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大洋是牧场也是姜烨仍旧保持腹诽出气的习惯,只是这次腹诽的对象实在太多了,不能一一点名,干脆以“全***混蛋”一次全骂完,好好的出这一口气。
如果你以前见过这个英俊潇洒的鲁北首批飞行员的英姿的话,现在见了他肯定认不出他来,也就理解他腹诽不止的原因。
白哲的脸晒得油黑,曾经剃成秃瓢的脑壳上有层油亮亮的板结在一起的短发,浑身上下就穿着一件大短裤。裸露的身体上同样油黑,一个,字,浑身都离不开“油”字,此时他是一面腹诽一面狠狠的磨着手里的别肉刀,同他一起围坐在姚明号的甲板上的还有一二百个和他差不多打扮也差不多油黑的小伙子,手头也重复类似的动作,所有人都是直接坐在甲板上,或是垫上自己的油布围裙。
“分割组做好准备,提升组就像,精选组,运输组待命。”和纳尔逊号上一样,姚明号上同样装有扩音喇叭广摇,只是与纳尔逊号上洁净的环境相比,姚明号就像一个大号的垃圾桶;如果把纳尔逊号上的水手船员比作贵族的话,这里的大多数船员都是乞丐,特别是从个人形象上比较。
捕鲸船队的各艘船只都有功能上的不同,捕鲸船负责捕鲸,鲸工船负责加工捕获物,运输船负责运输补给品和产物以及人员,但是在所有的水手船员工人眼里,各艘船只也分出高低不同的地位。
最上层的是队长的坐船即旗舰纳尔逊号,完全按照英国海军的练作息制度和生活供应标准方式,每个船员水手各个都像是伸士一般;最悠闲自在的是运输船”不仅没有任何事情,还能经常上岸靠泊;最下层最艰苦的就是鲸工船。
一万来吨的轮船,在装上炼制鲸油的设备,分割加工车间,脏制鲸肉的用具,以及装上轮船自身所需的煤炭淡水以及炼制鲸油同样需要的这些燃料淡水,还有脆制鲸肉的香料原盐之后,还要装上操纵这艘船的船员水手,使用那些设施的工人,还要留下足够的空间贮存暂时不能装上运输船的产品的仓库,留给人的居住生活空间非常有限,同样留给个人料理生活的空间也几乎没有,更严重的事情是分到个人头上的淡水除了满足饮用之外可能仅仅够刷牙的,洗澡根本是扯谈。
嚣,是在最下层最艰苦的鲸工船上,也分了“三六九等”最上层的当然是那些船长等高级职员,中间的则是轮机航海甲板作业的水手船员,最下层的却是这些工人;而即便是工人,也同样又分了层次,最上等的是分割组,其次是运输组精选组,最下层的却是冶炼精油胜渍鲸肉的加工组。
姜烨比较幸运,一来就分配到精选组,没有和绝大部分人一样都是从加工组开始的。一是源于他国防军飞行中队长和空军中尉军衔的身份;但最重要的却是由于飞行员的身体素质,一个开飞机的人一般不会晕船,而新手先要在加工组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是作为晕船的适应期,想想一个晕船的人把玩锋利的剔骨刀绝不是件好事。
而看了这些工人的工作状况之后,就不难理解每个人都是邋遢的如同乞丐了”
捕鲸船队都有电台联络,鲸工船不紧不慢的跟在捕鲸船的后面,船员都戏称“纳尔逊负责杀人,姚明负责埋人。”也的实如此。
就在荣志文射出致命的大装药捕鲸叉不久,纳尔逊号上的大副已经施放下小艇,驾驶小艇凑近已经死亡的蓝鲸尸体,此前荣志文继续发射了三支不带炸药的捕鲸叉,用以系牢这只鲸鱼,大副驾驶小艇则是在鲸鱼的尾鳍前端套上更粗更长的绳索。
这期间,姚明号鲸工船已经不紧不慢的赶到了,大副指挥驾驶艇,拖曳着粗绳,与纳尔逊号合力将鲸尸拖到鲸工船的船舰,这时姚明号上的水手会抛下一根细缆绳,大副接住将其和粗绳连接在一起,然后驾着小艇回到纳尔逊号上,同时纳尔逊号上的水手将系在船舷锁扣上的捕鲸索解开,彻底与鲸尸断开了连接,再无瓜葛。
姚明号上的文车飞速的旋转,最先将那段细缆绳饺接缠绕在文车的轴上,接着就是粗缆绳了,蒸汽机在轰鸣,标志着它做功开始加大马力,“轰隆隆”蒸汽机发出几声闷响,同时烟白冒出几股浓烟。
