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何不借孟达项上人头一用?(求月票!)

        

        司马昭瞅了一眼面前空荡荡的城池,纳闷道:“父亲,我怎么就听不出来?”

        司马师比弟弟大一点,懂得略多一些,犹豫了下,提议道:“父亲,何不派一小队士兵,进城一探虚实?”

        司马懿摆了摆手,隔空与诸葛亮对上视线。两人目光交汇,只见后者充满自信的眼神里,凛然杀意犹如实质。

        司马懿意味深长的与诸葛亮对视了一会,撇嘴笑了笑,对左右两子道:“你们听,此琴声中杀机凛然,直透心神,诸葛定然是胸有成竹。”

        “再者,诸葛向来用兵谨慎,从不曾弄险。今城门大开,不见兵将,城中必有埋伏。我兵若进城,必中其计。”

        司马昭不解道:“量此小城,纵有伏兵又有几何?孩儿愿提一军杀进城去,一探虚实!”

        司马师点点头:“对呀父亲,我五万大军立于平地,何惧伏兵?”

        这话倒是不假,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想要在平地上把整建制的五万大军围住猎杀,没有十倍兵力,是万万做不到的。

        即使诸葛亮所统率的士兵精通军阵,战力优秀,最少也需要五倍以上兵力,才能做到这一点。

        诸葛亮有二十五万人马么?

        没有!

        也就是说,无论城中及四周有没有伏兵,五万魏军都没有处于绝境。

        “不可鲁莽!”

        司马懿止住两个儿子,沉声道:“你等须谨记,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且不管他有何诡计,我自巍然不动,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传我将令,后队改前队,兵退北山!”

        “父亲何故退兵?”司马昭一脑袋问号。

        就算城中有伏兵,咱们不进去不就行了吗。

        咱们就在这里等!

        为何要退兵呀?

        “父亲,探一探虚实再走吧!”司马师也有些不甘心的提议道。

        “……”司马懿看着两个稚嫩的儿子,一阵无语。

        替人打工,不必那么卖命,差不多就行了。

        真把对手们都弄死,自己也讨不到好处。

        譬如说,诸葛亮兵发陈仓,大败(弄死)曹真,诸葛亮得利了吗?没有!

        得利的人是他司马懿!

        这三国天下,其实是一盘棋呀。

        目前下棋者乃是三个皇帝,其余人都是棋子。

        只要把这个位置摆正了,一切就尽在掌控。

        况且,魏国拥有如此大的地盘和如此多的人口,时机未到的时候,只需稳健防守就可以了。

        他一直把兵仙韩信被吕后弄死时说的话奉为圭臬: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想到这里,司马懿严肃地看向两个儿子,目光意味深长。

        你们不懂,听爹的,快撤!

        就在父子三人眼神交错,互相暗示的时候……琴弦受力而断,铿锵激昂的旋律戛然而止。

        “啊……”

        “这……”

        二子本就被司马懿看的心下发毛,猝然闻变,顿时惊呼连连,左右顾盼。

        是蜀军伏兵要来了么?

        司马懿又深深地看了一眼城楼上诸葛亮的身影,这才急急喝道:“撤!快撤!”

        说罢,调转方向,当先纵马而去。

        司马师与司马昭见父亲都跑了,连忙跟着吆喝了一句:“撤,撤,快撤!”

        而后紧随司马懿而去。

        霎时间,城外烟尘弥天,魏军乱作一团,争先恐后逃往远处。

        城楼上,诸葛亮黯然垂首静坐,沉浸在琴弦突然断掉的巨大失望之中,心里七上八下,浑然不觉城下变故。

        琴弦断掉的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将会被司马懿所擒。

        一时间乱了心神。

        马谡松开斗转星移令,从怀里抽出汗沁沁的手,迈步近前,喜道:“丞相,丞相!司马懿大军退了。”

        其实马谡想说的是:丞相,丞相,你可太牛皮了!这心理素质真硬!若是换我坐在这里,保准吓尿一裤子。

        诸葛亮回过神,看了一眼远处弥漫的尘灰,见魏军已经去的远了,这才长长松了口气,捡起断掉的琴弦,长叹道:

        “险…险计呐,此计…势急而用之!不复重施也。”

        马谡动了动嘴唇,有心提醒一下诸葛亮:‘丞相别慌,就算司马懿真冲进来了,我还可以背着你跑路。’

        话到嘴边,转了几转,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他想起了员工守则第七条:不要在老板装逼的时候拆台。

        因为你拆了老板的台,老板会拆了你!

