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这事,是太孙意外得知权应璋与他人聊到许烟杪时的对话,才知晓的。

        反正科举考场又没有监控,他说是代考就是代考。

        【啊,完了。】

        许烟杪忧伤地想。

        四书五经什么的,他确实真的不会背。而且,当了司务之后,工作上也用不上这些,不然他早就拿出对待高考的精神去啃下来了。

        【没办法解释,看来只能等死了。】

        别啊!!!

        老皇帝和百官瞳孔地震。

        你死了我们怎么活!

        工部尚书心脏都快停跳了,直接站出来:“太孙殿下可有其代考的证据?可切莫污蔑了好人。”

        太孙几乎瞪出了眼珠子。

        这许烟杪到底有什么通天背景!那些科举监考的官员站出来说话他不意外,利益相关,但你一个正二品的工部尚书帮一个从九品的官员站台?!

        权应璋似乎看出来点太孙的想法,于是轻轻起身——他年岁大,特得天子赐座,平日里也不需要处理什么政务,建言什么朝政,只当个千金买马骨的活证,给天下学子证明一下大夏对人才很重视很尊敬,哪怕是之前忠于前朝的人才。

        他站了起来,太孙只得俯身对这位老者行礼。

        权应璋理也没理他,对着老皇帝行了个轻礼:“陛下,臣与许烟杪相处过些许时日,其并非会科举舞弊之人。”

        严格来说,就算听不到许烟杪的心声,权应璋也不觉得以许烟杪的赤子之心会科举舞弊。

        他连捞油水都不会啊!

        许烟杪顿感意外。

        随即……

        【呜呜呜呜呜呜,世上还是好人多!果然,史书上记载的什么党争倾轧,什么明争暗斗,都是过于夸张了,朝堂上愿意仗义执言的还是多数!】

        确实党争倾轧,确实明争暗斗的百官眼神心虚地飘忽。

        朝堂上的气氛一时诡异起来。

        但太孙把它又了拉回去:“我当然有证据!”

        其实没有。但还是那句话,科举考场又没有监控。

        太孙言辞凿凿:“科举前三天晚上,许烟杪私见主考官礼部侍郎何必!正是因为如此,礼部侍郎对替考之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礼部侍郎吓得好险没背过气去。

        他根本没有私会过许烟杪!在心声爆发出来之前,他都不知道许烟杪是谁!他一向只私会大官!

        太孙……这是要害死他啊!一个纵容舞弊的大帽子扣下来,轻则贬黜,重则砍头!

        太孙毫不犹豫:“还有……”

        随后,太孙一口气拉了好多个人下水,完全不顾这些官员的死活。

        许烟杪目露同情之色。

        【对不起,但我现在自身难保……】

        许烟杪翻看着八卦系统,十分惆怅。

        他有八卦能反驳太孙的话,但他解释不了信息来源啊。

        【说我在科举前三天晚上私见主考官礼部侍郎?怎么可能,那天晚上礼部侍郎男扮女装,夜宿将军府,和大将军……】

        和大将军什么!

        百官当时稳不住了,眼里发出八卦的光芒。

        而且!礼部侍郎男扮女装诶!好刺激!难道两人在偷情?!

        大将军虎躯一震,试图打断许烟杪的心声:“陛下!!!!”

        “虽说科举舞弊证据确凿,但臣认为此事仍有蹊跷,应当重审!尤其是许……许……许烟杪他衣冠整洁!如此重视衣冠的人,怎么会弄脏自己名声呢!”

        太孙难以置信,脸比之前被扒床史的老皇帝还绿。

        这么离谱的理由,亏你说得出口?!

        许烟杪的心声确实停了。

        后续他还换了话:【谢谢!谢谢大将军!你真是个好人!】

        大将军用力点头。

        没错没错,我就是个好人,至于我和礼部侍郎的事,就让它永远掩……

        【我对天发誓!我绝不会把你夜半私会礼部侍郎,还因为你们猜疑老皇帝排斥契兄弟,特意让礼部侍郎女装的事情说出去的!】

        作者有话说:

        没有直接证据,但间接证据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一)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二)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

        (三)全案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四)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

        (五)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

        ——资料来自华律网

        *

        落第举人可以进国子监:

        洪武乙丑,会试下第举人、与赴礼部不及试,及辞乙榜不就职者,皆得入监。

        ——《双槐岁钞》

        *

        落第举子在国子监可以等待当官的机会:

        举人、贡生不第、入监而选者,或授小京职,或授府佐及州县正官,或授教职。此明一代取士之大略也。

        ——《明史》

        *

        第41章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茶

        大将军绝望地闭上眼。

        你已经说了啊!

        而且你不仅说,你还把礼部侍郎女装的原因捅给了皇帝!

        片刻后,锦衣卫近前:“将军,陛下让下官问你,陛下是那种会干涉臣子结合的人吗?”

        大将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