(文车是渣船等作业船上一种又类似卷扬机的机械,特点是水手将绳索的一端拿在手中,通过一种简易的结绳方妾,使得绳索在文车转动的轴上缠绕,起到卷扬做功的目的)
“哐当”船身猛的往后一沉,随之剧烈的晃动起来,鲸尸重达一百多吨,猛然脱离水面,一下子把这重量压在船舰,即便是一万多吨的鲸工船也不免晃动一下,过了这一匆,机器的轰鸣变得稳定,由于有尾滑道,鲸尸很是轻松地慢慢的被文车拖曳着绳索弄到船的后甲板上。
这些活是提升组的业务,其实提升组也是水手为主组成的,现在上场的却是工人了,分割组。
同样是一件邋遢的大裤衩,但是脚上却穿着钉鞋,走在不锈钢铺就的“分割台”上,叮。丁当当的直响,说是分割台,就是在后甲板尾滑道的上端用不锈钢板铺了三十多米长的一段。
几名工人从鲸尸的尾部小心蹒跚的爬到头部那里,偌大的鲸尸人站在上面就像站在一个小山上,但就是微不足道的几个人开始肢解这座山。他们的工具也都一样,非常简单就是一把鲸铲,只是磨得铮亮,锋利无比。
从鲸尸的背部开始纵向下刀,锋利的鲸铲迅速的割开密实的皮肤,然后下面就是肥厚的脂肪层,大约三四十公分左右,工人小心的踩在鲸尸上,钉鞋牢牢的扎进鲸尸内,纵向切上大约一米半左右,然后工人改为横向协协向刀口的两端向着尾部的方向,切卫同样深大约十米“口六
这时会有其他的工人走到最初的切口那里,把改进的脱脂钩钩在切口的里侧,脱脂钩是类似九齿钉耙那样的,性,那一横大约一米长,前面排放四个铁钩,一竖则缀着缆绳,待工人挂好钩齿,文车边的工人开始收紧缆绳。
“吃啦啦,吃啦啦”皮肉的撕裂声顿时随着绳子的绷紧而发出,脱脂钩拖着那层翻卷过来的脂肪层随着文车不断地收紧缆绳,很快的把刚才工人用鲸铲刮出的一米半宽十米长的鲸脂连同皮肤一块揭了下来,如此往复,不止有一个工人在忙碌,很快,原本蓝黑的鲸尸变成一个血红的肉山。
每一条鲸脂被揭下来,甲板上的工人就立即将其分割成一尺来宽的一段段,这时运输组就会用铁钩拖着这些大块的鲸脂运送至炼制车间,由那里的工人炼制鲸油,或者暂时堆放在前甲板上的空处。
肉山上的分割组工人继续忙碌,鲸铲已经打磨了好几遍,保持其锋利的刃口,该轮到肌肉了,只是肌肉的处置用鲸脂有所不同,还是在背部。从脊柱两侧开始下刀,几乎是两侧同时进行,也是从头部开始。
锋利的鲸铲被有力的切入鲸尸,先是肌肉,可能还顺势切断了神经血管,直至遇到巨大的肋骨,这也难不倒鲸铲,不断地上下切割,骨骼一层层的被割断,而鲸铲往往哪个是在铲断一根肋骨之后就得重新打磨。
等到肋骨被一一割断,这时最有经验力气最大的工人会来到鲸尸的颈部,寻找脊柱的连接关节的间隙,轻巧的用鲸铲割断周边连接的肌肉神经。最后里面的脊髓连同脊柱一起割断,直至最终将蓝鲸身体和头部分开,但却保留下面的气管食管,同时其他的工人斩断鲸尸上两个巨大的腹鳍。
这时,文车重新把拖曳那根粗缆绳,带着鲸尸的后手段缓缓向后继续倒退,蓝鲸的内脏就会从颈部断口处缓缓的倾倒在甲板上,顿时,整今后甲板黑青色的肠子,紫色的肝脏,绯红的肺脏,血红的心脏等等内脏淌满整个甲板。
工人们急忙开始清理这些垃圾,除了心脏,绝大部分内脏随即抛入大海,同时高压水枪开始冲洗鲸尸的后半部分肉山,实际这是,鲸尸的后半部分已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脊柱部分,一部分是两侧的肋骨和腹部部分。
剩下的活就是慢慢分割这些肉山,以及处置头部,肉山也是被分割成小块被运输组的工人拖到前甲板上的精选车间,所谓的精选车间就是在甲板上放置了一些不锈钢案板,姜烨等人已经等在那里。
费力的把大块肉放在案板上,然后用剔肉刀将其分割成一尺来长两三寸粗细的肉条,同时尽可能剔除粗大的血管肉膜或是看得见的神经等不易被食用的东西,这些肉条被放置在案板下面的藤筐内,一等满了就被运输组运走。
