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秦骁见惯了。

        不管是怎样的人都好,只要与殿下相处,不需片刻,就会愿为他肝脑涂地。

        他们离开陆宅,重新登上了停在门口的马车。

        秦骁坐在车辕上,握住缰绳:“殿下,我们现在去哪里?”——是回府还是回会馆?

        原本殿下决定去会馆见陈姑娘,而不是让她来王府,就是希望不会给她带来太多的流言蜚语。

        可是他们这样匆匆地出来一趟,再回会馆,必定会被围观。

        马车里,萧应离看向陈松意,陈松意道:“去王府。”

        秦骁于是听殿下吩咐道:“回府。”

        “是!”

        青年应下,驱使着马车就从巷子里离开,一路朝着厉王府的方向去。

        陈松意在出门的时候就已经跟侍女说过,自己要出去一趟。

        而厉王殿下的马车来到会馆门口,她登上来的时候,追出来的人应当也见到了。

        兄长跟会馆里的大家自然知道她去了哪里,不会过度担忧。

        秦霄驱起车来又快又稳,比起在巷子里寻找陆大人家,回厉王府的路他更熟。

        很快,马车就到了王府门口。

        大齐分封的王爷不多,大都在各自的封地。

        等春闱开始前,京城也解冻了,身在封地的其他宗室应该也会在那时启程,给太后的寿辰道贺。

        景帝膝下的皇子都还没有封王。

        因此,厉王府现在就是京城里唯一一座王府。

        秦骁叫了门,厉王府的下人立刻把门打开,让马车进来。

        直到进了王府,正门重新关上,陈松意跟萧应离二人才下了车。

        一下来,她就见到了厉王府的景致。

        她在京城生活了十几年,这次回来之后,又去过卫国公府。

        她也算是见过顶级勋贵、清贵世家的府邸,却都不及这座王府气派。

        周太后是真的疼自己这个小儿子,景帝对这个弟弟也是同样看重。

        哪怕他不是身在边关,就是在封地,一年也不能回来住一次,他们依然用了最好的材料,花费了无数的人力,构建出了这样一座王府。

        见她下来以后,目光就被这里所吸引,萧应离于是站在少女身边,跟她一起看了看自己没怎么关注过的景致,然后问道:“我的王府如何?”

        陈松意收回目光,点了点头,道:“风水很好。”

        这个答案……倒是很符合她高人弟子的风格。

        萧应离忍不住笑了一下,才绕过她往前走。

        “走吧。”他说道,“我们进去谈。”

        王府的下人从厉王府建成以后,就一直待在这里。

        哪怕厉王殿下没有回来,他们在王府里也要做日常维护工作。

        今日,他们才跟这座府邸一起,第一次迎来了主人。

        而没想到白天刚刚过去,他们就见到王爷带了一个姑娘回来。

        走在萧应离身后的陈松意吸引了府中下人的目光。

        他们都忍不住猜测着这个姑娘是什么人。

        看她的年龄不大,看她的衣着,不像京中闺秀,反而像个平民百姓。

        可走在殿下身边,她却没有平民百姓的那种畏缩。

        ——这难道是殿下认识的朋友?

        在他们猜想时,陈松意已经跟着萧应离走过了游廊。

        他们来到了一座园子里。

        园子里栽满了花草,如果是在春夏,一定十分好看。

        但是在严冬,园丁再用心也不能让它们盛开。

        一条石板路从园门通向园中的亭子,四周的灯照亮了这座石亭。

        “过来这里。”厉王走在前面,朝着亭子走去。

        陈松意脚步顿了顿,随后跟上。

        想要密谈,最合适的地方是在书房暗阁,其次就是在这样空旷的、不容易隔墙有耳的地方。

        来到亭中,萧应离先选择一个位置坐下,然后抬手示意她坐。

        等到两人都坐下之后,才是他们今天真正开诚布公一谈。

        不等他提问,陈松意便道:“我知道殿下应当有不少问题想问我,不如由我先说,说完殿下还有什么想问的,再问。”

