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陌兄,想死小弟了……
书名: 诸天之角色扮演 作者: 蜀三郎 分类: 科幻

        

        没过多久,整个钱塘县都沸腾了。

        虽说陌子鸣已经消失了一百多年,但,人们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忘记他。

        毕竟他是钱塘县的骄傲与传说。

        特别是他与白素贞之间的故事,更是被人津津乐道,被编为评书、戏曲,广为流传。

        比如渡情、断桥相会什么的,乃是人们最喜欢看的戏曲,几乎场场爆满。

        白素贞,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白娘子。

        如今,陌子鸣与白素贞、小青真的回来了,那又如何不引起轰动?

        官府里的一众官员得到消息之后,当即联袂来到状元府求见。

        陌子鸣倒也没有端架子,出面接见了这些官员。

        一见面,一众官员既是激动,又是诚惶诚恐,一个个长揖到底。

        毕竟,陌子鸣有着修仙者与当朝国公的双重身份,自然更加令人仰望。

        接见完钱塘官员,陌子鸣又带着白素贞、小青、涂山雅雅一起大大方方去城里转了一圈,不时向百姓挥手示意。

        眼见着一众百姓如此狂热,涂山雅雅不由笑道:“没想到你在当地名望如此之高。”

        “必须的!”

        陌子鸣骄傲地回了一句。

        结果,小青酸了:“哼,得意什么?想当年,你不过就是个穷书生,饿得晕倒在我家门口……”

        “小青!”

        白素贞呵斥了一句。

        “哈哈,没事,让她说……”

        “总之你得感谢姐姐……还有我照顾你,要不然啊,你哪来的今天的成就?”

        “是是是,这个一定得感谢,不仅要感谢,而且还要感谢一辈子……”

        “这才像话……嗯,谁跟你一辈了,哼!”

        这妞突然骄傲了。

        其实内心里暗自窃喜。因为,姐姐说过,已经算好了成亲的日子……

        第二天,四人又找了条画舫一起去游西湖。

        刚上船,本来明朗的天空却突然开始下雨……

        平湖的湖面也莫名地涌起一个浪头,令得船一阵摇晃。

        “姑娘小心~”

        陌子鸣一脸意味深长,伸手搂住了白素贞的纤腰。

        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发生过。

        只不过,那时候是由白素贞变的戏法,这次,轮到陌子鸣了。

        这雨,这浪,都是他弄的……

        “公子也小心……”

        白素贞的眼神恍若一池春水,声音柔得仿佛快要融化。

        她自然知道,这是夫君故意如此,想要回味一下当初的浪漫。

        “真受不了你们!”

        小青也很配合,翻了翻白眼,随之一拉涂山雅雅的手:“跳湖!”

        “啊?为啥……”

        “因为你热……”

        没等涂山雅雅回神,已经然被小青拉着手一起跳入了湖水中。

        “扑通~”

        水花四溅。

        “喂,小青、雅雅~”

        陌子鸣装模作样唤了一声。

        白素贞抬手一拉:“公子不必慌张,她俩熟悉水性,只是在戏水……进来,里边有炉子,可以烘干衣服。”

        二人一起进入船舱。

        “来尝尝我熬的西湖牛肉羹。”

        本来是没准备西湖牛肉羹的,但对白素贞来说,这只是小事一桩,一个念头就有了。

        “不好意思,在下已经上了姑娘的船,怎好再劳烦……”

        “公子,喝一碗暖暖身子,以防着凉。”

        “真香!”

        “那就再喝一碗~”

        “对了,公子怎么一个人出游?你家娘子呢?”

        “我家娘子……可不就是美人你么……”

        “真的么?“白素贞笑靥如花,随之倒了两杯酒:“来,小女子敬公子一杯……”

        喝了杯中酒,陌子鸣有些臊动起来……

        “娘子,不如我们……”

        “啊?不行……”白素贞咬着嘴唇,一脸羞涩:“小青她们很快就回来了……”

        好吧!

        陌子鸣颇有些遗憾。

        随后又小声补充了一句:“等今晚……”

        “相公,再饮一杯……”

        白素贞的脸上泛起了朵朵桃花。

        泛舟一圈,四人又一起沿岸逛了一圈。

        当晚……自不必说。

        为了尽兴,陌子鸣还特意布置了一个小小的禁制,就算再大的动静外面也听不到。

        在钱塘县呆了几天,四人终于去了京城。

        而这时候,京城也早就传遍了陌子鸣回归的消息,自然又是一片沸腾……

        各大书铺的掌柜笑合不拢嘴。

        为啥?

