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250节

        倭仁早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彻查,哪怕虚报一百个战功,也是不行!

        谁都休想瞒过他这双眼睛,伯彦不行,苏曳也不行。

        苏曳,我很欣赏你的文章,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啊。

        ……

        显然,对于皇帝,乃至整个朝廷的暴击,依旧没有结束。

        接下来!

        又来了一份六百里加急。

        这是一个更大的噩耗。

        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战死!

        江南大营告急,岌岌可危。

        听到这个战报,皇帝已经眼前发黑。

        吉尔杭阿,分量很重的。

        他这个江苏巡抚可是有大功的,就是他剿灭了小刀会的起义。

        诚然,他攻打镇江失败了,但是他积极进取,主动请战,还是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众多封疆大吏中,吉尔杭阿不仅是少有的善战,而且关键是自己人啊。

        而战报中,更加刺眼的就是另外几个字:江南大营告急。

        江北大营已经破了,扬州这个大主城丢了。

        现在六合和新城这两个小城也丢了。

        本来就是巨大的坏消息。

        现在……江南大营也岌岌可危?而且这份战报,仿佛更加佐证了托明阿对伯彦的指控。

        这可如何是好啊?

        但是,这种暴击显然没有结束。

        仅仅只过了一天,又一份六百里加急进京!

        而这一份战报,就更加惊人了。

        甚至是震恐了。

        发逆攻破江南大营。

        江南大营大军大败,溃逃!

        整个朝堂,都被震动了。

        这……这几乎是最大的败报!

        江南大营破了!!

        从此之后,对发逆伪都天京,再也无力遏止了。

        朝廷在南方战场,最大的一支武装,最大的一个防御阵地彻底没了。

        这……才是天大的噩耗。

        皇帝听到这个战报之后,整个人再一次陷入了自闭。

        他再一次,一声不发地站起来,直接离开了朝堂。

        甚至连怒吼的精力都没有了。

        他再一次默默来到祖宗的灵位面前,痛苦无言。

        整个朝堂,彻底安静。

        整个京城,议论纷纷。

        江北大营破了,江南大营也破了。

        是不是根本挡不住发逆了?

        南方半壁江山,是不是要完了?

        对于皇帝,对于朝廷来说。

        灰暗的时刻,正式笼罩下来。

        对于苏曳的新军,几乎完全遗忘了。

        江南大营军队更多,战斗力更猛,结果都大败了,都被破了。

        那江北战局,更加没有指望了。

        苏曳那一千多新军,能掀起什么风浪?只怕不知道是什么下场了,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事实上,托明阿和苏曳也不知道,江南大营的战报会如此之配合。

        在这种灰暗时刻。

        苏曳夺取扬州的胜利,会显得何等之珍贵?

        何等之耀眼?

        而此时,苏曳扬州大捷的战报,已经到了通州了。

        第113章:扬州大捷!朝堂震动!

        次日的朝会,在一片灰暗的气息中进行。

        议题只有一个,江北大营应该怎么办?江南大营应该怎么办?

        两个大营都被破了,伤亡多少还未知,局面崩坏到什么地步,也是未知。

        如果最差的局面发生,那整个苏北都没有任何军队能够抵挡发逆的兵锋,苏南、乃至浙江,也都挡不住发逆。

        届时,会是何等情形。

        自从去年,武昌陷落之后,发逆伪王石达开越战越猛,江西一日三惊,那边九江湘军还没有拿下来,这边江西境内的其他府县已经不断沦陷。

        而因为张玉钊之死,湘军得不到一个说法,使得几个湘军大佬激愤,作战也非常消极,使得整个南方战局更加糜烂。

        按照这个局面发展下去,江苏、江西、湖北、乃至浙江都危了。

        两淮盐税没了,江南财税也没了。

        整个朝廷财政收入会减少多少?三成?四成?

        现在每一年都已经捉襟见肘了,如果在三四成财税,结果会如何?

        完全不敢想象。

        最关键的是,之前面对湘军,朝廷还是有几分底气的,毕竟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还有大几万兵马在那里。

        现在,两个大营都破了,整个南方战局就完全仰仗湘军了。

        那皇帝就更加被动了。

        “说说看,议一议吧,现在南方的战局怎么办?”皇帝道。

        全场静寂无声。

        还能怎么办?朝廷手中没有军队了啊,总不能把僧格林沁的军队调派南下吧?

        这是大清最强武装力量了,是要拱卫京师的,万万不能南下的。

        但难道就任由南方战局继续糜烂下去吗?

        军机领班文庆道:“皇上,湖南巡抚骆秉章忠诚于朝廷,才干上等,不如让他在湖南继续招募军队,协防江南。”

        皇帝不由得皱眉。

        骆秉章,那不又是湘军了吗?

        湘军现在手头已经有好几万大军了,而且都装备了洋枪洋炮,兵强马壮,已经是尾大不掉了,还要让他们招募兵马?

        文庆道:“骆秉章麾下幕僚左宗棠,有经天纬地之才。听说前段时间,他和曾国藩之间,也闹出了些许的不愉快。”

        也没有不愉快啦。

        左宗棠心高气傲,动不动把自己当成今世的诸葛亮,谁也不放在眼里,包括曾国藩。

        不过两人关系,此时还算是蜜月期,互相帮助,算是朋友。

        只不过这段时间,曾国藩大军在手,气势有些跋扈,得罪人不少,很多人看不惯他。

        左宗棠觉得不对,于是就写信奉劝曾国藩,收敛一下气息。

        曾国藩不快,就没有回信,惹得左宗棠很生气。好你个曾涤生,你带着几万大军在外面威风八面,买枪买炮,造船募兵,这些事情都是谁帮你做的?

        都是我左宗棠做的,在湖南这个大后方,为你呕心沥血,现在架子摆到我这里来了?

        于是,他心中呕气,在其他人面前怼了曾国藩几句,结果被外面人传成了不合。

        其实,曾国藩是不会在左宗棠面前摆架子的,只不过现在的他,跟谁都梗脖子。

        历史上就是这样,而在这个世界,张玉钊死了之后,使得他性情更加激烈了。

        军机领班文庆的意思非常明白,湘军也是可以分化的。

        左宗棠此人心高气傲,不甘为人后,所以让他练兵,虽然都是湖南派系出身,但未必会跟曾国藩一条心。

        关于左宗棠的名声,皇帝也早有耳闻了。

        此人一开始做张亮基的幕僚,已经声名在外了。

        之后做了骆秉章的幕僚之后,更是天下闻名。因为谁都知道,表面上骆秉章是湖南巡抚,但其实所有的政策,所有的事情都是左宗棠在做。

        湘军好几万大军,大部分军饷粮草都是由湖南一省供给,可见左宗棠何等才具?

        正是有了湖南这个稳固的大后方,使得湘军每一次就算受到重创,也能很快恢复。

        皇帝开始权衡文庆的法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