        萧应离颔首:“好。”

        说完,他便带上了几分期待地看着她。

        于是,陈松意便从自己的身世开始,简要地讲述了一遍。

        “我在京城长大,直到今年才知道我是被抱错的,亲生父母在江南。”

        “我六岁那年就遇见了师父,从师父那里学了许多东西,当我动身回江南寻亲的时候,师父第一次给了我任务。”

        ……

        重生以来她都做了什么,这些在水潭边跟师兄容镜说过的话,她换了一种说法,又再跟厉王说了一遍。说完之后,她总结道:“包括介入漕帮争斗,遇见军师那一次,都是我遵从师命的结果。”

        同当初在云山县,付大人他们“推测出”她身后有这样一位高人的反应一样,陈松意的主动说明,也令面前的厉王殿下对她的师父崇敬不已。

        “这样的高人身在大齐却名声不显,直到不忍见生灵涂炭、战火再起才出手——他老人家在哪里?能否让我与他一见?”

        草原人背后都有那样一个国师,他们大齐也有这样的高人守护,实属正常。

        可惜,当他问起她师父的下落时,少女却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师父入世到底是为了什么,他并没有说过。

        当厉王问起他是否跟草原人的国师立场相对,她也只能模棱两可地说:“或许是。”

        毕竟在边关多时,他也没有提过自己有个国师仇敌。

        陈松意所能确定的是,师父专门培养了她的兄长,让他在边关补上了厉王留下的一部分空缺。

        在这一点上,他们承接的似乎就是眼前的人保卫大齐的任务。

        迎着他的目光,陈松意道:“我师父入世,或许是怜悯苍生,而我只是他闲来教养的徒弟。”

        ——所以她不及兄长,更不及师父。

        她认真道,“我远不及师父,不能如他懂许多,但我平生所愿,就是山河永续,国泰民安。所以,我愿以此身供殿下驱驰,驱逐蛮夷,守卫河山,万死不辞。”

        第190章

        秦骁蹲在高处。

        在另外两个方向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同袍。

        在殿下跟陈姑娘在亭子里商谈的时候,他们就守住园子的各个方向。

        一旦有人靠近便把人驱散,同时兼顾着看有没有不知死活的眼线敢潜入厉王府。

        秦骁还好,在济州城跟着殿下见过一次陈姑娘。

        今天,他又负责赶车,一起跟去了陆侍郎家见过她出手,满足了好奇心。

        可是另外两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只在边关听过军师说起她,并没有机会真正接触。

        等到这位神秘的高人弟子现身,她跟殿下两人说话,他们又要放哨。

        高处的风挺冷,秦骁就看着他们两个伸长了脖子,恨不能视线穿透了亭子周围垂下的帘子,只无谓地仰头揉了揉鼻子。

        今天没有月亮,京城的天空看起来黑得很。

        原本殿下带了他们四个脱离回京的队伍,结果许昭倒在了济州,现在还是一个名义上的死人。

        京城的情况这样复杂,就他们三个天罡卫留在殿下身边,秦骁觉得压力有些大。

        幸好,算算时间,大军也应该很快就要到了。

        主帅为了杨副将的病情轻车简从、先行离开,后面的兵马当然也是一路狂追。

        他嘀咕道:“算一算,现在应该已经到京城几十里外了吧?”

        离京城不到一百里的河道上,正在奔赴京城的一共有三波人马——

        厉王的军队,草原使团,还有包下了一艘船的风珉。

        载着三千兵马的大船吃水很深。

        上面装载的不只是军队,还有从草原上带回来的骏马。

        京城的南军、北军配备的战马很大一部分就是这样输送来的。

        送到京城以后,草原马会跟大齐的马杂交出下一代。

        风珉的踏雪跟徐二的乌骓,都是这么来的。

        船头破开水面,朝着前方行进。

        风珉的船落在最后,船上的所有人看到厉王的军队,都十分向往。

        但他们也知道,厉王殿下的军队纪律严明。

        就算是他们公子爷,也不能擅自靠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