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秦孝公嬴渠梁】:???

        【秦始皇嬴政】:???

        好一个狼子野心的刘小猪!

        【武悼天王冉闵】:@于谦,朕自知自己的国家比不上旁人强大。

        【武悼天王冉闵】:自司马氏八王之乱以来,五胡入主中原,华夷纷纷倒置。汉人不再是人,而是奴隶,是牛马,是随时可以杀之的军粮。

        【武悼天王冉闵】:为了拯救汉人,朕发布了屠胡令。

        【武悼天王冉闵】:你若能来到朕这里,我们文武齐心,定能平定乱世,为汉人再造一片青天。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啥玩意,胡人也敢舞到中原里来了?

        【宋英宗赵曙】:谁不是在抗击胡人?就算你很难,这也不是跟朕抢夺于谦的理由。

        【宋英宗赵曙】:于谦是去帮忙的,又不是去扶贫的。

        【秦始皇嬴政】:@于谦,你到底怎么想?

        景泰位面。

        文武百官们看着天幕上的各路皇帝吵架,目瞪口呆。

        原来于大人/廷益/石灰君,居然这么抢手!

        不仅是本朝太祖亲自盖章认定的梦中情臣,而且还被秦始皇、汉武帝等雄才大略的绝代英主争相抢夺!

        群臣不禁扪心自问。

        自己何德何能啊,居然跟于谦站在同一个朝堂上。

        不少人的腰板,都不知不觉地挺直了。

        没别的,就是骄傲。

        咱也是跟于谦一起,走过路/喝过茶/战过斗/批过文/吵过架的交情了,就问你羡慕不羡慕?

        石亨、徐有贞等人,夺门之变的罪魁祸首,却早就缩到了一个角落里瑟瑟发抖,生怕别人想起他们来。

        心中就是恨啊!

        为什么未来的自己鬼迷心窍,非要害死于谦呢,这下好了,在诸天万朝面前社死了!

        回头朱祁钰震怒,定然会将他们满门抄斩。

        百姓们倒是在街头奔走相庆。

        在他们心目中,于大人是好官,天底下最最好的人,被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哄抢,那不是应该的么?

        宫中,朱祁钰倒是心情很复杂。

        七分的骄傲,两分的心痛,一分的决绝,也是个经典的扇形调色盘了。

        他见到于谦广受认可,当然会为自己最好的臣子和朋友感到高兴。

        但一想起于谦最后的悲惨结局,又忍不住叹息不已。

        或许,他真的该先下手为强了。

        朱祁钰看了一眼南宫的方向,眸光仿佛透过重重围墙,看见了居住在其中的太上皇朱祁镇。

        那双优美的凤目中,流露出了无比锐利的杀意。

        【景泰皇帝朱祁钰】:朕自会保护好廷益,不劳诸位费心了。

        【魏孝文帝元宏】:朱祁钰你人都快死了,管人家于谦去哪儿呢?

        【魏孝文帝元宏】:@于谦,你应该来我大魏,我大魏汉化组,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宋高宗赵构】:于谦,来绍兴年间吧,朕把秦桧的位置撸下来给你。

        【明宣宗朱瞻基】:赵老九,就你这个条件还想挖于谦?笑煞人也!

        【明宣宗朱瞻基】:还有你拓跋宏,敢当着朕的面欺负朕的儿子,以为朕是死人不成?