        但凡与陌子鸣有关的书籍,比如他的诗词集,还有一些关于他的传奇传记故事类的书籍,可谓供不应求,就算加价数倍也被抢购一空。

        秦松、吕不平、红袖、辛九娘等人一开始本打算回钱塘相聚的。

        后来,还是决定在京城等。

        因为他们要是回钱塘的话,难免会打乱陌子鸣的行程安排。

        还不如老老实实在京城呆着,相信也等不了几日陌子鸣就会到京城来。

        另外,皇宫这边也在积极筹备迎接事宜。

        当今天子乃是永平帝的玄孙,年号承启,取承上启下之意。

        当年,永平帝弥留之际,曾立下了一道遗诏,令后代子孙,包括继任天子在内,必须牢记文鼎公对朝廷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保持一种敬畏之心,否则便是大逆不道。

        如此重的语气,谁敢不遵?

        当然,就算没有这道遗诏,承启帝对陌子鸣也是发自于内心里的敬畏与感激。

        当年,陌子鸣提出了不少施政之法,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大燕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军事、工艺等等方面,可谓是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以前的庄稼收成少得可怜,百姓完全靠天吃饭。

        风调雨顺,能混个饱肚子,但几乎无余粮。

        一旦遇上一点天灾,到处都是逃荒的人。

        而现在,人们已经学会了因地制宜、改良土壤、改良种子,施肥什么的。

        朝廷也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在各地搞了一些试验田,以便不断地改良、改进。

        到如今,庄稼的收成已经翻了几番。

        朝廷再也不用为征粮而伤脑筋,百姓们也慢慢地开始丰衣足食。

        如若遇上天灾,大多数百姓家里都有存粮。

        而且,官府也有储备粮,会根据灾情适当发放粮食给灾民。

        百姓们有饭吃,有衣穿,自然也就安居乐业,相应的土匪、山贼也少了许多。

        读书人也增加了不少。

        国库充实了,国家自然也就强盛了。

        到如今,大燕军队的装备已经换代了数次,战斗力也比以前强了数倍。

        边境已经多年没有发生战争,就算有也只是一些小小的摩擦。

        毕竟,以大燕现在的国力与军事力量,没有哪个国家敢轻易招惹,除非不想活了……

        这是有现实例子的。

        几十年前,倭国坐井观天,自以为天下无敌,竟然大举进犯大燕。

        结果,惹怒了当时的天子。

        天子一声令下,大燕朝战船出击,派遣了十万精兵便将倭国打得落花流水,最终跪地投降。

        如今,虽然依然还是倭国,但却成了附庸国,年年纳贡,再也不敢有二心,活得跟个孙子一般。

        还有北部、西部那些小国,也纷纷主动朝贡,以期获得大燕朝的庇护。

        总而言之,如今的大燕王朝,可谓是一个巨人一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令得不少西方小国主动来朝。

        皇位传到承启帝手中时,天下可谓是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而言。

        就算是再和平的时代,也难免会有强盗、土匪、妖魔鬼怪。

        承启帝并不安于现状。

        虽然没有野心超越先祖,但也不甘平平淡淡,一直都在想法子继续发展,让大燕朝变得更强盛。

        故而,听闻陌子鸣回归,自然惊喜不已,迫不及待想见上一面,也好聆听一番教诲。

        待到陌子鸣来到京城之后,方才发现,城中张灯结彩,就像是过节一般热闹。

        而且,能看的出来,这样的阵仗是专程为迎接他而准备的。

        皇宫内。

        一个太监跌跌撞撞跑进御书房,上气不接下气禀报:“陛下,陛下,文鼎公抵达京城了……”

        这要换作以前,借这太监十个胆也不敢如此莽撞。

        天大的事,也得小心翼翼,生怕激怒皇上。

        但这一次,他实在是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同时他也知道皇上绝对不可能怪罪于他,说不定还会重重有赏。

        果然,一听禀报,正在看书的承启帝当即站起来,一脸惊喜:“快,快出宫去准备迎接文鼎公。”

        “遵旨!”

        “哈哈哈,回头朕一定重重有赏。”

        “谢陛下!”

