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进宫
书名: 明末开山刀 作者: 桑甄 分类: 穿越

        

        晋王走后,王则之并没有放在心上。

        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晋王本就病入膏肓了,离开大同府没多久就病死了。

        王则之整过代王,崇祯二年代王就薨了。

        晋王见过王则之,一个月后,突然病情加重就薨了。

        加上王则之写了《夜郎自大》的戏文,含沙射影都在说藩王之祸。

        原本正愁没法弹劾王则之的朝臣们,立刻活跃了起来。

        崇祯三年,八月初,京师。

        “皇上,朝中六位内阁大臣,十名都府,十四位总兵官,四位巡抚,上了折子请求皇上重惩王则之。”

        王承恩清点过奏折之后,对崇祯回禀道。

        “王则之是朕的人,满朝文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他们联名上奏,是在向朕示威。”

        “依臣之见,既然有这么多的大臣弹劾王则之,那么一定是因为王则之有把柄在他们手里了。

        皇上,理应慎重对待,如果王则之真的犯了什么事儿...”

        “朕记得,朕要处置魏忠贤的时候,你也是落井下石,甚至比朕还狠。

        而今要对付王则之了,你还是一样喜欢落井下石,阉货就是阉货。”

        “是,皇上说的是。”

        王承恩知道,陪崇祯说话是讲究技巧的,如果顺着他,他就会起疑心,如果逆着他,反而有一线生机。

        王承恩心里是想保王则之的,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

        只要他表现出来一点要保王则之的意思,崇祯就很可能对王则之下杀手。

        “你觉得王则之和魏忠贤比,哪个厉害一点。”

        “臣觉得王则之和魏忠贤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了,都是乱臣贼子,只不过一个是朕的家奴,一个是朕的臣子罢了。”

        崇祯一听王承恩说王则之和魏忠贤不一样之后,脸色立马就变了。

        他很不高兴的把手里的奏折狠狠的拍在了桌案上。

        “呜呜呜~皇上啊。”

        “皇上啊!”

        “皇上啊,出事儿了啊。”

        “谁在外面哭嚎,扰朕清净。”

        崇祯眉头一皱,王承恩立马出去查看。

        不稍片刻,王承恩又跌跌撞撞的跑了回来。

        “皇上,晋王薨了。”

        “什么?”崇祯大惊失色,代王薨了他并不奇怪,毕竟代王干了不光彩的事儿。

        晋王薨了,他就有些不理解了。

        “快说,到底怎么回事儿了。”

        “镇北伯王则之,藐视皇权,拥兵自重,私下里更是写了《夜郎自大》的戏文,话里话外的都在攻击宗室藩王。

        晋王知晓此事之后战战兢兢,就前去拜见。

        奈何,镇北伯自持坐拥十万精兵,竟将晋王赶了出来。

        晋王回府之后,夜不能寐,食难下咽,没多久就薨了啊。”

        “反了他了,藩王乃皇室宗亲,岂是他王则之能够非议的。”崇祯生气了。

        藩王、宗室的事,乃皇室的家事,岂是一个外人能够议论的。

        “来人啊,速去大同府传旨,将王则之缉拿归京。”

        “皇上啊,三思啊!”王承恩闻言,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皇上啊,十万雄兵啊,还有关外鞑掳。”王承恩轻声提醒道。

        虽然说王则之号称有十万雄兵,具体的数目实际上没有这么多,可是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再者说了,王则之在的话,还能压住塞外诸部,如果崇祯把王则之抓了,塞外诸部无人可以制衡,到时候他们南下劫掠,又该如何?

        崇祯身为一国皇帝,略一思索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咳,嗯,来人,速去大同府传旨,镇北伯屡立大功,劳苦功高,朕心甚慰,速去大同府传旨,命其入京赴宴,朕要与镇北伯聊聊家常,吃吃饭。”

        “皇上圣明。”

        朝臣们见崇祯要把王则之叫到京城来,就知道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要知道,但凡被崇祯叫回来的武将,就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朝臣们目的达到,心满意足的退出了皇宫。

        崇祯没有责怪他们擅自入宫,反而召集了两厂一卫的人,开始调查王则之。

        “去查一下《夜郎自大》是不是王则之写的。”

        “是。”

        “去查一下,晋王到底是怎么死的。”

        “是。”

        “去查一下,王则之麾下到底有多少兵马,要准确到每一个人身上,差一个人你们就提头来见朕。”

        “是。”

        两厂一卫的人退下去了。

        崇祯一个人走到后花园,屏退了左右,躺在躺椅上,自个儿用脚一蹬,摇了起来。

        只有王承恩知道,这是崇祯在不信任任何人的情况下的才会做的事情。

        因为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保护了起来。

        只有不信任别人,才不会轻易受伤害。

        崇祯三年,八月中旬。

        王则之领旨,带着罗聪,入京了。

        “咱们先去小七点客栈,那里有家的感觉。”

        王则之来到京师如逛老家似的,带着罗聪来到了一间极为偏僻,却十分雅静的客栈。

        在他来之前,于忠已经联系上了潜伏在京中的文十四,这个客栈是两人接头的地方。

        王则之出示信物,守门的小二躬身带着王则之来到了客栈的深处。

        这个客栈从外面看普普通通的,到里面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假山流水,曲径通幽。

        王则之被带到了玄字上房。

        来此房,需脱鞋、换袜,洗手。

        在房内有一位着面丽人,她对王则之躬身施礼,点燃香炉。

        香烟袅袅,徐徐而升。

        王则之轻悠悠的吸了一口,只觉身心舒畅。

        丽人点好香炉,开始熟练的煮茶,倒水。

        最后呈上了口感最好的一杯茶,摆好,引手示意王则之饮下。

        王则之一饮而尽,丽人退下。

        “大人,这个地方好像不一般啊。”

        “确实不一般,也不知是何人经营的,我都想在这里常住下去了。”

        “大人,这个茶好喝吗?”罗聪指着洗过茶杯和茶壶的茶水,好奇的问道。

        “这些茶不能喝了,能喝的就那一杯。”王则之端着小杯,只觉唇齿间回味无穷。

        “啧啧啧,真浪费,大人接下来咱们怎么办?”罗聪问道。

        “等。”

        王则之话了,罗聪不再询问。

        到了傍晚,那丽人又来煮了一次茶。

        王则之喝了,随后上了两个小菜,一壶淡酒。

        王则之吃了。

        罗聪身为倍侍,被带到另外一间小房里,上了给他的吃食。

        王则之听着罗聪呼赤呼赤的吃喝声,无奈的摇了摇头。

        就在王则之倒酒的时候,酒壶里没有酒。

        王则之拿开壶盖,里面有个小纸条。

        “定保大人无虞,十四。”

        王则之看完,拿到油灯上点燃,把纸条烧成了灰。

        “罗聪。”

        “在。”

        “明日随我进宫。”

        “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