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刘虞也紧张地看向他们父子。

        公孙瓒:“......小儿胡言,不必当真!”

        要不要打高句丽,他还没有拿定主意。

        但正如儿子所说,这是神悦替他家谋划的。

        去与不去,都由得他决定。

        可刘虞、鲜于辅要是知道了,难保不想分一杯羹。

        ——这不孝子眼皮子浅,心里藏不住事儿,早知道就不带他来了!

        刘虞加重语气,“伯圭!”

        公孙瓒沉默。

        刘虞很失望,颤声道,“方才一番肺腑之言,都是哄我不成?”

        公孙瓒:“......并无虚言!”

        公孙续又忍不住了,“阿爹,这是大好事,为何不能说?”

        公孙瓒想缝住这不孝子的嘴。

        张祯十分明白他的心情,笑道,“公孙将军,事若成行,也需刘州牧为后盾。”

        没有刘虞的粮草支持,别说远征高句丽,走出幽州都难。

        总不能一直靠抢吧?

        刘虞看看两人,“神悦,伯圭,你们在打什么哑谜?”

        话已至此,公孙瓒还能如何?

        只得说了高句丽之事。

        刘虞大惊失色,“万万不可!”

        公孙瓒也不是很想去,但刘虞反对,他就习惯性唱反调,“为何?”

        刘虞皱眉道,“自家都乱成一团,哪还有闲心征外域!”

        张祯暗道你怎不明白呢?

        正因家里乱,才应该把那些好战分子支出去。

        能走多远,看他们自己。

        这是政治学上一个很有用的招数,以外部矛盾,转移内部矛盾。

        但公孙瓒人在现场,她就不能这么说。

        笑道,“州牧大人,也不是现在就去,只是有这么一条路。”

        刘虞叹道,“不是现在就好!眼下,以稳妥为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可幽州的粮食老百姓都不够吃,哪有多余的给公孙瓒?

        难怪他前倨后恭,原是想谋粮草。

        “伯圭啊,远征外域是大事,咱们慢慢来!”

        武帝倾全国之力,才让西域诸国归附,小小幽州,供不起公孙瓒征高句丽。

        公孙瓒目光幽深,“大人言之有理。”

        刘虞说得对,可他有点想去了。

        然而粮草怎么办呢?

        难不成跟公孙度合作?

        张祯悠悠道:“我不懂兵事,依稀听过一句话,就粮于敌。”

        刘虞的支持很重要。

        但他不支持,也不是就没有办法。

        公孙瓒眼睛一亮。

        他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只需有行军的粮草,到达高句丽就不用愁。

        第132章 要问张祯什么感受?没有感受,只是眼睛快被辣瞎而已

        刘虞:“......神悦!”

        我才劝下,你怎又来煽风点火?

        后面这句他没说,以目光表露。

        张祯呵呵一笑,“我乱说的,公孙将军不用在意。”

        公孙瓒:“嗯,不在意!”

        刘虞心说不在意才怪,此刻你都在盘算着怎么劫粮了。

        刚要再劝,就听鲜于辅低声道,“大人,这是好事,何必阻拦!”

        只要公孙瓒离开幽州,管他去哪儿呢!

        想要粮草就给他一些,他若不走,不也得供给他?

        就当送瘟神了。

        何况,公孙瓒若真能打下高句丽,足以名垂青史,他们助粮有功,也能在史书上留下美名。

        若打不下来,就是公孙瓒自己的事儿。

        两人毕竟相识多年,刘虞从鲜于辅的眼神中,明白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同时蓦然反应过来,张神悦是在为他解决心腹大患!

        公孙瓒秉性如此,他留在幽州,周围各地都太平不了。

        “神悦,你,你......”

        张祯歉然道,“是我多事,州牧大人勿怪!”

        刘虞又想哭了。

        汉室有这等忠臣、智臣,何愁不兴!

        抹一把泪,叫来管家,吩咐他去备宴。

        特意交待多上美酒荤菜,不用像往日那般节省。

        管家高高兴兴地下去安排。

        他也馋肉很久了。

        张祯参与过的所有世家宴席,都有歌舞助兴,唯独刘虞例外。

        他家不养歌伎。

        但他又是一个很传统、很讲礼仪的人。

        所以,酒至半酣时,他递给鲜于辅一个眼神。

        鲜于辅会意,手一挥,几名早已候在外面的小校拿着筝、瑟、竽、胡琴等乐器进来。

        他自己接过一管箫,试了试音,吹出一个优美的音符。

        ——没错,州牧府的乐师是兼任的。

        就着音乐,刘虞缓缓起身,轻挥衣袖,脚踏舞步,旋转着向张祯走来。

        张祯:......!!!

        道理她都懂。

        这叫以舞相属,是汉朝时期一种极高的待客规格,只有主人真心敬重客人,才会在宴席上翩翩起舞。

        也许是因为时局动荡,目前长安不太盛行此种习俗。

        没想到刘虞竟然这般看重她。

        但是,她只想看帅气俊美的小哥哥跳舞,不想看面带沧桑的大叔跳,感觉完全不一样啊!

        而且,“属”在这里有邀请之意。

        主人以舞酬客人,客人也要以舞回报。

        如果客人拒绝,是对主人的极大侮辱,后果很严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