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狭路相逢

        自然会同支发簪,过太相似而已。

        其实关于段漫而麻木的岁月,柳书意还能记起的事已所剩多,如看到这支发簪,许多被尘封的记忆便如雪般纷至杳来。

        依稀记得个元宵之夜,她对明夜的刻意迎合与讨好初见成效,于他破天荒的带她去了庙会夜市。

        个晚上,他们也这样沿着街边慢慢的走,只次明夜在前,她在后。

        在街边的个小摊上,柳书意看到了支簪子,铜铸的树枝,珍珠拼就的梨,陈国特有的工艺,致而丽,简洁又典雅,她拿起来细细看,就像看到了故国的风光。

        明夜走在前面,发现她没有跟上,又回头来寻,见她目转睛的看着支发簪,声音带着耐:“喜欢便买。”

        她垂眼眸,将簪子放回去,轻声说:“用了。”

        明夜沉默的站在旁,突然拿起根发簪,抬手在她的发髻上:“叫买就买,爷缺这几个钱。”

        她抬起头,青年好看的眉眼正微微皱起,眼神专注的看着她的发间,然后视线滑,与她的眼神撞在起。

        气氛时有些凝滞,她知道青年的别扭,于赶紧露了个温婉的容:“谢谢侯爷赏赐。”

        青年自在的咳了声,撇头避开她的视线,只眉眼偷偷的舒缓来,唇角浅浅勾起。

        夜空之上,彩绚烂的烟轰然炸开,将邃的夜空照亮如同白昼,转瞬之间,又化作无数道流光,拖着的星火自穹划落。

        人们高声欢呼喝彩,柳书意和明夜站在街边,同时抬头仰望,时之间,灯火阑珊,星落如雨。

        然后,她听到旁边传来了个温柔甜的声音。

        “明夜,柳姐姐,好巧,们也来看庙会。”

        他们齐转过头去,衣着丽高贵的楚楹,她披着件红缎面的披风,雪白的银狐边将她掌大的小脸衬托的明艳动人,披风之,她双手交叠在腹间,肚子微微隆起。

        她的身旁站着两个贵气人的英俊男人,个眼波流转,个稳重沉,柳书意看到他们的瞬间就明白,大燕的皇帝陛与锦王爷。

        她立刻低头,装了柔顺听话的样子,楚楹的目光在她身上打了个转,看向她身边的青年,她听到她声音里带着意说:“我先前还担心明夜会和柳姐姐相好,如见,倒我多虑了。”

        明夜似有些紧张,很快的说道:“并没有……”

        楚楹轻轻打断了他:“看到明夜能幸福,我心里总算能放了,希望们玩的尽兴,楹就打扰了。”

        自始至终,锦王的眼神就没有离开过楚楹,皇帝目光沉沉的审视了柳书意片刻,然后对明夜说:“沈墨书的事,办的很好。”

        明夜收回落在楚楹身上的目光,垂手站立,毕恭毕敬的道了声敢。

        楚楹与大燕的两位最高统治者相伴着离开,明夜抬头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慢慢抿紧了嘴唇。

        片刻之后,柳书意听到他带着怒气的吼了声:“回府!”然后转身大踏步离开。

        时柳书意的身已大如前,跟上明夜的脚步,渐渐被他落在了身后。

        看着明夜远去的身影,她干脆放慢了脚步,缓缓走上庙会街座红漆描金的桥。

        明夜在前面已了桥,她在桥上扶着阑干往看,漆黑的河水被浮灯照亮成条的星河,明灭闪烁的河灯像无数无停靠的游魂,飘荡在奈何桥,黄泉水。

        她抬头看向明夜,青年此时也终于停了脚步,回望过来,他们隔着人群默默对视,周灯火璀璨,人来人往,唯有他们二人仿佛身于黑暗之。

        ……

        “在看什么?”

        个声音突然在柳书意耳边响起,回忆立刻像水样退去,她抬起头,看见少年模样的明夜正皱着眉头站在她的面前。

        他将帷帽的帘子掀起,漂亮的眼睛里带着疑惑,低头看她手里的发簪:“喜欢这个?”

        柳书意摇摇头,想将发簪放回去,停了,突然露个轻,拉明夜的手,将发簪他手里。

        “还给。”她的云开雾散,月霁风清。

        明夜莫名,看看手里的发簪又看看柳书意:“我要这个什么。”

        柳书意才没有回答的打算,她转身去找掌柜:“掌柜的,这支发簪我也要了。”

        掌柜喜颜开的收了钱,柳书意领着莲歌了铺子,嘴角带着淡淡意。

        明夜跟在后面脸纠结,看看右手的糖画木棍,又看看左手的发簪,最后将木棍儿丢掉,嘴里嘟囔着“我才要戴这娘们儿的东西”,边将簪子收了怀里。

        人走走逛逛,行至名叫张记布庄的衣料铺前,柳书意带头走了去。

        张记布庄算大,料子也算华贵,掌柜为人实在,东西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