到了肺清车间,会先用海水反复清洗这些肉条,将血水污清差不多冲洗干净之后,将其放在饱和盐水的容器内胜清,或是直接一层盐一层肉叠放周转箱内内,这些周转箱都是特制的二百升容积的不锈钢容器,运输船运来的时候是装着淡水的,喝完水装满鲸肉之后,再由运输船连同鲸油一起运走。
受限于改装鲸工船的时间要求紧迫,鲸油炼制车间就是一口口的大锅,并没有采用先进的蒸汽加热原料,油水渣滓离心分离的新设备,一个个炉灶挤在船舱狭小的空间内,烟雾缭绕,蒸汽弥散,鲸脂炼制时特有的腥臭和油香味怪异的搅合在一起,还有蝶炭时不时散发的煤气味,都使得这里的环境恶劣到极限。
所有的工人都是赤膊,只有锅灶前的工人披着油布围裙阻挡可能的迸发的热油或火星的伤害,一边忍受着恶臭等诡异的味,一边用铁勺搅合着国内炼制的油脂,还要不停地用漏勺将油锅冉的渣滓捞出来,捞出的油渣很快就会被烧火的工人填进炉灶,在这里,媒炭是花钱的,油渣却是垃圾。
所有人都得迅速的动作,不能有办点懈怠,因为处置完这一头鲸鱼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活计完成,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鲸鱼要紧急加工,于是分割鲸肉是喷溅在身上的肉屑,血块以及内脏里的排泄物,更有那些鲸脂粘糊糊的粘在身上,这些都顾不上,几乎所有的工人一个个的蓬头垢面,污秽不堪,苛刻的淡水供应状况使得洗澡成为一件可与而不可及的事情。
不仅如此,海上的狂风大浪时不时的会袭击他们的捕鲸船队,一万多吨的轮船在暴虐的西风带的狂风蹂躏之下,真不算什么,就是在这种摇摆不定的晃晃悠悠的状况下,操刀的继续操刀,烧火的继续烧火,炼油的继续炼油,脸肉的还要胜肉,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中尉少尉乃至上尉,都是正当当的国防军军衔,这在国内都是营连长甚至团长旅长才有的军衔,但在这里,他们不苦力还苦,比乞丐还邋遢,
这时,分割组完成了对鲸尸头部的处置,巨大的鲸舌下颌以及大脑等等器官都被一一分解,鲸须板也被一一割下,连耳朵里积攒的鲸蜡也会被收拾干净单独存放,而那块偌大的冉山已经分解完毕。一些无法利用的内脏陆续的被抛入大海。
血腥味沿着鲸工船的航迹成了一个带状区域,随即引来众多的“访客”最先赶到的却是贼鸥等海鸟,它们成群结队的追逐着姚明号抛洒的鲸尸碎屑,而水底成群的鲨鱼也一一展露它们的背鳍,当然也不会吝啬展示它们血盆大口以及锋利的牙齿。
红色的海水,黑色,青色鲸尸的内脏,白色的水鸟,不时涌现出海面的三角背赌,以及远处蔚蓝色美魅力无边的大海,一起构成一幅诡异的场景,
“它又喷水了”大副的小艇刚靠泊在纳尔逊号上,还没有来得及被塔吊吊上船去,膘望员又在大声呼叫。
纳尔逊号上的船员随即迅速的开始了新一轮的准备,他们也并不像姜烨他们认为的那样清闲,他们也和姜烨一样都曾经经历过加工组,精选组,分割组的锤炼,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荣志文就是最早从脸制加工组,熬到炼油加工组,分割组,经过半年这才转至捕鲸船上,这还是沾了其是海军员额的光,当初被陈建峰一声“滚”令之下,就滚到阿拉斯加,加入最初的捕鲸船队,当时船队的主要高级船员很多却是美籍人员,毕竟只靠张云航他么十几个人还支撑不起这样庞大的船队的运营管理。
但是捕鲸队的高级船员成熟很快,不久就替代了几乎全部的外籍船员,剩余的丹个都是张云航的好友,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一个原因是大量商船学校和沉重号调派了一批专业船员,另一个原因却是捕鲸的“容易”
