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霍瑾瑜:……

        宋致和宣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她是让他们去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他们是去唱大戏吗?这时不时给她来个刺激。

        前段时间,宣王才弄出个安王造反,得了一个养女,这事在百姓中传的可热闹了,毕竟百姓只在戏文、话本中听到这种事情,现在戏文照进现实了。

        她期待着等宣王进京,看看宣王的白月光到底长什么样,现在告诉她,养女死了。

        霍瑾瑜简直无言以对了。

        还有……

        宋致给她上这折子有什么用,难道期待她派人过去能压制宣王。

        她将长公主派过去,他愿意吗?

        霍瑾瑜默默磨了磨牙,眸光转了转,唇角扬起一抹坏笑,拿出信笺,给宋致写了信。

        ……

        五日后,宋致接到了霍瑾瑜的回信。

        宋致看完后,心情更加不好了。

        信的第一句,陛下就说长公主还没走,在京城有些无聊,问他有没有好玩的点子。

        这话分明威胁他,不好好看着宣王,那就只能“长公主驾到”。

        宋致:……

        霍瑾瑜在信的末尾安慰了宋致几句,表示等到他回京,一定给他厚赏,并且给他做主。

        宋致只看到满篇的敷衍。

        看完信后,宋致将信收好,走出了屋子,此时已经是傍晚,西垂的落日好似涂了血一般,残破的晚霞静静地躺在天际,颜色无论是暗红、深紫、暗蓝……都是半死不活的。

        寒风冷峭,宋致拢了拢领口,询问身边的护卫,“姚姑娘现在醒了吗?”

        护卫道:“今日早上醒了,大夫说她这次伤了根本,怕是对寿数有碍。”

        宋致叹了一口气。

        桃夭她也是个可怜人啊!

        可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可怜人。

        他知道,宣王知道,桃夭也知道。

        还好,那女子聪慧,否则桃夭就不会变成姚五娘。

        是的……

        宋致口中的“姚姑娘”就是桃夭。

        宋致在折子中只告诉了霍瑾瑜能说的部分,他没说的是,宣王的养女桃夭也是前朝余孽。

        若是按照前朝宗室族谱,桃夭算是锦歌郡主的远房侄女,在没被前朝余孽注意到她与锦歌郡主长得相似前,桃夭的生活过得也算平静幸福,在被知道后,父母和才出生不久的弟弟就被抢走,桃夭也有了新身份,然后进入安王府,在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宣王的养女。

        至于她的父母,经过审讯,在桃夭离开当天就杀了,尸体就填在桃夭老家的后院枯井中,弟弟则是被留下,去年偷跑出去没找到,至今下落不明。

        她之所以和宣王合作,就是想要寻找她的弟弟。

        宣王也与她约定,即使她出事,也会派人去找她的弟弟,并且好好照顾他。

        现在人醒了,她就可以自己去寻找亲人了。

        ……

        宋致离开院子,来到宣王的住处,看到院子里的装饰,眼皮又是一抽。

        宣王的院子此时已经挂满白稠,正屋挂着一个大大的“奠”字,就连值守的侍卫腰间也系了一条白布。

        他果然看多少遍都无法适应宣王办白事的样子。

        正胡思乱想着,宣王从书房出来,看到他挑了挑眉,“你怎么才来?”

        宋致看了看天色,无奈道:“殿下,我知道你最近丧女,看什么都不顺眼,但是咱们也要讲道理,是你让我酉时正一刻来的,现在天还没黑呢。”

        “丧女”一词让宣王眉心一跳,瞪了宋致一眼,让他跟着自己进书房。

        “陛下来信安慰我,说我若是不想干活,可以交给你。”宣王往罗汉椅一躺,嚣张地翘起腿,“我觉得这主意挺好的,毕竟本王最近‘丧女’,现在正伤心欲绝。”

        宣王着重加重“丧女”两字。

        “殿下若是伤心太甚,不若微臣给您出个主意吧,为了殿下着想,我看殿下救的姚姑娘肖似桃夭姑娘,不如将她认成养女……呃,义女也行。”宋致笑眯眯道。

        角落里的于长史听得身子一歪,抬头果然看到黑着脸的宣王,顿时哀怨地看着宋致。

        宋大人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旁人不知道,他能不知道吗?姚姑娘和桃夭有什么区别,这两人就是一个人。

        这不是又绕回来了吗?

        “宋致,你是皮痒痒吗?如果是,我会帮你松松骨。”宣王皮笑肉不笑道。

        只要宋致敢应一声,他就不客气。

        “咳咳……近日天寒,微臣有疾,殿下就当我被病昏了头。”宋致觉察不对,立马换了态度。

        “哼!”宣王横了他一眼,垂眸看着桌上的邸报,“你看过上旬朝廷的邸报吗?”

        宋致问道:“殿下说的是农事试验场的红薯?”

        万寿节后,朝廷就公布了红薯的存在还有生长需求环境、产量,一亩十石的产量确实容易让人疯魔,不止京城周围,柳州这边也传到了,当地的府衙已经派人前去京城询问了。

        “嗯,可惜陛下这次没让人送过来一些让本王尝尝。”宣王面有遗憾。

        根据现在的进度,他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干完活。

        宋致闻言,酸巴巴道:“但是陛下也没忘记压榨我。”

        他抬头,情真意切道:“宣王殿下,现在入冬了,咱么以后行事是不是可以克制些?否则陛下还以为你干这些事,其中有我的鼓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