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除恶务尽!

        你就是天下的首恶,不杀你,还怎么去除恶,若是留下你这些残余,新的天下难道能清平吗?”

        洛霄的声音响彻大殿之中,声音之中带着无限的愤怒和怨恨,所有人都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那种感情。

        洛霄最后一句话,让殿中的渠帅感同身受,这一路上有多少兄弟死去,现在这皇帝竟然想不死,于是齐声怒喝道:“尔怎可不死!”

        所有人都清楚,正如之前张角所说的,皇帝是必死的。

        到了这个时候,皇帝已经死定了,王允主动出来跪伏道:“道主,虽然您说陛下现在失去了天命,但是陛下毕竟曾经贵为天子,天子是不可以刀剑加身的,还请道主明鉴。”

        王允知道自己这句话一定会遭遇非议,但他是真正的汉室忠臣,即便是到了现在这种地步,他还是想要尽力的为汉室挽回一些颜面。

        而且他所说的话并不是胡说,自古以来还没有亡国的天子直接死于刀剑的,周怀王就不用说了,就连纣王那种公认的暴君都是自焚而死。

        洛霄望了一眼快要落下的太阳,淡淡道:“太阳快要落山了,不要再让他见到第二天的太阳。”话音落下,就有几人手中则捧着三尺白绫,皇帝哆哆嗦嗦的挣扎着,他的求生意志很是强烈,洛霄皱了皱眉头,怎么会有这么窝囊废的皇帝呢?

        何皇后见到洛霄皱眉,一阵胆战心惊,又望了自己的皇儿一眼,咬了咬牙,说道:“陛下您说什么,臣妾有些听不清楚。”

        说着附身过去,这才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转而向着洛霄拜倒说道:“道主,皇帝说他有大罪于天下,不敢求活,只求能自缢以谢天下,还望道主成全他最后的心愿。”

        自缢?

        皇帝一愣,我什么时候说过要自缢,这狠毒的女人是要自己死啊,面对洛霄懦弱无比的皇帝,面对自己的发妻,可算是抖起了威风,伸手就要打过去。

        但直接被太平军拦住,又担心他说出什么话来,直接将一块白布塞进嘴中。

        洛霄望了望角落之中的史官,又望了望殿中沉默的公卿,然后伸手拍了拍何皇后的头,“你很懂事,你和你的儿子,都会很安全。”

        殿中一片寂静,何皇后心中却终于松下了那一口气,以她的姿色只要面对的是正常人,基本上是不会死的,现在儿子也可以活命,让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皇帝被几人架着到后殿去主动自缢,史官望着这一幕,绞尽脑汁的想要为尊者讳,但是又要让后世之人能知道真相。

        仅仅片刻,又有几人走进,见到后殿高高的悬梁之上,皇帝的尸体在白绫上悬挂飘荡着,几人将皇帝的尸体放下,确认皇帝死去,强忍着心中的不安,离开后殿。

        “道主,独夫已死。”

        帮助皇帝去死的是太平道众,当然不会尊敬的用崩字,就用死这种庶人才用的字眼,来表达对皇帝的蔑视。

        “将独夫的首级割下,明日我要告祭皇天,就用汉皇帝的首级。”

        殿中的所有公卿都仿佛心脏被抓住一样,他们的君主死了,他们这些人呢?

        洛霄一步步走向这些公卿,蔡邕自然不在这其中了,但是洛霄又看到了几个颇为熟悉的面孔,比如说卢植,没想到卢植在兵败之后,竟然会回到洛阳城中。

        “卢植,你为什么与我太平军为敌呢?”

        这卢植是个大才,无论是做事的能力,还是做学问的能力,都是当今首屈一指。

        卢植平静的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是汉臣,自然要前来拯救君父。”

        洛霄就知道卢植一定会这样说,因为他的弟弟也这样说。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就这么简单而已,但是能做到的人却很难。

        “那现在你的君父以独夫之姿而死,你又如何做呢?”

        现在?

        卢植有些迷茫的说道:“不知道,太子辩出奔,自然是扶助太子辩。”

        卢植这话一出,就有数人拉了拉他的衣角,张角这番话明显是不愿意杀他,但是他这么说,那不就是找死吗?

        洛霄面上却依旧没有什么表情,只是一摆手轻声道:“请!”

        卢植闻言向着后殿叩首,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袍服,借来一把利剑,自刎在殿中。

        鲜血瞬间流了下来。

        洛霄一个个的走过,一道道血光从一个个人的脖颈之中激射而出,有的人直接自杀身亡,还有的人是被杀,还有一些人则存活下来。

        命运各不相同,因为人的性格,那些死去的公卿,首级全部都被割下来,这些首级之中的很多人,明日都要游遍洛阳城。

        洛霄望着渐渐升起繁星的天空,对所有渠帅说道:“天色已晚,就在这皇宫之中歇息吧,这其中房间众多,让这位六宫之主为你们安置住处。

        明日告祭皇天。”

        “喏!”

        夜宿皇宫,即便是不做什么,但是想想都很是兴奋。

        ……

        天光破晓,经过一夜的时间,昨晚皇宫之中的许多刀光剑影都仿佛消失了。

        咚咚咚!

        厚重的鼓声在皇宫之中响起,洛霄身着道袍,上绣“太平”二字,筑起高台,高台之下无数双眼睛热切的望着他。

        他一步一步的走上高台,双手交叉在胸前,朗声道:“太平!”