        【景泰皇帝朱祁钰】:父皇,我……

        【明宣宗朱瞻基】:小钰啊,苦了你了,朕为你骄傲。

        景泰位面。

        朱祁钰怔然地看着天幕上的这一行字,眼睫轻轻颤动。

        他等这句话,已经太久太久了。

        甚至在原本的人生中,终此一生都没能等到。

        他的父皇眼中从来只有他哥哥。

        而朱祁钰,因为身份低微,向来是受到朱瞻基的冷漠和无视,一直被寄养在外,直到朱瞻基死前才接回宫中封王。

        有人自己淋了雨,便想要为别人撑起一把伞。

        正因为朱祁钰在风刀霜剑中走过,深谙那种朝不保夕、战战兢兢、命如蜉蝣,是什么苦涩滋味。

        所以他即位后,才会对怀献太子朱见济格外地好。

        视若珍宝,予取予求。

        甚至亲自教他读书、习文,帝王之道。

        然而,朱见济幼年早夭,死时不过九岁,这等于是在朱祁钰心口狠狠插了一刀。

        自那之后,他身体就一直不是很好。

        “想不到,朕此生,居然还能听到这句话……”

        此刻,朱祁钰望着天幕,脸上泛起了一抹叹息般的笑意。

        他眉间不再有那种沉郁的死气,而是充满对来日的希冀和憧憬。

        如今心结已解,更是得到了国运奖励。

        景泰之年,不会再停留在第八年正月,大明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

        天幕上,宋高宗正在怒怼朱瞻基:

        【宋高宗赵构】:无知朱家小儿!朕有岳飞,如何挖不得于谦?

        【宋高宗赵构】:仙人都说了,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宋高宗赵构】:岳飞跟于谦天生就是一文一武最完美的搭档,理当同归朕的绍兴位面,轮得到你来反对?

        【明宣宗朱瞻基】:赵老九,给爷爬!

        【明宣宗朱瞻基】:真是笑裂了,好不要脸,岳飞是你的?前几天不是还对人家喊打喊杀?

        【宋高宗赵构】:咳咳,此一时彼一时,岳飞已经被朕任命为镇国大将军兼太傅,掌所有兵权。

        【宋高宗赵构】:于谦,等你来了,朕就送你跟他作伴。

        【明宣宗朱瞻基】:送去跟岳飞作伴,意思是两人一起下风波狱?

        【宋高宗赵构】:污蔑!你这是赤裸的污蔑!

        南宋绍兴位面,赵构暴跳如雷。

        气死朕了!

        这个该死的明宣宗朱瞻基,怎么哪里都有他!

        这笔帐迟早要讨回来!

        赵构正要发火,忽然听见一旁,岳飞轻轻咳嗽了一声。

        赵构:!!!

        “鹏举啊”,他立即换了神色,一脸笑意地迎上去,“可有哪里不适?”

        赵构如此神态,仿佛面对亲爹……不对,是远比面对他亲爹宋徽宗还恭敬。

        岳飞面无表情,只是眉心不易察觉地跳了跳:“臣无事。”

        几日前,他刚被放出来的时候,完全就是一种心灰意冷,生无可恋的状态。

        半生壮志成灰,身死冤屈黑狱。

        而且这柄剑,还是他效忠半生的君王亲手斩下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现在赵构改变主意放他一命,岳飞只觉得悲凉且可笑。

        从十二道金牌发出,收复失地的期许尽皆化为泡影,从大宋子民流离在外,受尽金人铁蹄践踏,他对赵构这个人,就已经不再抱有任何指望了。

        活下来又怎样?

        他宁可现在死去,也好过空看万里江山沦丧,自己却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

        然而……

        赵构简直被吓哭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纠结半天把岳飞放出来,岳飞居然一脸消沉,毫无战意。

        这还怎么打【崖山海战】副本,怎么拿奖励?

        “朕错了”,赵构险些当场给他跪了,“朕真的错了……”

        “鹏举你别这样,这兵符你拿去,以后你爱打哪打哪,想怎么北伐,就怎么北伐,朕绝不指手画脚。”

        求你快振作起来!

        岳飞冷然无言,也不伸手接兵符。

        赵构无奈,打算培养一下君臣感情(?一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每天摆架岳府,拉着人边看天幕边尬聊。

        这几天,对于赵构的表演,岳飞始终态度冷淡。

        但赵构却一点没被打击到,十分乐在其中,甚至越做越熟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