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书院异变

        

        当王弘话音落下的时候,整个朝堂,就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给捏住了所有人的喉咙一般,让所有人都几乎同时张大嘴巴。

        可满朝文武却半点声音也发不出来。

        他们双眼瞪大,眼中的瞳孔在此时都猛地一缩。

        所有人脸色都猛然间一变,而大秦武将章邯,以及其他文官集团的人都在此刻,面色彻底变了。

        若不是他们处于朝堂之上,有秦始皇在上方看着,或许他们现在早就要冲过去去,抢下这个榜,去抓住王弘问清楚。

        王弘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他们都做过一件事,什么叫做他们都拜巴蜀郡郡守为师了?

        哪个巴蜀郡郡守?

        秦汉吗?

        他们的心,再地无法平静了。

        而秦始皇的心,也同样掀起了万丈波澜。

        在听到王弘的话后,他的心中有些喜悦,放在扶手上的双手都是下意识一握。

        汉儿,父皇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只是因为所有臣子们都无比震惊与震动,所以才没有人发现自己的异常。

        “巴蜀郡郡守的门生,就是汉儿的门生。”

        秦始皇心中止不住的想道。

        江州的情况,他是清楚的。

        那地方,十年能有一个才子出世是非常不错的了。

        不过汉儿需要培养自己的党羽,让他任性一次,挺好的。

        而这时,章邯终于忍不住了,只听他开口说道。

        “王大人,你确定这些人,都是巴蜀郡郡守的学生?而且只是因为他们拜了秦汉为师,就高中了?”

        听到章邯的话,所有人都猛的抬起头。全都目光灼灼的看着王弘。

        他们都迫切的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弘闻言,面色认真的说道。

        “章大人,你在质疑本官的调查结果?”

        “这……王大人误会了,本官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本官只是好奇而已。”

        章邯被王弘一呛,不由得脸色有些难看。

        对方的兄长是老丞相,而且行事颇为公正,所以王弘在朝堂中的名声很好。

        王弘朗声说道:“本官既然敢如此说,自然是极其确定的。”

        “不说那榜首柳林,就说第二的赵楠,他是五年前才江州当官。但是当了没几天,就立刻被地方长官撤职了。”

        “西门雪也一样,从未当过官,也没什么名气!”

        “考上第一的柳林更是,从来没有担任过地方官员,之前就是一籍籍无名之辈。”

        “但就是这些人……”

        王弘的尖锐目光扫过文物百官,并高声说道。

        “就是这些人因为拜了巴蜀郡郡守为师,在巴蜀郡郡守创办的江州文院中就读。他们不仅考上了,而且还名列前茅,包揽前九。这其中的关键,大家难道就看不出来吗?”

        他声音忽然提高朗声道。

        “拜巴蜀郡郡守秦汉大人为师,是第一点!在江州文院就读,是第二点!虽然不知道秦汉大人是如何教导的,但这次,必然是秦汉大人的功劳!”

        王弘说完了,百官心中波澜却是更太了!

        “难道真的是因为巴蜀郡郡守秦汉?”

        “江州文院是什么?”

        “我怎么从未听过啊!”

        “是秦汉大人新开的官学吗??

        “秦汉大人当真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啊!只是几个月而已,竟然就能让这些籍籍无名的考生,直接登榜!”

        “是啊,就是不知道江州学院还收不收学生了……我那不争气的儿子也是闷头读书,若是能有机会在江州稳院就读的话,或许也能考中也未必啊!”

        “这么说我也有这个想法!我家那个小子,哎……”

        “若是秦汉大人能让我家小子高中,让我做什么都好啊!”

        百官们全都窃窃私语。

        虽然他们的声音很小,但也传到了章邯和文官集团等人的耳中。

        只见章邯的脸色彻底变了。

        文官集团等人的脸色也很难看。

        但王离却是眼底深处闪过一抹精光。

        他现在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父亲是正确的。

        父亲让自己全力辅佐汉公子。

        之前他并不知道原因。

        而且也感觉压力太过巨大了。

        毕竟整个朝堂上,没有人敢明面上支持这个不出名的家伙。

        但父亲之命,他不能不从!

