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命不久矣

        

        刘禅?

        关毅没想到,眼前这个小胖子竟然就是刘禅。

        “这个时候,刘皇叔不应该叫你去学习吗?你怎么在花园里玩耍?”

        关毅问了句。

        刘备对这个亲儿子,那可是非常严格的。

        只可惜,刘禅自己不争气啊。

        刘禅脸色微变,赶紧拉着关毅躲起来,低声道:“嘘,小声一点,我是偷跑出来的,父王并不知道。”

        “要是父王知道我没有好好学习,又偷跑出来玩,肯定又要打我手板了。”

        关毅心里叹了口气,难怪刘禅后来会是个庸主,而且还把权力都放给诸葛亮,说到底就是一个懒字。

        “少主,刘皇叔百年之后,你可是要继承刘皇叔的衣钵。”

        关毅说道:“你怎能贪玩呢?将来还怎么掌管江山?”

        “学习太没意思了,每次听老师上课,就像是念咒一样,闷得很。”

        “还好平时有黄皓陪我玩,只是他今日不在府中,我一个人就更无聊了。”

        刘禅撇了撇嘴:“至于父王的江山,这不是还有孔明先生他们吗?有他们在,完全不用担心。”

        关毅一顿无语,就刘禅这个想法,还好遇到的是忠诚。

        要是换了别的臣子,早就把他从皇位上给拽下来了。

        不过黄皓这个名字,倒是引起了关毅的关注。

        他记得,这个黄皓就是刘禅时期专权祸国的太监,没想到这么快就和刘禅走近了。

        也难怪,蜀汉后期,刘禅宁愿相信黄皓这个小人,也不愿意相信姜维。

        黄皓善于拍刘禅的马屁,处心积虑地往上爬。

        诸葛亮还在的时候,黄皓一直没有冒头的机会。

        诸葛亮去世后,黄皓才是站上了舞台,但朝中还有董云压着他,他也不敢乱来。

        可董允一死,就没有人再能压制黄皓,姜维远在汉中,也无法控制黄皓。

        久而久之,黄皓开始把持朝政,专权祸国,要不是姜维手里有兵权,恐怕也要遭遇黄皓的毒手。

        可见刘禅给了他多大的权力。

        “好了好了,别说这些了。”

        刘禅拉着关毅的手:“我父王这么欣赏你,想必你肯定信得过,快来跟我去玩。”

        关毅松开刘禅的手:“少主,恐怕我不能陪你玩了,待会我要去找孔明先生,还要去见孝直先生,没时间陪少主。”

        “你这么忙啊。”

        刘禅一脸失落,却又不能强留关毅:“那就只有等下次了。”

        “少主,你还是要好好学习,毕竟你是未来的君主啊。”

        关毅也不奢望能够改变刘禅,但一想到大汉唯一的根基在毁在刘禅的手里,关毅觉得实在可惜。

        走出花园,关毅刚要去找荀云和邓艾,就看到荀云从府里走了出来。

        “邓艾呢?”

        关毅问道。

        “他还在和皇叔畅谈,我和皇叔说想去见孔明先生,皇叔就让我先出来了。”

        荀云已经等不及了:“公子,快带我去见孔明先生吧。”

        “走吧。”

        关毅和荀云走出刘府,诸葛亮住的府邸和刘府并不远。

        相比刘府的广阔,诸葛亮的府邸显得小了许多,这也符合诸葛亮的性格,不张扬。

        门口除了两个守卫,府邸里面也没有多少下人。

        “关公子,你怎么来了?”

        关毅和荀云刚走到府邸大门,背后就传来诸葛亮的声音。

        “孔明先生刚忙回来?”

        关毅问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我刚和张将军谈了一些军务,关公子来找我有何事吗?”

        “孔明先生,我身边这位就是荀云。”

        关毅向诸葛亮介绍:“他就是荀彧先生的儿子。”

        “在下荀云,拜见孔明先生。”

        荀云躬身抱拳,态度恭敬,心里隐隐带着兴奋。

        “荀公子一表人才,不愧是文若之后。”

        诸葛亮笑道:“我们别站在这里了,进府中慢慢聊吧。”

        三人走进府中,正好看到一名年轻男子走出来,看到诸葛亮,连忙停下脚步:“父亲,你回来了。”

        父亲?

        关毅一愣,在他的记忆中,这个时候诸葛亮还没有子嗣才对,怎么眼前这人会叫诸葛亮父亲?

        “乔儿,有事出门?”

        诸葛亮问道。

        “是啊父亲,有些急事要去处理。”

        “好,早去早回,不要累了自己。”

        诸葛亮的眼里多了几分落寞。

        关毅这才想起来,这是诸葛乔,是诸葛瑾过继给诸葛亮的。

        诸葛乔原本也是聪慧过人,只可惜,他的名声比起诸葛恪低了许多,因为他英年早逝,并没有留下耀眼的功绩。

        诸葛亮一直视诸葛乔为自己亲生儿子,对诸葛乔的管教都是最严格的。

        这也是诸葛家的一贯作风,为了能让家族长久不衰,魏汉吴三国,都有诸葛家的人。

        这就是一种投资。

        东汉末年,乱世争雄,很多豪门世家,都在各个派系军中担任要职。

        诸葛亮看着诸葛乔的背影,感到很惋惜,如若不是身体虚弱,诸葛乔必然大有所为。

        诸葛亮夜观天象,诸葛乔的繁星黯淡,恐命不久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