自从捕鲸炮和蒸汽快船发明以来,原本充满危险异常艰辛的捕鲸成为最简单的淡业作业方式,就是对鲸鱼的单方面屠戮,而随着人类捕鲸强度的增加,原来大量存在的易受猎捕的露脊鲸,灰鲸等游速慢性情温和的鲸鱼数量越来越少,人们不得不把目标对准以前难以猎捕的蓝鲸的那个体型巨大或是游速迅捷在捕鲸炮出现前根本就无法捕捉的鲸鱼品种,但是很快,北大西洋好的蓝鲸迅速减少到难以猎捕的程度,于是大量捕鲸船云集北太平洋开始新一轮的屠戮,而张云航的捕鲸船队却是最先赶到南极海域进行大规模以蓝鲸等鲸鱼品种为主要猎捕对象的船队。
从阿拉斯加直到现在的南极海域,活跃着三支国防区的捕鲸船队,仅仅是上个月,即民国十二年七月份,他们就猎杀了大小鲸鱼四多头,其中在由北向南越过南回归线不久,船队遇到一个领航鲸群,那一次就捕杀了近三百头领航鲸,而那个。月包括(北)蓝鲸露脊鲸长须鲸等大型鲸鱼劲多头,获得大量的鲸油鲸肉制品。
这个月马上就要结束了,由于是新捕鲸海区,捕鲸船队不熟悉这里的环境,但同时捕鲸船队在这里也是大妾猎捕(南)蓝鲸的首支捕鲸船队,蓝鲸的资源量相当的丰富,三艘捕鲸船几乎每天都有收获,而且经常不止一头两头。
浩瀚的大洋是牧场,以蓝鲸为例,重的吨的初成年鲸,其脂肪重旧吨,肉出吨,内部器官旺吨,心脏刨互屯。肺和气管吨。胃仍,肠”肾0万,肝奶,头骨飞吨,脊柱好,肋骨,口,颌,3吨,一头壮年雄性蓝鲸的生殖器有三米长。
而刚才猎取的这头成年雄性蓝鲸长达飞米,估计体重在,刃吨以上,就是旦炖的精制鲸肉,脸溃加工的半干咸鲸肉制品也得四十吨,这就是,奶头猪的产肉量,而鲸鱼制品最昂贵也是现在的捕鲸业主要的产品却是鲸油。
出售鲸油等其他制品维持捕鲸船队的运营和更新扩大所需的资金,国防区获得鲸肉这种高蛋白的高质量食物,加强国防区的粮食储备。
更重要的是,那些类似奴隶般工作状态的工人,以及船员水手,都是国防区从各全部队基干民军选拔的优秀人员,涉及陆军,海军,空军,海上民军的陆战部队等等几乎所有军兵种。以后的每年国防区将有,刃人的军事人员在此接受培记,而且随着捕鲸队规模的扩大。这个人数还将大副提高。
他们在捕鲸船队经过一年或两年的轮岗练,部分人员会留在捕鲸船队担任骨干,一小部分特别优异将分赴到远洋轮船担任海员或进入国防区联系的海校留学,其他的人员有的会回到国内进入岸防舰艇和陆战队服役或者在国防区的有关专业学校进修以及回原部队继续服役,但是绝大部分人员会服完一定期限的兵役后成为“普通民众”
“海权是天然形成的”这话对也不对,必须有个重要的环节不能缺失,即全国民众海洋意识的全面提高,而并不仅仅是只有当权者或是有识之士这样想,也不仅仅是那些直接依靠海洋为生的民众,而是全体国民,捕鲸认为主体的海洋产业就是一个平台,一个纽带,让全体国民具备海洋意识的有效途径,而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的不管是仲士般的贵族船员水手,还是乞丐般的奴隶工人,他们都是种子。
同期的南极海面上还活跃着其他国家的捕鲸船,他们捕鲸数目加起来和张云航捕鲸船队的大致相等,而陈建峰已经决定将现在的捕鲸船队规模扩大到十支,船只也将更新,特别是捕鲸船要大型化高速化,鲸工船更是要升级改进,现在的加工对鲸鱼原料的浪费非常严重,只是按照形成新规模捕鲸船队的捕鲸能力达到的猎杀速度,再用十几年鲸鱼就会灭绝了。
陈建峰当然是捕鲸业的发起者和创建者,其中有关鲸类的习性以及捕鲸的方法很多都是他的改进版。陈建峰并不是不想做环保主义者,但鲸鱼等动物在他眼里是蛋白质是粮食,在破坏民国的生态环境和让民国人民挨饿与让鲸鱼灭绝和毁掉他国的资源之间,陈建峰肯定会选择后者。
更何况就算陈建峰不捕鲸,其他国家仍然会捕鲸。想想,日本二战后国民的肉类蛋白的三分之一乃至一半都是来自鲸类。
但是即便有捕鲸船队每月高达三万吨胜溃鲸肉制品的供应量,可平摊到国防区一亿人口的每个人那里也只有3公斤,这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