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寻找土地庙
书名: 少年神相师 作者: AU奥古斯都 分类: 科幻

        杨大师这张脸让我很不适应。

        因为他和爷爷长得一模一样。

        我把桃木剑抵在他的心口上,忽然真的有一种在逼着爷爷死的感觉。

        我心里有些发酸。

        这个人,毕竟和爷爷同出一源,或许我应该……

        我刚刚想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凛:不对,我怎么会冒出来这样的念头?

        我咬了咬舌尖,刺痛让我瞬间清醒了。

        我发现杨大师正在用诡异的眼神看着我,很显然,他在迷惑我的心智。

        杨大师看见我清醒过来了,微微有些失望。

        而我则用桃木剑划破了他胸前的皮肉:“麻烦你老实交代,否则的话,我就要不客气了。”

        杨大师看了看我的桃木剑:“你敢杀我?杀了我,你就没有办法去罪山了。”

        我笑了:“谁说桃木剑只能用来杀人呢?桃木可以分魂,你知不知道?”

        杨大师愣了一下,然后打了个寒战。

        他似乎知道我想干什么了。

        桃木,确实可以分魂。

        把桃木制成很细的细针,可以把魂魄分成一缕一缕的很多份。

        不过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而且手要稳,稍有不慎,就会伤到魂魄。

        用桃木针尚且要稳,用桃木剑的话,那魂魄必定会受到重创。

        所以,杨大师有点害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他尽量镇定的说:“你想干什么?”

        我哦了一声:“不想干什么,我只是想看看,如果你的魂魄只剩下一缕,你还有没有这么强大的意志力。你会不会直接招供了。”

        杨大师沉默良久,然后叹了口气:“算了,既然我已经被你抓了,多半是逃不掉了。你想要知道金匮相经的内容,我告诉你就是了。”

        我满意的点了点头。

        杨大师说:“那……我就开始背诵了。”

        杨大师背了几句我就打断他了:“你背的这是金匮相经吗?怎么和我学过的不一样?”

        杨大师说:“金匮相经只是残本,有很多内容是我们的修炼心得,自己添加上去的,当然谁的和谁的也不一样了。”

        我听到这里,心中一震,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

        金匮相经的上半卷,里面只有少量的修炼方法,更多的是妖魔鬼怪间的奇闻轶事。

        以前我还觉得挺奇怪,这金匮相经怎么像是一本捉鬼的百科全书?

        现在我忽然明白了。那些少量的修炼方法,是不是才是金匮相经的真面目。

        剩下的那些奇闻轶事,是不是后人增添上去的?

        而这个后人是谁……我心中也有了一个人选:是爷爷。

        爷爷曾经转世多次,所以只有他有机会见识这么多的邪祟。

        他把见到的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记载到了金匮相经中。

        也就是说,我看到的金匮相经,其实大半是爷爷的心血。

        当我的胡思乱想结束的时候,我发现杨大师已经停下来了。

        我幽幽的说:“别停,继续背。”

        杨大师干咳了一声,对我说:“那什么……我已经背完了。”

        我皱了皱眉头:“这么短吗?”

        杨大师嗯了一声。

        我说:“你重新背一遍,我再听听。”

        杨大师:“……”

        看得出来,他很不爽,但是现在他被我制住了,只能乖乖听话。

        于是,杨大师又背诵了一遍。

        在他背诵的时候,我用手机给他录了音,然后用软件转化成了文字。

        我粗略的看了一遍,觉得杨大师对金匮相经的理解,和我爷爷不同。

        这倒是一个新的角度。

        当然了,他们两个补全的金匮相经,也有类似的地方。比如,都用那一点修炼法门作为主干,然后添加了自己的经历形成的心得。

        我看了看修炼法门,感觉杨大师确实把所有的都背完了。只是这里面的东西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那就不好说了。

        杨大师幽幽的说:“我已经背完了,你如果言而有信的话,是不是应该放我走了?”

        我微微一笑:“别着急,你再背一遍。”

        杨大师:“……”

        我晃了晃手中的桃木剑,他只好叹了口气,又开始背诵。

        几分钟后,我开始对比两篇文字,然后幽幽的说:“杨大师,你这些对不上号啊。”

        杨大师面色发白,有些心虚的说:“对不上号吗?是你听错了吧?”