        尽管他知道汉公子的真实身份,但是他没想过去在朝堂上支持对方。

        因为他知道,将来的大秦帝国就是汉公子的!

        可现在,他才发现自己父亲做的到底有多么正确。

        因为对方的一封信,自己仅仅三十二岁,就官拜大司徒之位,成为真正的实权大臣!

        现在,汉公子的十八个门生,更是包揽了公务员考试的前九,这就是霸榜!

        而且听着这些大臣的话,许多发臣似乎都有意动,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去江州文院就读呢。

        若是这些事真的能够成功……

        那么江州文院或许就会成为汉公子与这些大臣的纽带啊!

        以后,汉公子的势力,便会真正建立起来了。

        一想到这里,他心中便越发的激动了。

        好在自己认识的早……

        汉公子还没出名的时候,自己就已经抱上大腿了!

        只是他必须要保持冷静与平静,绝对不能被任何人发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而章邯等人也一样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心中也一样紧张了起来。

        不过在下一刻,章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中精光忽然一亮说道。

        “现在前九名已经知道了。下官听说上郡读书人们和雍州的才子们也来了不少,不知道他们考的如何?有几人在榜?”

        书院官员听到章邯的话,抬起头看向秦始皇。

        见秦始皇点头后,他才说道。

        “因为这是第一轮的筛选,所以这次共有七十二人在榜。根据统计,上郡读书人共有二十人在榜,而雍州才子则有十八人在榜。”

        听起来二十人和十八人不算多,但总共才有七十二个名额啊。

        所以,这两地的上榜人数,已然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其实已经非常恐怖了。

        章邯听到书院官员的话,终是松了口气。

        好在除了顶尖的那几个位置外,大公子和魏咎的人,还是占据了半壁江山的。

        这样的话……

        他就不用太担心秦汉的势力会因此扩大太多了。

        文官集团等人闻言,也都是放下了心来。

        虽然榜首位置出现了一些意外,但终究还是在可以控制中的。

        而其他官员们,则也暗暗感叹。

        大公子扶苏背靠儒家,实力强大,而魏咎所在的地方实在是太富庶了。才子也多,这是天然优势啊!

        秦汉就算再有能力,十八个人也是极限了。

        这么看来,其实这一次,秦汉也不算大胜,只能说是没有落入下风而已。

        王离眉头也是微不可查的一蹙,很明显,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报一一”

        就在这时,在大殿外,忽然响起一道声音。

        “微臣书院山长,求见陛下。”

        “书院山长?”

        秦始皇闻言,不由得有些疑惑。

        “书院今日不是放榜吗?山长不在那里维持秩序,他来干什么?”

        他心中疑惑,但还是开口说道。

        “进来吧!”

        很快,就见书院山长,也就是院长一脸古怪神色的走了进来。

        他走到百官面前,然后向秦始皇一拜,说道。

        “陛下,书院外发生了异变之事,微臣担心发生意外……遂向陛下前来真报。”

        “异变之事?何事?”

        秦始皇问道。

        书院可是重地,莫非有人敢在那里闹事不成?

        当真如此,那就是找死!

        百官们也都看向他,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现在不是在放榜吗?

        会发生什么事呢?

        然后就见书院山长说道。

        “启禀陛下,在贡院外……有儒家读书人和雍州才子……共两百多人,此时正跪在书院外。”

        “跪在那里?为什么?”

        章邯双眼一亮,仿佛抓到了一个机会一般忽然问道。

        “是不是他们对这次的结果表示不满,认为不公正?”

        文官集团等人也是目光灼灼的看着书院山长。

        他们心中都忍不住叫一声漂亮了!

        若是考生对这次结果不满意的话,那是不是可以想办法重新评阅一次,或者重考一次呢?

        这样的话,或许结果又会不一样……

        只是书院山长听到他们的话,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他们不是对结果表示不满,而是而是跪在那里,想要拜巴蜀郡郡守的十八个学生为师啊!”

        “啊?!”

        章邯等人彻底懵逼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