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基本上没有大孩子。

        村长媳妇一直在里面,也清楚这个情况,只能无奈的说:“村子里就这样,哪怕是我家男人强烈要求一定要让孩子上学,但是十来岁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地里的一把好手,平时洗个衣服做个饭,上山打个草,摘个蘑菇,都是要做的,少有人舍得让孩子一出来一天,专门来学习。”

        苏宁脑袋疼了,但是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儿,“那先这样吧,我再想想法子,学习也不一定要在学堂学。”

        村长媳妇也觉得为难:“要不我在让我家男人劝劝。”

        苏宁点点头,能劝一点是一点,主要现在农忙都过去了,村子里也没有什么大活计。

        能多来一个是一个。

        女子这边情况不太好,但是男子那边确实很热闹的。

        来了不少人,不过也是小孩子居多,但是比女子这边要好,十来岁的也有不少。

        十五六的倒是没了。

        这样的年纪,不论男女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要出门干活补贴家用的,而且有的也学过,知道自己没那根筋,就不强求了。

        反正村里的学堂只求个认字读书识礼,要是真的打算考科举,还得去镇上去县里,没看峰子家的三郎都去了吗。

        不过他家小郎倒是来了。

        板板正正的一个小孩子,坐在那,似乎还有模有样的,手里拿着一套笔墨纸砚,这是大郎那天买回来的。

        东西虽不算多好,但是能用,至少比村子里的其他家要强得多了。

        不过他也不算显眼,村子里咬咬牙能够给自家孩子卖一套便宜的笔墨纸砚的还是有的,所以还有几个小孩子手里也有。

        不过年纪在小点的就没了。

        除了村子里的适龄儿童,还有其他村的,多数都是苏家村人家的亲戚,知道这边束脩少,想送过来让孩子认认字,以后好找个活计。

        要是碰大运能够考科举,哪怕考不中秀才,就像童夫子一样考个童生,当个夫子也是好的啊。

        整个学堂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十人,女子那边更少,也就十来个的样子。

        童夫子考教了一下众人,基本上都没认过字,便没有把这些人分开,一视同仁,后期再看学习进度,再来分班级。

        年纪大点的,知道的多些,童夫子找了几个人,帮自己分一下书籍。

        他也是苦过来的,也知道农家不容易,想要买本书,估计不好买。

        他曾经也是,都是靠去书店里给人家抄书,只要能够完成对方的任务,就能赚取资金,顺便还能得到一本自己所抄的书籍,他手里的书大多都是这么来的。

        古代的纸贵!

        印刷不容易,大多都是靠人工来抄。

        书更贵!

        在他确定来苏家村教书之后,他就自己动手炒了《三字经》,白天黑夜的赶工,也不过十来本的。

        他本想着或许来的人不多,但是没想到来的人也不算少,这十来本有些少了。

        只是现在也来不及了。

        “暂时两人合用一本,书籍不可拿回去,留在学堂内。”童夫子说。

        “是,夫子。”

        众孩童稚嫩的声音回答。

        倒不是他不舍得,只是担心带回去之后,会有所损坏,毕竟就这些,等这些孩子学会,等他们能抄书的时候,自然能够获得自己所抄的书籍。

        童夫子见书籍分发好,众人也老老实实做好,开口:“孩子们,看书本的页面,我们今天先学这几个字,跟我读,三,字,经……”

        学生随着夫子的声音,一声接一声的读下去。

        现在先学读,然后再学写,一步步的来。

        这边已经步入正轨,那边苏宁也开始了教学。

        和男子学堂不一样,她没有抄书,主要是她忘了。

        忘了现代和古代不一样,现代基本上学校会发,而古代大多都靠自己抄,或者老师抄写之后发给学生。而她没经过,直接给忘了!

        第67章 识字喽

        不过,山人自有妙计。

        她打算先教学生认识“苏家村”这几个字。

        来的女孩子基本上都是苏家村的人,没有其他村的,其他村可舍不得给女孩子花钱上学,

        男孩子上学还需要紧着点呢!

        其实一开始她也想按照三字经的方法来的,但是她没书啊,也没来得及抄,现在抄来不及,等他炒出来,哪怕加上家里其他几个会认字的,也得好几天。

        来不及,就不打算先按照这个来。

        小姑娘们本就不打算考科举,也不能考,只要识字就可以了。

        所以第一个要让他们认识的就是自己的姓氏,自己的家乡,会读会写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姓氏,自己的名字。

        哪怕这个字笔画有些多,有些难学习。

        等学的差不多了,估计三字经也能抄出来了,到时候在按照三字经来。

        女子也不要求多高,会识字就可以了。

        小姑娘们没有笔墨纸砚,也没有课本。

        但是无所谓,她有小黑板。

        苏宁把自己写的“苏家村”三个字,夹在了小黑板上,感谢小夹子,很是方便啊,就是没弄出来弹簧,不太牢固,用一个小木棍固定住了,但是能用。

        “女孩子们,来,看我,接下来的时间,我便是你们的夫子,我叫苏宁,这边是我的名字,你们可以叫我苏夫子,也可以叫我宁姐姐。”苏宁敲了敲黑板,在黑板上写上了“苏宁”两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