        我对杨大师说:“一个人撒谎的时候,很容易前言不搭后语,一个谎言,说的遍数多了,总是会有漏洞的,你再背一遍吧。”

        杨大师又背了一遍,这次和前两次依然有很大的出入。

        我开始挑选其中的段落,让杨大师接着背。

        或者拎出来某一句话,问他前一句是什么意思。

        这是问供的手段,我从电影里面学到的。

        很快,杨大师就招架不住了,乖乖的说了实话。

        我满意的看着他说出来的内容,微微点了点头。

        杨大师对我说:“现在可以了吗?”

        我嗯了一声:“可以了。”

        随后,我坐在旁边研究杨大师的金匮相经。

        爷爷的金匮相经,里面大多是奇闻轶事。而杨大师的金匮相经,里面大多是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

        就像之前布置阵法的种种新奇的手段。

        我看了一会,觉得像是进入了一个新天地,我的思路得到了拓展。

        慧灵好奇的问我:“你这新的金匮相经,能不能让我看看?”

        我摇了摇头:“不行。这东西修行之后的危害,你恐怕是知道的。为什么还要看?”

        慧灵说:“别人学完了有危害,那是他们太笨。我或许能取利避害。”

        我呵呵笑了一声:“你还是别这么自信的好。”

        我看着两本金匮相经,忽然心中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我将这两本书整理一遍,合二为一呢?

        进而我又想到,如果我找到所有和爷爷同源的魂魄,从他们手中得到所有版本的金匮相经,或许能七七八八的将原本的金匮相经还原出来。

        到那时候,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当然了,这也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想要收集到所有的金匮相经,太难了。

        慧灵走到杨大师跟前,用手拍了拍他的脸:“你再把刚才背过的金匮相经,背给我听听看呗。”

        杨大师有些虚弱地说:“刚才你不是已经听过了吗?”

        慧灵说:“我还没有背过,你再说一遍。”

        杨大师叹了口气,开始小声嘀咕。

        我对慧灵说:“你可想清楚了,金匮相经的危害你不是不知道。”

        慧灵说?:“我是在问杨大师的金匮相经,不是在问你的,现在你就别吃独食了。”

        我:“……”

        我这是吃独食吗?好心当成驴肝肺啊这是。

        我也懒得去理会慧灵了。

        保住爷爷的金匮相经,是我的底线。慧灵喜欢问杨大师的,那就去问吧,修炼出问题来,那属于自作自受,反正我已经提醒过她了。

        我没有离开武王祠的地下室,我坐在角落中,正在研究金匮相经的问题。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之间,午夜已经到了。

        我对慧灵说:“咱们是不是应该出发了?”

        慧灵缓缓的点了点头:“是啊,咱们应该去罪山了。”

        我对慧灵说:“金匮相经,你学会了吗?”

        慧灵笑了笑:“学会,倒也不至于,不过我已经记下来了,回头好好研究吧。”

        我嗯了一声,对慧灵说:“希望过阵子不用去雾狱山探监找你。”

        慧灵:“……你盼我点好吧。”

        我们两个故意说笑了一阵,让屋子里的气氛缓和了很多。

        然后我对慧灵说:“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出发了。”

        慧灵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我和慧灵,带着杨大师和穆家二爷。

        我们四个走出了武王祠,走在安城的大街上。

        安城虽然不繁华,但是好歹也是一个城市,想要在市区寻找土地庙,那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好在慧灵伸手拦住了一辆出租车。

        上车之后,慧灵对司机说:“把我们带到最近的村子里。”

        我在旁边说:“村子越老越好,越穷越好。最好喜欢搞点封建迷信的那种。”

        司机通过后视镜纳闷的看着我们:“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和慧灵等人笑而不语。

        时间不长,司机把我们带到了安城周边的一个村子。付过钱之后,他就开车走了。

        我看了一眼,这村子村口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西厢村。

        只是这石碑……有点面熟,还有点怪怪的感觉。

        慧灵眼尖,忽然惊奇的说:“这不是坟头上的墓碑吗?”

        我走过去用手机照了照。

        这确实是墓碑,只不过村民把上面的刻字磨平了,然后重新刻上了自己的村名。

        慧琳看着我,幽幽的说:“这个村子迷信吗?看起来不像啊。”

        我说:“先进去看看吧,也许他们只是单纯的无知。”

        我们几个走进去,忽然觉得这村子里面有浓浓的怨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