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书名: 红楼道爷 作者: 吃瓜子群众 分类: 穿越

        两人走过了尸体遍布的区域,脚下踩着鲜血,留下一片带血的脚印。

        两人都没有在乎,无论是李蔷还是太上皇,手中杀死的人都不少,三千死士的尸体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小场面。

        回到东宫,李蔷就立即让人带上了十名死士。

        他让专业的太监给十名死士做了检查,从其口中查出了毒囊,只要情况不对,就会咬破毒囊自杀。

        可惜下巴被卸掉,死士就算想要自杀也无能为力。

        太监将毒囊去除,李蔷让太监退下。

        李蔷心神微动间,联系上了‘风月宝鉴’,他消耗了十个灵魂绑定了死士的忠诚。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死士是有问必答,不但招出了背后的大商户,更是将培养死士的经历全部说出。

        凭借着这份口供,六大商户已是必亡。

        正好林如海那边送来了一份口供,有官员供认出了吴家收买其的事。

        虽只有这一份口供,但六大商户都涉及了刺王杀驾的大案,那盗取户部粮食的案子只要有一点线索,就完全可以扣在他们的头上。

        “对六大商户动手!”李蔷沉声发出了命令。

        他的命令可不只是对京城中发出的,他的命令通过特殊的方式,以最快速度传到了大乾各处。

        早在之前,他就命令大乾各处军队监视了六大商户的产业。

        这一次对六大商户出手,是京城内外一起行动。

        六大商户在京中的宅子被围,并没有等待什么,刚一合围就破开了大门。

        这一次带队的全是百分之百忠心悍将,无论京城内外,都带着秘旨,便宜行事。

        一旦出现上级官员阻止之事,直接凭借秘旨捉拿该官员。

        发出了命令后,李蔷可没有轻闲下来。

        首先就是京城中六大商户的各级管事,特别是重要管事,都被送到了宫外的大营之中。

        李蔷动用了‘风月宝鉴’,将六大商户的各级管事全部消耗灵魂绑定了忠城。

        随之他就将这些百分之百忠心管事给放了,让他们接管了原先他们的岗位。

        所以整个京城的六大商户产业,只是在当天受到了一点影响,随后就恢复到了正常。

        之后的几天,李蔷就更苦了,他利用贾弓的神品战马,趁着晚上时间在大乾各地奔波。

        每到一地,都会将本地属于六大商户的重要管事使用‘风月宝鉴’绑定忠诚。

        当京中还在收集六大商户谋逆证据时,六大商户的所有产业都已换了主人。

        由于管事全部忠心于李蔷,这使得六大商户的产业是整体被接收的,一切事务都与以前没有区别。

        唯一区别的,就是六大商户的所有产业属于皇家所有,由京中原本六大商户的大管事们协调运转,最终向李蔷负责。

        至于说李蔷的九千万两银票,已不需要考虑兑换之事了。

        因为大通钱庄也是他的,这个大乾最大的钱庄,不管除了六大商户以外是否还有什么暗股存在,这些暗股的所有者也不敢跳出来与李蔷对线。

        十天后,李蔷面色疲惫的坐在龙椅之上。

        哪怕他体质强悍,短时间在大乾奔波忙碌,也让他有些劳累了。

        不过他还是非常满足的,面前放着一叠账册,都是他新得的所有生意汇总账册。

        没办法,如果是详细账册的话,怕要堆满大半个正殿了。

        “六大商户竟然掌握了这么多的财富!”哪怕李蔷有了心理准备,但在看到汇总账册后还是有些骇然。

        六大商户几乎垄断了大乾大半的粮食、衣服等产业,六大商户还有自己的海船,在进行着海外走私。

        这些海船中,停留在大乾的海船全部被李蔷所接收。

        那些正在外面行商的海船也不用担心,负责这些的各级管事都是百分之百忠诚于李蔷的。

        加上当地军队的支持,那些在外的海船怎么也逃不过李蔷的手心。

        第310章 人选

        其实这次接手的最大财富,还是大通钱庄。

        大通钱庄通过借贷与投资的方式,将触角伸入到了大乾的各行各业。

        甚至很多官员的名字都在大通钱庄的借贷名单中,难怪六大商户能够调动这么多的官员为其出力。

        大通钱庄的现银并不多,在京中的现银也就是为了应付李蔷运过来的一千万两银现。

        其余地方的大通钱庄的存银量,受到了这次向京中运银的影响,达到了最低的程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通钱庄的价值低了,大通钱庄在账面上的财富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只不过这些财富投入到了借贷与投资之中,让这些银子变成了源源不断出产财富的金蛋。

