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曹操摇手,“不找大将军,只是随意一问。”

        张祯脚步不停,“那就是找我?”

        曹操笑道,“对,就是找你。”

        张祯站住,“何事?”

        曹操看她数息,叹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想问问,你这脑瓜怎地与旁人不同?”

        在此之前,他是真想不到,还可以这么做。

        此事若是成功,没人是输家。

        庶民能吃上盐,盐商能省下一半税,朝廷也能发笔横财。

        这种皆大欢喜、各方获利的法子,实在太过精妙。

        打死他,他也想不出来。

        当然了,他想不出来的,还有可以大量制盐的秘法。

        张祯:......

        老曹啊,你这话多少有点冒犯了。

        你长的才是脑瓜,我这是脑袋,是头颅。

        曹操:“这妙计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张祯心说不是我想出来的,我只是经过见过。

        微微一笑,道,“曹使君听过一句话么?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盐务新政也是如此。”

        曹操:“......佩服!”

        又在心里咀嚼“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感觉这侄女儿才华横溢,腹含锦绣口吐珠玑。

        见张祯又要往前走,忙道,“神悦留步,还有一事想劳烦你。”

        张祯彬彬有礼,“使君请讲。”

        曹操笑道,“春日一过,我便要随大将军出征。家中孩儿无人照料,想要托付给你。”

        这神来一笔,让张祯震在当场。

        好一会儿才不敢置信地道,“你说啥?”

        不是,她开托儿所的吗?!

        为什么要托付给她?

        何况,什么叫无人照料?

        曹老板,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除了正妻丁夫人,还有一大堆侍妾。

        也许没有史上那么多,但也不会少。

        无人照料云云,也就你能说出口。

        曹操烦恼地叹道,“神悦有所不知,我妻体弱,侍妾又愚钝,好好的孩儿都给耽误了!只有交给你,我才能放心!”

        这并非临时起意,自从他看见孙权跟在吕布身后进进出出,张祯则视诸葛亮为亲兄弟,就产生了这种念头。

        只不过,孙权无父,诸葛亮无父无母,他家孩儿却是父母双全,这话就不太好说。

        但今日朝上,听了张祯的盐务新政,就觉得不能再犹豫,孩子必须送给张祯教养。

        这是现成的老师,哪怕她不用心教,跟在她身边也有好处。

        学不到精髓,学到皮毛也够用了。

        ——为人父母才知道,给孩子找个好老师比什么都重要。

        他也豁出去了,不要这张老脸。

        张祯无语,“曹使君,你虽要出征,但令郎曹昂留守兖州。俗话说长兄如父,由他来教养,你当可放心。”

        曹操摇头,“不成的。大郎公务繁忙,自家儿子都没空管,还管得了我儿子?”

        张祯:“我也公务繁忙!”

        曹操一挥手,“你忙你的,不用管他们,给他们口饭吃就行。也不白吃你的,自带钱粮仆役!”

        张祯:“......他们?”

        敢情还不是一个?

        曹操一笑,“你兄弟曹丕、曹彰。”

        本来还应该有曹植,但他才四岁,怕离不得生母。

        张祯心说我可没有姓曹的兄弟,连连推辞,“曹使君,这事儿使不得,万万不可!”

        如果是曹植,她还考虑考虑,前面这两个就算了。

        曹操苦笑,“神悦,除了你,我无人可托啊!”

        张祯好气,这还赖上我了?

        忽听旁边有人诚恳地道,“我愿为曹使君分忧。”

        张祯一看,刘备!

        她和曹操在廊下说话,路过的官员都下意识避开些,没注意到刘备什么时候过来的。

        刘备看向曹操,一脸的真诚,“曹使君,我虽年近不惑,却膝下无子,每每想起,都黯然神伤,愧对祖宗,急需孩儿承欢膝下!使君又忙于国事,无暇顾及孩儿。不如我将侄儿们接到家中?好生照顾,两全齐美!使君放心,我定视两位侄儿如亲生!”

        张祯掩袖轻咳,内心已经笑翻。

        刘备这场,救得可真妙。

        曹操得气死,哈哈。

        以莫大的忍耐力,忍住即将破口而出的爆笑,略显浮夸地道,“这可真是巧了,刘知州缺儿子,曹使君缺教养儿子的人!天意,天意啊!”

        曹操也在忍。

        吸气,吐气,吐气,吸气。

        期间还用力闭了闭眼。

        再睁开时,情绪已经基本平稳,咬牙道,“多谢刘知州,不劳你费心!”

        这杀千刀的大耳儿,有他什么事?!

        曹操的儿子,在刘大耳面前承欢膝下?

        想得美,他咋不上天!

        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

        刘备微笑道,“使君不必客气,我真的愿意代劳!”

        曹操:“不用!”

        刘备有些失望:“真不用?”

        曹操快要维持不住脸上的淡定表情,“真不用!”

        也知今日有刘备在场,事不能成,匆匆告辞。

        对于刘备,以前他还有几分欣赏,后来只剩羡慕嫉妒恨。

        ......什么都不做,白得荆州!

        原因何在?

        在于他早早笼络了张神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