方便。”

        沈璃脸色白了一分,“抱歉,是我唐突,打扰池公子……”

        “无妨。”池墨言客气道,转身离开了千山酥。

        沈璃默默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心中十分难过。

        也许不是每一段故事,都能有一个结局。但至少,她已经尝试过了。

        那也算是,不留遗憾。

        ……

        宋衡与谢若娇并肩走在街道上。

        送她回北王府。

        “听说你最近总是熬夜,对身体不好。我们家厨子今日刚好熬了一锅养元汤,你带一盅回去!好好补补。”谢若娇微红着脸道。

        这一锅汤,其实就是她让厨子特意给宋衡准备补身子的。

        “这太劳烦了……”宋衡道。

        “不麻烦,你是我二哥的肱骨重臣,可不能把身子熬垮了,我这也是……也是为了朝廷!”谢若娇扯了一个理由,强行一心为公。

        宋衡一怔,低声笑了。

        “笑什么嘛……”谢若娇有点不敢看他。

        宋衡温声道,“谢谢。我写了一份练字要诀,你最近不是在练字吗?拿去看看,也许能有点用。”

        “好耶好耶!”谢若娇开心攥紧小拳头。

        夕阳的光芒笼罩在两人身上,斜影成双。

        ……

        自新君登基,改年号弘宁。

        弘宁元年冬末,远出东海的帝后回京,寻回了最后一株奇药。

        次年,太子出生。

        弘宁四年,池墨言三年任职满,但他并没有回京,请调去了北地的州郡。

        如此,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辗转各地十二载。

        弘宁十三年初,时任平川布政使的池墨言,调回京城。

        后一路官至左丞,成为大夏最年轻的文官之首。

        大夏政坛之上,另一个与他一样耀眼的,便是宋衡。

        他从刑部入职,历任刑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刑部尚书。

        秉公执法,为民伸冤。

        是大夏第一刑官。

        弘宁十四年,楚守臣请辞指挥使一职。

        随着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再难以胜任明心司繁重的任务。

        他现在操心的问题还是和十四年前一样。

        没了他这个指挥使的爹,他儿子咋整?

        这些年,楚诀年岁见长,但得罪人的本事,也是与日俱增。

        “爹!”楚诀兴冲冲跑了进来。

        楚守臣忧愁摆摆手,“外面候着。今天新任指挥使来交接,有正事。”

        “我我我我啊,我就是!”楚诀举起刚刚拿到手的任命书。

        楚守臣:啊?

        没了指挥使的爹怎么办?

        没事,那就成为指挥使!

        ——全文完——

        lt;a href=https:///tuijian/zhaidouwen/gt;" target="_blank">https:///tuijian/zhaidouwen/gt;宅斗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