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不容乐观!

        

        武相突然说道,“还请陛下,赐予穆王兵马调动之权。”

        女帝沉吟了一下,点头道,“那就调拨一万禁军,一千御谍卫,护送皇兄前去赈灾。此外,再赐予你调动各府驻军之权力,无须过问巡抚。”

        穆王闻言,连忙拱手道,“微臣必当鞠躬尽瘁!”

        一旁的武相听了,暗暗点头。

        如此一来,穆王所拥有的权限,就极其大了。

        除了无法调动军镇兵马,各府驻军都能为他所用,若局面不是特别坏,有这样的权力,已经足够应付。

        旋即,他出声说道,“穆王,若是不出意料,盘连府的山匪,定会吸纳召烈流民,你需注意,莫让山匪趁势增大。”

        穆王郑重说道,“武相所言,本王明白,一定会小心行事!”

        说罢,他告退一声,就快步走出了御书房。

        赈灾之事,容不得拖延,他现在就得立即出发。

        御书房中,变得沉默起来。

        女帝面有忧色,文相惶惶不安,武相则沉吟不语。

        都在为临瞻的往后,而忧虑起来。

        ……

        召烈府百里之外,官道旁的野地中。

        众多精悍士卒,正戍守四周,稍作休息,中央有一辆马车,一名面色微黑,神情肃穆的青衣男子,正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望了望天色,虽是阴沉无比,但雨水已停,青衣男子,也就是穆王,沉声说道,“待会弃车换马,全速前进!”

        《大明第一臣》

        他本想尽快赶到召烈府,怎知几日来雨水连绵,道路泥泞,以至于行军缓慢,过了四日才来到此处。

        在属下的劝说下,他只能坐入马车中,以免淋雨伤了身子,影响之后的赈灾事宜。

        如今雨势已停,自然得换马,全速前进。

        一旁的幕僚听了,只能点头应和。

        就在这时,穆王突然听到一阵哀嚎声,他连忙望去,就见到官道上,有众多衣衫褴褛,脏污不堪的灾民,踉跄着朝这边行来。

        穆王顿时眉头大皱。

        此处距离召烈府尚有百里,就有如此多的灾民,可见局势……并不乐观!

        穆王的脸色,愈发沉重。

        他问过递送召烈文书的人,他们八百里加急,跑死了四匹马,但因为雨势连绵,所以花费了两日,才将文书送到瞻京。

        而现在,他前来召烈府,路上花费了四天……也就是说,此时距离决堤之日,已过去了六天!

        这六天,足以让十数万甚至是数十万百姓变得流离失所,化作流民……

        这些流民,极可能会被盘连山匪所吸纳,化作对抗朝廷的力量,拖垮临瞻的国力……

        想到这,穆王感觉心中沉甸甸的,像是压了一块巨大无匹的石头!

        他当即喝道,“莫要再休息了,立即出发!”

        刚驻扎没多久的众多军兵,只能护着穆王,再次启程,朝着召烈府疾驰而去。

        一路前行,穆王看到越来越多灾民,都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在官道上缓缓行着。

        许是几日没有吃东西,这些灾民浑身无力,如同丧尸一般,走起路来颤颤巍巍。

        穆王眉头皱的愈紧,不住的摇头。

        好在前来时,他已下拨赈灾银两,命令沿途府县妥善安置灾民,提供衣食与住所。

        这些灾民走到下一个府县,就能填饱肚子,摆脱困境。

        而他要做的,就是立即赶到召烈府,止住洪涝之势,避免流民外扩,化作山匪。

        全速疾驰了半日,穆王带着众多军兵,进到了召烈府的地界。

        寻人问了下,才得知府衙已被洪水所淹,众多官员与衙役,都避到了召烈府下辖的延乐县。

        这个县,是召烈府中最靠近璃江,但却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县城。

        穆王当即改向,朝着延乐县赶去。

        这一路,他看到了触目惊心的场面,众多饿殍,倒在官道上,被野狗所吞食,仅剩森白的骨架。

        他顿时惊呆了!

        按理来说,六天时间,不至于饿死这么多人!

        毕竟逃离时,这些灾民应该还有粮食,可以支撑上几天。

        可如今,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在疑惑,穆王便勒令士卒停下,寻了个面色枯黄的灾民,急声问道,“如今情况到底如何?”

        灾民瞥了穆王一眼,而后瞥向众多军士,神情麻木,没有任何反应,继续蹒跚前行。

        穆王见了,便对着幕僚喝道,“拿些许干粮来!”

        听到干粮二字,四周几个灾民,无神的眼瞳顿时亮了起来,不知道从哪儿涌出来的力量,冲到穆王身旁,嘶声喊道,“我要粮食!给我!给我!”

        当即有几名御谍卫迅速上前,将这些几近狂暴的灾民拦住,以免伤到穆王。

        拿着一袋干粮,穆王皱眉说道,“我问什么,你们答什么,这袋干粮,便归你们所有。”

        一路上,他遇到众多灾民,但都没有提供粮食,因为这些干粮,是军士们的粮食。

        他们需要这些食物提供能量,才能赶到盘连府,避免局势恶化。

        若是将时间花在路上救治灾民,或许耽误片刻,就会导致洪水继续蔓延,灾民暴涨。

        所以他们不敢耽搁,只能将救治灾民的任务,交给沿路的府县。

        几名灾民听了,连连点头,望着穆王手中的粮食,满脸渴望。

        “璃江下游,到底是什么时候决堤的?”穆王沉声问道。

        他隐隐觉得,时间有些对不上。

        若只决堤了六日,不可能出现如此多的饿殍。

        所以他打算问问灾民,这些人不会说谎。

        “好……好像是……十日前……”

        “不……是十三日前……”

        “就是十三日前……”

        “十三……”

        灾民们七嘴八舌的答道,仿佛担心回答慢了,就无法得到粮食。

        听到答案,穆王瞬间呆住!

        十三日前?

        不是六日前?

        也就是说,决堤七日之后,召烈知府才将消息上报?

        穆王心中,怒意滔天,眼瞳几乎冒火,禁不住握紧双拳!

        该死的!

        该死的召烈知府!

        心中怒喝,他已决定,到了延乐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斩了召烈知府,用他的人头,祭奠死去的百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