        李蔷看着账册,不由的摇了摇头。

        别说其他人了,就算他这个对财富没有多少感觉的人,在看到账册的数字后,心神亦受到了影响。

        如果六大商户的产业被大乾衙门接管,以那些官员的贪婪,不说最后能够有多少财富到达宫中,就是这些产业在官员们的治理下,怕也无法维持多久。

        这么庞大的财富,放在任何朝代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来管理。

        因为面对庞大财富的诱惑,能够保持本心的人真心难找。

        也就是李蔷动用了‘风月宝鉴’,将所有管事都转化为百分之百忠诚,否则他也只能看着这些产业被一层层的盘剥。

        如今可不同,有着百分之百忠诚的管事,每一份财富都完整的送到了他的手中。

        “金冬,将这些账册收起吧!”李蔷对金冬吩咐道。

        金冬与其余三名太监过来,小心的将账册收到一旁的柜子中。

        “请田中堂过来一趟!”李蔷又吩咐道。

        没多久,田中堂就来到了东宫正殿,他看着李蔷的目光中,多了敬畏之色。

        如今的朝堂,李蔷的威严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景文帝,就算景文帝权力巅峰时期都远远不如李蔷现在。

        也只有太上皇鼎盛时期,才能够与李蔷一较高下。

        但太上皇那是用了多少年,李蔷还只是太子,没有真正成为皇帝。

        “赐座!”李蔷扶起了田大学士说道。

        田大学士坐在了李蔷的对面,他只是虚坐,这与面对太上皇时是一样的。

        “内阁大学士的人选可有了?”李蔷沉声问道。

        邓大学士致仕已有了不短的时间,但内阁这边一直没有上报人选。

        “已选定了合适的人!”田大学士恭敬的回道。

        事实上这内阁大学士的人选问题,可是在内阁甚至朝堂之中引发了很多的利益纷争。

        邓大学士致仕,代表着属于其这一派系的没落。

        特别是六大商户被抄,让很多官员受到了影响。

        就连田大学士都不敢轻易做出选择,万一选出之人与六大商户有了牵连,后果就连他这个推荐人都有麻烦。

        只要一日六大商户的案子没有了结,朝中的人心就不会稳定。

        就看户部粮仓被盗的案子,多少官员被抓,多少官员受到了牵连。

        要说在大乾朝堂中,完全与六大商户没有任何关系的官员,还真的很少。

        六大商户利用手中的财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大乾官员多多少少都在这张关系网中。

        但这其中有一個例外,在一位内阁学士提出此人名字后,没有一人再有反对意见。

        “哦,是哪位?”李蔷都有些好奇了,他问道。

        “林如海林大人!”田大学士回道。

        李蔷真是惊讶了,虽说林如海已是大理寺卿,但当初林如海升任大理寺卿可是高配的,就算提升品级,也不会一下子提升到正一品内阁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已是大乾最高的文官,两位内阁大学士就是文官的代表。

        说实话,林如海的资历不够,一下子升任内阁大学士还是很勉强的。

        但问题在于,那位内阁学士提了林如海的名字,其余人反对的话,就要考虑到林如海的女婿,也就是李蔷的想法了。

        李蔷通过演武,通过三千死士的鲜血,展露出了自身的无敌之势。

        再加上从宫中传出的消息,如今大乾军队完全听从李蔷的调令,甚至就连新出现的悍将都与李蔷有关联。

        携如此之大势,在有人提出林如海的名字后,自是没有官员会冒着得罪李蔷的危险而反对林如海升任内阁大学士。

        反正内阁大学士的提名一直没有个结果,交到林如海这个本身在京中势力较浅之人手中,也算是各方的一种妥协。

        “内阁可是定了?”李蔷确认道。

        “是的,这是内阁上的折子!”田大学士取出了一份折子呈上说道。

        李蔷接过了折子,看过了内容后拿出御笔书写了几字,又加盖了印章。

        “大理寺卿之位可有人选?”李蔷还是十分尊重田大学士的,在官员的任免上,内阁可比他更清楚哪些官员合适。

        “可在大理寺左右少卿两位中选一人!”田大学士并没有擅自做出决定,而是说出了两个官员由李蔷来选,这同样是一种尊重。

        “那就右少卿吧!”李蔷想到大理寺左少卿似乎与林如海不和,右少卿则是亲近林如海的,这就很好选择了。

        权力在手,他一言决定一位三品大员的任命。

        “可!”田大学士点头回道。

        “金冬拟旨,封林如海为内阁大学士,其大理寺卿由大理寺右少卿接任!”李蔷向一旁的金冬吩咐道。

        圣旨他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至于说修辞手法,就由金冬去发挥了。

        金冬跟着戴权也学了不少时间,加上对以前圣旨的研究,书写一道合格的圣旨很是轻松。

        李蔷从金冬手中接过了圣旨,查看了一番点了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