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公堂审案

        

        一见慕氏身影,慕暖迈着小短腿朝她飞快地跑去。

        “娘亲,娘亲……”软糯童音充满无限的依恋。

        慕氏接住了慕暖,一把把人抱起。

        “娘亲无事。”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慕暖紧紧地抱着慕氏的脖子,依偎在她的肩膀上。

        慕氏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安抚着她的情绪。

        平日调皮捣蛋,没心没肺的,现在倒是敏感细腻。

        这让慕氏很是担忧。

        万一有一日她不在了,她的闺女会不会过不下去?

        温情并未上演多久,慕氏道:

        “暖暖你的小伙伴们都在看着呢,你哭鼻子的话,估计要被笑话了。”

        慕暖:“……”

        果然她们母女不适合温情路线!

        慕暖晃动小短腿,要求下地。

        慕氏把她放下,慕暖问道:

        “娘亲,官差来干什么?”

        慕氏拉着她来到主位坐下,坦言道:

        “你们帮助的乞丐出事了。”

        “出事?”四人惊呼道。

        乞丐无亲无故的,又不会得罪人,怎会出事?

        除非是他们中谁得罪了什么人,遭来是非。

        回想着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慕暖无法确定是谁干的。

        在村里,与她家过不去的有吴婶子家,陆母与陆时海,王小赖。

        而县城有孙宝与木掌柜。

        这么一想,慕暖顿时觉得自己招惹的人有些多!

        慕暖想到的,慕氏,陆时宴,南依三人自然也想到了,唯有梁恒和梅儿除外。

        慕氏道:

        “这事就交给你赵叔叔了,我们安心过年。”

        这事解决不了,统领之职他不用干了。

        慕家人虽在为年夜饭做准备,可心情不复之前。

        县衙。

        赵统领并未直接进入县衙,反倒是敲响了鸣冤鼓。

        “咚,咚,咚……”

        鼓声如雷鸣一般。

        没多久,吸引了些许好事者。

        然而,身为一县之主并未现身。

        “你家大人的官威还挺大的!”

        赵统领继续敲击鸣冤鼓。

        里面之人被吵得不耐烦了,打开了大门。

        一眼看到为首官差,门人没好气地道:

        “刘三我说你回衙门就回衙门,用得着敲鼓嘛!”

        “阿旺这鼓不是老子敲的。”

        刘三指着一旁的赵统领道:

        “是这位公子敲的,他还把老子的手下给绑了,你赶紧去找县太爷。”

        阿旺定睛一瞧:

        好家伙,官差被五花大绑。

        每人鼻青脸肿,狼狈不堪。

        阿旺刚想呵斥赵统领放人,结果被赵统领的气势吓了一跳。

        他颇有眼色地道:

        “小的这就去禀报县太爷升堂审案。”

        阿旺去往后衙,后衙守门人之人去而复返道:

        “大人正在吃家宴,没空升堂,有什么事改日再来。”

        阿旺想到赵统领那肃杀的气势,再次央求门人去禀报。

        门人得到阿旺给予的二十文钱,立即进去禀报。

        孙县令看到去而复返的门人,心生不悦,呵斥道:

        “你拿本官之话当做耳旁风吗?”

        门人跪地小心禀报道:

        “守大门的阿旺说外面来的那位公子来历不简单。”

        听着未停歇的鼓声,孙县令面色很不高兴。

        想到来人也许是木家少东家,孙县令放下酒杯,起身道:

        “来人,把本官的官服拿来。”

        孙夫人问道:

        “老爷,这非去不可吗?”

        “这大过年的不会有什么事的,我去去就回。”

        孙县令不仅在安慰着孙夫人,也在安慰着自己。

        孙县令离去后,家宴变得索然无味。

        孙夫人道:“大家移步去偏厅看戏吧!”

        “姐姐不等老爷回来吗?”

        孙夫人瞧了一眼高姨娘:

        “等老爷回来再摆上饭菜也不迟。

        妹妹愿意在这里等候,就在这里等着吧!”

        高姨娘可不愿意一人独坐在这里干等着,便没再说话。

        而她身旁的儿子孙宝对家宴兴致缺缺,更对看戏兴致全无。

        此时,他很想知道事情办成了吗?

        正当孙夫人带着孙家一干人等看戏时,孙县令见到了令他十分害怕之人。

        孙县令拱手道:

        “下官见过赵统领,不知赵统领来此有何贵干?”

        “孙县令如今不只是记性不好,就连听力也不好了吗?”

        赵统领把锤子往鸣冤鼓上一砸。

        “咚!”的一声巨响,不知惊吓了多少人!

        不过眼前之人倒是被吓得冷汗涟涟!

        孙县令会来这个地方完全是拜赵统领所赐,如今有看到赵统领,犹如老鼠见了猫。

        他用袖子抹了抹额头,试探性地问道:

        “赵统领要下官升堂?”

        赵统领略点头,指着躺在地上的五个官差道:

        “本官要告他们非法抢劫村民财物。”

        孙县令扫了一眼刘三。

        刘三张嘴要解释,对上了赵统领的目光,他赶紧低下头。

        赵统领问道:

        “孙县令作为一方父母官,因过年就不为民请命了?”

        闻言,孙县令哪敢再耽搁,立即召集衙役升堂。

        公堂上。

        孙县令问案。

        刘三把事情说了一遍,隐藏了对自己不利之事。

        孙县令看向下首坐着喝茶的赵统领,理直气壮地问道:

        “官差抓人合乎常理,赵统领他们何错之有?”

        赵统领没有说话,他身后的随从拿出一本律法扔到了孙县令的面前。

        孙县令没有翻阅律法,依旧看向赵统领。

        他并不觉得官差有错。

        赵统领放下茶杯,问道:

        “孙县令,官差无官无品,比良民地位还低下,没有手持县令公文,胆敢强闯民宅,这难道还没有错?”

        在东煊,官差便是皂隶也就是衙役,他们是受过杖刑之罪之人,地位极其低下,被打死官员打死都不用负责。

        刘三插话解释道:

        “事情有轻重缓急,高县尉恐犯人逃跑,得知犯人在何处便命小的们去抓人了。”

        如今他们与高县尉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若是出事,他们定会成为替罪羔羊!

        赵统领以退为进,问道:

        “这个理由暂且算你说得有理,那抢夺财物这事你们可认下?”

        刘三瞧了一眼跪着的五人咬咬牙,跪地伏首道:

        “小的管理不严,还望大人恕罪!”

        赵统领笑着道:

        “孙县令,既然他们认罪,本官认为理应补偿苦主损失三百两银子。”

        这回慕小姑娘应该会很高兴了吧!

        孙县令敲了一下惊堂木,“啪”的一声。

        “下官赞同赵统领之言,你们六人记得凑齐三百两银子交予赵统领。”

        此话刚说完,孙县令发现不对。

        这里边的苦主也是犯人。

        此时,怎么不见人影?

        孙县令问道:“这慕氏与慕家姑娘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