        诸葛亮环顾众人,语速极快地连下数道命令,急调各路兵马回转,拱卫西县。

        等到司马懿“得知”西县只是一座空城时,时间已经过去三天。蜀军所有兵马都已撤到西县城外,扎下营寨。

        大帐内,父子三人面面相觑。

        司马昭一阵懊恼,抱怨道:“父亲,失此生擒诸葛亮之良机,太可惜了!”

        司马懿微微颌首,脸上神态显得云谈风轻:“此皆我之过,我当上表于陛下面前请罪。”

        司马昭一愣:“父亲有何罪?”

        “贻误战机之罪!”司马懿言简意赅解释了一句,摊开笔墨纸砚,自顾自写起了表书。

        司马师全程目睹了弟弟与父亲的对话,未发一言,若有所思。

        他似乎悟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但好像又不太清晰。

        ……

        ‘空城好琴音’大会过后,蜀、魏两军以西县为界,僵持了下来。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

        时值深秋,寒气逼人。

        期间,诸葛亮数次派兵遣将去夺建威,试图将陇南防线前提,均无功而返。

        张郃谨遵司马懿军令,严守城池,并不与蜀军在城外交战。

        退守北山的司马懿亦如是。

        眼看蜀军粮草不日将尽,陇右局势仍旧焦灼难分,诸葛亮每日愁绪满面,一筹莫展。

        大冷天的,手中鹅毛扇几乎舞出了残影。

        他咳嗽着,一边快速扇动扇子,一边蹙眉苦思。

        如此僵持下去,局势对蜀汉极为不利。

        只有拿下建威,才能将蜀汉已经得到的陇南二郡挡在大后方。

        可司马懿与张郃总兵力加起来超过了七万,却只守不攻,缩的一手好乌龟。

        让人无法下嘴。

        不过倒也不全是坏消息。

        昨日,西羌人又送来五千石粮。

        但这点粮食……对三万大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马谡裹着一个厚厚的大氅,双手操在袖中,心里焦急万分,脸上却自信满满。

        还款时间只剩最后一天了。

        但他却不能使用模拟器。

        不能使用模拟器,就没办法搞到稳健点,搞不到稳健点,就会被停机。

        所以他现在很急,脸上却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等诸葛亮来问。

        然后以此为筹码,恢复兵权,开启模拟进程。

        因为他有办法退敌。

        其实战争打到眼前这个阶段,蜀、魏两国都只是在硬撑罢了。

        很显然,司马懿不想和诸葛亮打,诸葛亮也没有足够的粮草,做出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按照现在各自所控制的边界罢手休战,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局面。

        理虽如此,但先退兵的一方,主帅就会稍微丢一些面子,还有气势。

        所以现在两人都硬撑着不退。

        见马谡似胸有成竹,诸葛亮心甚疑惑,抬手将其唤入帐中,问道:“幼常休要藏私,可有退敌妙策?”

        “有的。”马谡点点头:“丞相,我想统兵。”

        “你先说说是何妙计。”诸葛亮瞥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马谡果断摇头:“不行,丞相您先给我兵权。”

        闻言,诸葛亮一阵无语,摸出一个能够调动三千兵马的令牌,捏在手中,沉声道:“说罢。”

        马谡伸手抓住令牌,拽了拽,发现诸葛亮捏的很紧,只好说道:“新城孟达。”

        “孟达?”诸葛亮喃喃说着,松开了手。

        马谡连忙收起令牌:“对的,丞相何不借孟达项上人头一用……哦不,丞相何不修书一封,送给孟达……以此来退司马懿!”

        “那孟达可是一心反魏……一心向汉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