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李大海“嗯”了声,又叮嘱自家外孙女注意安全,才与康宝儿等人离开。

        从建州大旱,顾瑾带着家人离开上杨村后,在生存的压力下,心口始终被一颗沉甸甸的石头压着,不得一刻轻松。

        现在,她终于来到东城,手里也握着黄金这张通关劵,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顾瑾感觉压在胸口的石头终于被拿掉,整个人轻松不少。

        东城很大。

        比他们一路走来经过的任何一座城池都要大,难怪袁天冬要在东城设定一个分铺。

        “师父,你说那个糖葫芦好不好吃?”严不悔呲溜了一下口水,小声问道。

        顾瑾笑道:“好吃,想不想吃,师父买给你吃?”

        严不悔又呲流了下口水,摇摇头:“不吃,我不馋,只是问问。”

        在李子山,师父被那些当官的抢走好多钱,昨天在集市又买了粮食,布匹等物资,钱像水,不经花。

        严不悔嘴馋,但是也懂事。

        师父能够养活他们十几个个师兄弟,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能再添麻烦。

        顾瑾见他拒绝,忽然想起了苏海棠。

        在香河县将她送到孤独园时,自己曾经买了一根糖葫芦给她,去年雪灾,听说香河县也遭了灾,那么冷,苏海棠是只怕冻死了。

        乱世中,人命比草还贱。

        苏海棠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顾瑾摇摇头,收回思绪,冲卖糖葫芦的青年招招手:“小哥儿,糖葫芦怎么卖?”

        那小贩见有生意上门,喜不自禁:“五文钱一串,客官要几串?”

        五文钱一串糖葫芦,很贵,不过,考虑东城本来就是一个繁华的城池,物价比其它地方贵,也能理解。

        顾瑾想了想。

        第273章 囚犯

        自家有八口人。

        罗家有四口人,再加上木三娘和江碧玉两母女,两个弓箭手李雄和李威两兄弟,护卫张大雷,十九个徒弟,其中只有丁云裳一个女孩。

        “三十六串。”

        她说着话,从怀中拿出钱袋。

        站在她身后的严不悔瞠目结舌。

        三十六串糖葫芦,五文钱一串,那得花多少钱?

        算不清,根本算不清。

        那小贩更是喜得合不拢嘴:“好咧,客官稍等,这就给客官包好。”

        严不悔小心翼翼扯了下师父的袖子:“师父,别买了,一百八十文钱,可以买很多粮食了。”

        顾瑾惊讶:“呀,你的算学学得不错呀!”

        严不悔不好意思道:“师父教得好。”

        望着小媳妇样的男孩子,顾瑾哈哈大笑:“行了,买都买了,等会回去一起吃。”

        严不悔心疼在李子山被假扮劫匪的官兵敲诈了一大笔钱,但在路上捡漏反杀获得的物资和银钱却是不记……

        只进不出,有点像貔貅呢。

        顾瑾在上辈子,虽然习武辛苦,但从来没有饿过肚子,也没有穿过破烂衣裳,穿越到周国十年,特别从建州逃荒起,日子就过得颠沛流离,现在既然有钱,为什么要委屈自己!

        ——生活总要有点惊喜,才能让人感受美好。

        顾瑾付完钱,将糖葫芦拎在手中。

        三十六串糖葫芦,好大一包。

        记得上辈子,在野史中曾经有人提到过说糖葫芦是宋光宗赵惇发明的。

        赵惇,宋朝第十二位皇帝,继位晚,死得早,只当了五年皇帝,五十四岁就驾鹤西去。

        他当皇帝时,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吃不下饭,饿得瘦骨嶙峋,御医用了很多名贵药材,但病情没有好转。

        后来,黄贵妃身体越来越差,赵惇心里着急,于是张贴皇榜,悬赏寻医,多日后,有郎中揭榜,诊脉后只说需用冰糖与山楂一起熬煮,每顿饭前吃个几颗,就会好转。

        赵惇也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想不到,半个月后,黄贵妃病情真的痊愈。

        于是糖葫芦就这么被推广开来。

        也不知道周国发明糖葫芦的人,是不是也是一个为了妃子吃不下饭的皇帝!

        不过,这虽然是没有考据的野史,但山楂确是消食的良药。

        在中医看来,积食也分类型。

        山楂消肉食,麦芽消面食,神曲消酒食,它们炒制后称为“焦三仙”。

        很多脾胃弱的孩子生病,有些中医都在汤药里加焦三仙,帮助孩子恢复脾胃之气。

        小孩过年大鱼大肉吃多了,喝些炒过的山楂水就不会积食。

        而生山楂效果则大不相同。

        有经间出血或者月经淋漓不尽的妇人,用生山楂和红糖、大枣、干姜熬成膏,每日吃两勺,效果非常好。(宝子们,这个方子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只适合寒性体质的哦。)

        顾瑾在心里复习最近学到的知识,眼睛却四处张望。

        这时,身后忽然传来衙役高声呵斥的声音和马蹄声。

        “让开,让开。”

        顾瑾急忙拉着严不悔朝一旁躲去,就见一队人马从远处疾驰而来。

        “师父,他们是香河县的士兵!”严不悔惊诧莫名。

        顾瑾也看到了,那队伍中一个纛者手中拿着旗子,旗面上绣的正是香河两字。

        纛者,也就是旗手。

        行军打仗都归他们扛旗。

        “早就听闻香河县县令方正为人清明公正,想不到居然这么快就高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