        声音悠悠扬扬的传到极远,甚至就连洛阳城的城楼上都能隐隐约约听到。

        高台之下的太平道徒齐声应和,“太平!”

        以十万计的齐声大喝,瞬间使整座洛阳城都听到了这一声蕴含着无数情感的声音,所有人都只觉心肝胆颤。

        皇宫之中的众人自然更是震撼。

        ————

        东汉王朝的灭亡时间早有定论,在汉灵帝之后还有得到较多公认的汉室皇帝,但实际上,正如史学界所公认的“汉亡于汉灵”。

        从汉灵帝死亡开始,东汉王朝就灭亡了。

        在汉灵帝死亡时,皇室失去了最重要的诸夏天子冠冕,在君权天授的封建时代,这代表着刘氏不再理所当然的成为天下的主人。

        整个天下化为了一个纯粹的政治实体,如果让笔者来类比的话,这种形势颇为类似于周王朝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互相相王,彻底将周王室打落尘埃。

        东汉王朝的情况与此非常相像,那些曾经束缚在汉王朝之内的诸侯,有了挑战秩序的理论。——《汉王朝兴衰史》

        ————

        角以天下黎庶斥帝及公卿,曰:“负天下者谓之独夫,若夏桀、商纣,又若汉戾,可有幸免之君乎?

        独夫当死!”

        帝惧不能言,唯何后附首细听,乃拜曰:“陛下曰:‘朕尝闻天地之主,自有崩作,不可刀剑临身,但求三尺白绫,以谢天下’。”

        角慨然叹曰:“乖矣,尔子当安。”

        帝有疾,不能行,又不能言,乃以眉目求侍者扶助入殿。

        稍倾,帝自缢,崩于洛阳。——《后汉书·灵帝本纪》

        第629章 太平军中

        整个汉廷的高官显爵都跪伏在高台之下,皇帝的头颅就摆在祭品的最上首。

        皇宫之中正在举行告祭皇天的仪式。

        “至高至圣的皇天:

        天下倾颓,黎庶亡命,角尊奉您的谕令,降生人间前来挽救汉室败象,延续汉室天命。

        然而汉室君王昏庸不下桀纣幽厉,又党锢天下,致使忠正之臣绝迹庙堂。

        汉室公卿贪婪残暴犹过虎豹豺狼,党同伐异,排斥忠良。

        两相之下,汉室天命宛如江河日下,已不可挽回。

        臣于人间困顿,受此天命,于是振作。

        救汉廷难,亡汉廷易,克定功成。

        今日以汉廷皇帝之首,函封于此,以作告祭。

        臣不敢贪功,唯有恭恭敬敬的执行皇天之命而已,唯愿皇天早日降下新的天命之主,愿六合之内,八荒之中,早日安定,诸夏一统。”

        洛霄站的很高,于是他的声音传得很远。

        现在他站在天下之间最高的地方,于是整个天下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洛霄按部就班的做着每一个步骤。

        从九天之上攻破大汉天命,到一场场战争失败,让整个汉廷的统治阶层都陷入自我怀疑,再到用皇帝的首级来祭祀皇天,戳破附带在皇帝身上的那一点神圣感,最后则是昭告天下。

        永远不要忽视文字的作用。

        这一篇祭文的作用极大,那些忠诚于汉室之人,总是会继续忠诚的。

        但是那些心中本就带着怀疑,甚至本就有别样野心,却被束缚住的,就能够通过这一件件事,摆脱束缚,随心所欲起来。

        ……

        洛阳城中,一队队太平军的士卒正在高高举着那些公卿的头颅,在洛阳城中游街,还实时播报着这颗头颅是什么人。

        并不是所有的公卿都被枭首游街,诸如卢植这种自裁而死的汉臣,在当天夜里就送回了府邸之中,令家人好生安顿。

        有的公卿未死,有的公卿自裁,有的公卿被枭首,这种明显的区别对待,让洛阳城中的各种小道消息顿时满天飞了起来。

        “听说太平军是替天行道,那这些被枭首的公卿定然就是那些祸国殃民的奸臣了。”

        “没听见太平军说嘛,皇帝也被枭首了,就在皇宫之中祭祀皇天,刚才那一道声音就是祭祀皇天时发出来的。”

        “这些公卿大臣和皇帝一个待遇,那肯定不是好人啊,毕竟皇帝就是一个昏君。”

        这些言论在百姓之中疯传着,尤其是这些公卿和皇帝死后一样,皇帝那臭不可闻的名声,顿时沾染到了这些公卿身上。

        “十常侍的头颅到了!”

        不知道是谁高喊了一声,城中先是寂静了一下,然后瞬间掀起了无边的骂声,“这些奸贼,终于死了。

        良人啊,你终于可以瞑目了。”

        这是之前游街公卿首级时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景象,从士子到最普通的百姓,全部恨不得生啖其血肉,十常侍的名声之差,作恶之多,简直倾尽洛河之水也不可能洗的清。

        “太平军一定是替天行道。”

        百姓朴素的正义观,杀死昏君、奸臣、十常侍,却放过了那些一向有清名和善名的公卿,这不是替天行道是什么呢?

        更重要的是,从太平军进入洛阳城以来,所有人都以为太平军会大索全城,会烧杀抢掠,不知道多少户百姓人家甚至都已经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准备。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