        太监满心欢喜,匆匆而去。

        有史以来,很少有人能够享受到皇上亲自出宫迎接的待遇。

        一般来说,大多情况下都是有大将立了大功,凯旋而归时,皇上才会破例出宫门迎接。

        不久后,承启帝便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出现在宫门外。

        同行的还有太后、皇后、贵妃,以及一众皇子、公主……

        这番阵仗,可谓是史无前例。

        就算是那些立了大功的将军,大不了也就是皇帝去迎接,可现在,连太后、皇后,皇子公子都出现了。

        当然,除了陌子鸣对大燕朝作出的贡献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他的另一重特殊身份。

        在百姓眼中,他已经是仙人一般的存在了。

        另一边,陌子鸣并没有打算第一时间去皇宫。

        同时,秦松、吕不平、辛九娘、红袖、婴宁也相约着一起跑去迎接他。

        最终在通往国公府的半道上截了个正着。

        一见面,秦松、吕不平二人便一脸激动,像孩子一般飞快地跑了过去……

        说起来,二人的变化也不小,当年都是二十几年的小伙儿,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岁月,看上去差不多是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了。

        而陌子鸣,却依然保持着三十余的模样。

        当然,这不能相提并论。

        秦松与吕不平并不属于正儿八经的修仙者,因为二人并无灵根。

        不过,凭借着陌子鸣的灵丹,以及传给他俩的一种双修之法,好歹也让二人拥有了长生之术。

        无事再打打坐,修炼一些常规的吐纳之法,活个一千年估计还是问题不大。

        如今,二人早已不在朝廷做官。

        不过,还是担任着一种类似于顾问的头衔,享受着朝廷的俸禄与福利。

        “哈哈,秦兄、吕兄!”

        陌子鸣打着哈哈,加快脚步上前。

        “陌兄,你这一走就是一百多年,可想死小弟了……”

        秦松真情流露,眼圈红红,上前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咦?小婴宁?”

        小青则定定地看着辛九娘身边的婴宁……这丫头已经长大了,当年像是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还未完全长开。

        现在,看上去差不多十八九的样子,水灵灵的,别提多乖巧。

        “小青姐姐,嘻嘻……”

        小婴宁还是那么爱笑,一边跑一边笑,留下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哈哈,看,她第一个招呼我……”

        小青不无得意。

        “白姐姐……咦,这位姐姐……”

        婴宁跑得近了,脚步不由缓了下来,一脸惊疑地看着涂山雅雅。

        毕竟,她是狐类。

        而涂山雅雅乃是狐族王者,九尾狐后裔,自然而然,便给了婴宁一种无形的压力与敬畏。

        “小妹妹,你叫婴宁?”

        看样子,涂山雅雅也很喜欢婴宁,笑眯眯上前捏了捏婴宁的粉脸。

        “嗯嗯……姐姐,你……你是不是……天狐?”

        这小丫头还算机智,隐隐猜到了涂山雅雅的身份。

        不过,她所说的天狐通常指的是千年狐妖,意思就是狐族中的至强者。

        而九尾狐,一般也被称为九尾天狐。

        因为,能修炼出九尾的又岂是等闲之辈?少说也有千年道行。

        “哈哈,算你机灵……”

        小青也伸出手捏了捏婴宁的脸。

        谁让这丫头长得如此粉嫩,脸很好捏呢。

        白素贞则笑呵呵道:“婴宁,她叫涂山雅雅,来自涂山……”

        “啊?涂……涂山?”

        婴宁大吃一惊。

        毕竟,她是狐族,对于涂山的传说自然比别人更关注。

        涂山氏乃是狐族的先祖,狐族的王者,只是一直流于传说,包括她的娘亲也只是听说过。

        “嗯,没错,涂山,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隔着无边无际的大海……”

        “妾身见过陌公子。”

        这时,红袖与辛九娘双双走到陌子鸣身前见了一礼,随之走向白素贞等人见礼。

        红袖与辛九娘一向交好,无话不谈,亲如姐妹,毕竟她俩都是狐族,容易找到相同的话题。

        同样,二女一见到涂山雅雅,神情也颇有些惊疑……

        “娘,雅雅姐是涂山九尾天狐……”

        婴宁迫不及待说了一句。

        一听此话,二女赶紧再次揖礼。

        “行了,以后大家都姐妹,不用如此客套。”

        涂山雅雅微笑着抬了抬手。

        一见涂山雅雅如此亲和,红袖与辛九娘更是惊喜不已……

        同时,二女也隐有所猜。

        毕竟涂山雅雅是与陌子鸣、白素贞、小青一起回来的。

        这说明了什么?

        想来,多半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