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李忠义点头表示同意:“确实,我这两日总担心她万一又傍上有权有势之人,又起什么幺蛾子,夜里都睡不着,这下总算能睡一个安稳觉。”

        顾瑾听着家人慷慨陈词,若有所思。

        实际上,到现在她还是不明白杨杏花对李家和自己恶意从何而来。

        ――就挺莫名其妙。

        李母也觉得奇怪:“你说杨杏花这女子,怎么总和咱家桃花过不去呢,以前在上扬村时就老寻事吵架,胡搅蛮缠。”

        “到了罗家村,变本加厉,居然指使她儿子伤害秀秀。”

        “实在我家桃花又没有得罪她!”

        这时,李仁勇抓抓脑袋说道:“姐,我记得当年媒婆带人相看人家,先带的是杨平家,后来,你为什么又嫁给了顾长生?”

        李桃花拍了下自己的小弟,嗔怪道:“什么顾长生,叫姐夫。”

        李仁勇嘀咕道:“他不配。”

        好好的一个男子,考不起就考不起。

        人又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自己早早投水死去,就没有想过家里人该怎么办。

        一点担当都没有,哪里配当他的姐夫!

        李桃花见他执拗的模样,也不好再说,只解释道:

        “杨平家家境贫寒,爹爹看不上,我当时也觉得那人太木纳,一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以后结婚,只怕日子不好过,就给拒了。”

        顾瑾听到这事后,忽然想起杨平看李桃花的眼神……

        我的天!

        破案了!

        杨杏花原来一直在嫉妒娘亲啊!!!

        她这一想通,其他人也都明白了个七七八八。

        李忠义冷哼道:“杨平那人也确实不地道,既然结婚了,就该对自己妻子一心一意,无端惹出这么多事!”

        李仁勇反对:“杨平是不对,但杨杏花将矛头指向大姐,她就没有错吗?我大姐可是什么都不知情。”

        眼看两人争执,李大海重重磕了一下空烟斗:“别吵,左右人已经死了,以后应该不会再出幺蛾子。”

        他顿了下又感慨道:“这人啊,就是不能钻牛角尖,一旦走入死胡同,便再也出不来。”

        “所以,你们可都要记着,一条道走不通,就换条道走,心胸一定要像大海般宽广,要豁达,有容乃大,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知道了,爹。”李忠义两兄弟异口同声回道。

        顾秀激动得鼓起掌:“外祖父说得真好,秀秀也要做一个有容乃大的人!”

        顾瑾没有说话。

        不知怎么的,她忽然怀疑杨平的死,只怕与杨杏花脱不了干系。

        毕竟,娘亲只是一个局外人,杨杏花都恨之入骨,那杨平作为一个始作俑者,没道理能置身事外。

        不过,现在他们都死了,杨杏花也将她的秘密带入黄土,答案已无从得知。

        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笑语盈盈。

        李桃花摸着自家闺女的头发,心里只觉得暖暖的。

        乱世天灾人祸轮番上阵,但他们一家都还活着。

        真好!

        了却一桩烦心事,中午吃饭时,李家人都轻松不少。

        “瑾儿,那炒麦芽,生麦芽还有两日,就能将壳全部脱完,到时候,又可以多十斤粮。”李母一边吃一边说。

        顾瑾夹了一筷子咸菜,随口问道:“家里还有多少粮食?”

        李母:“今天是来到亳县的第八天,那一百多斤粮,吃得差不多了。”

        最近几天,众人都在防范西门府,根本抽不出时间找粮,眼看粮食所剩无几,李母心里焦虑不安。

        第145章 阴魂不散

        顾瑾点点头,安慰道:“没事,我已经找到买粮的渠道了。最迟明日,应该就有粮了。”

        前几日,顾瑾怕西门府发难,为了保存实力,粮食敞开了吃。

        他们总共有十四人。

        大人平摊下来每人每天一斤粮,孩子们又都在长身体,非常能吃,一天也得一斤粮。

        只有顾安吃得少点。

        这么算下来,十四人,一天三顿,粮食就得消耗十三斤半。

        那一百多斤粮,确实不够吃。

        这时,李仁勇好奇问:“瑾儿,你从哪里打听到购粮的渠道?”

        顾瑾故作神秘:“等明日,你就知道了。”

        李仁勇忍不住打探:“咋滴,舅舅面前,还卖什么关子?好瑾儿,快说,快说。”

        正磨磨唧唧,这时,院子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仔细一听,居然是马蹄声。

        所有人心中登时一紧。

        李忠义放下筷子,急忙起身。

        顾瑾和李仁勇见状,也跟了上去。

        此时,一辆马车停在李家院门口。

        袁天冬带着小厮,手上拎满了礼物。

        “半夏,敲门。”

        听到吩咐,站在一旁的小厮急忙上前叩门。

        “请问有人吗?”

        顾瑾和两个舅舅正躲在门后,他们互相看看后,李忠义用气音说道:

        “这声音听着很耳熟。”

        李仁勇脑海灵光一闪:“哥,这声音,不就是那日在城门口遇到那个叫袁天冬的人么?”

        顾瑾不由扶额。

        周国的户籍管理太严苛。

        这也就导致,像他们这种外乡人,在牙行就能查到踪迹。

        躲都没有办法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