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继室(作者:枝呦九) 第129节

        折绾:“王夫人只是回来探亲罢了。”

        其实是回来给小女儿说亲的。她还是想把女儿嫁在京都。

        刕鹤春不信,折绾就道:“她跟着王大人去淮陵十几年都没有回来,就前两年因为于老夫人病重回来过一次,自然是念着家里人。”

        刕鹤春抿唇:“王大人掌着漕运,是个厉害人物,你跟他的妻子相交要谨慎一些。”

        折绾本走得好生生的,听见这话转身看他,“你这说的什么话?我们相交两三年了,月月写信,哪里用你来说!”

        她转身走了,留下刕鹤春在那里看着她的身影出神。

        好一会儿,折绾走出了院子,他才怔怔坐在池子边放鱼竿。武先生本清晨陪着他已经钓过一场鱼了,结果刚回去,饭还没吃呢,又听闻他坐在了池子边。

        武先生:“……”

        武先生拿着钓竿跑来了。

        他叹息道:“主家怎么也不歇会。”

        刕鹤春盯着水面,面无表情的道:“先生,你看,我如今连门都出不去,便成了睁眼瞎,更要做个天聋地哑,什么都不知道才行。”

        武先生大为头疼。这几天不是已经逐渐好了么,怎么又开始说这种丧气话。他问:“这又从何说起?”

        刕鹤春抬头叹息:“我如今是连我家夫人也不如了。”

        她今日去越王府说闽南茶叶,明日跟王夫人说漕运船只。她倒是成了在外头走的。

        从前他忙着自己的事情,便也没什么感觉。如今他被关在府里,她这般四处忙碌,这种感觉便格外强烈起来。

        他自嘲道:“再过一阵子,我怕是连小儿都比不过了。”

        武先生还是要为折绾说一句话的,道:“大少夫人自来都是比别家的女子要强些,主家难道现在才知晓么?我听闻满京都的世家夫人们都夸少夫人聪慧能干。”

        刕鹤春:“我也知晓。”

        但确实是第一次感觉到。

        他感觉自己今日在她转身就走的那一瞬间,莫名的矮了一个头。

        这让他觉得惶恐。

        “不过是出门罢了……”

        明明什么都没变,只是他不能出门了而已。

        却什么都变了。

        他叹息起来,“等我将来要靠着小儿度日,怕是不知道要被欺负成什么样子。”

        武先生:“……”

        就很难劝。

        算了,还是钓鱼吧。

        折绾却已经到了醉仙楼。王夫人笑盈盈的拉着她:“可算是见着了。”

        两人虽然少见面,且满打满算,见面的次数加起来一双手数得过来,但信件确实没停过。再者,王夫人是潘夫人的手帕交,于老夫人的女儿,因她们都跟折绾相交甚好,于是去信的时候也没少提。

        如此就把生疏冲淡了,一顿酒吃得宾主尽欢。王夫人道:“趁着你的东风,我赚了不少银子。”

        所以这次给折绾也带了不少的礼来。她道:“我们人走得快,箱笼还在后头呢,还要几日才能送来。”

        折绾:“我很是喜欢你上回说的蜀州锦缎,夫人可给我带了?”

        王夫人点头,“自然是带了的。”

        又说女儿的亲事,“我是年岁大了生的她,恨不得给她挑个样样都好的,所以不亲自回来瞧瞧,我心里放不下心。”

        折绾:“可有看中的人家?”

        王夫人:“有,但我还不能说,八字没一撇呢。”

        可见是满意的。

        折绾就道:“我到时候去吃喜酒。”

        等吃完了饭,说完了话,两人才说起漕运茶叶的事情。足足说了一下午,晚间折绾回去的时候有些醉熏熏的,睡到晚间才起床。

        墨月就过来道:“黄昏的时候素膳姐姐来了,还说过两天崔娘子要来给您请安。”

        折绾喝了一口水,“没说是什么事?”

        墨月:“没说。”

        折绾:“素膳也真是,叫醒我就行了。”

        墨月笑起来,“她就是过来送账册的。送完就走了,急匆匆的模样。”

        折绾只好道:“那我下次去看看她。”

        但她这两天还有应酬。

        王夫人的礼到了。不仅给折绾带了,还跟老母亲于老夫人亲自登门,给赵氏等人都送了礼,她拉着折绾的手道:“我们好得哟,这就是我的亲妹子!”

        赵氏收了礼,也不能给两人脸色看,还要笑脸相迎,“以后要常来坐坐。”

        刕鹤春在前院听闻了此事,倒是感慨,“她倒是哪里都吃得开。”

        他还记得折绾最开始就是闷不吭声的性子,别人说什么,她反正不开口就是了。

        结果现在左右逢源。

        他做个旁观人,做个闲散人,做个在这府里出不去的人,开始承认她变了。

        而且变得很好。

        但她好,他却不好,这就让人难受。

        他当天鱼也没去钓,只坐在书房里面颓然。

        折绾晚上吃了鱼汤锅子。她跟莹姐儿两个人在别有人间吃的,刕鹤春闻见了味道,犹豫了半晌还是推开了门,道:“怎么吃鱼?”

        折绾好笑:“想吃就吃了,难道还要看看黄道吉日?”

        刕鹤春让墨月给自己加了一双筷子。他想给折绾说一说漕运的事情。

        他怕她不懂。

        他刚起了一个头,折绾就打断了,“——这些我都知晓。”

        刕鹤春之前没具体管过她这些事情,闻言顿了顿,道:“你都知晓?”

        折绾:“我若是不知道,我怎么运茶叶来京都?越王,袁大人,三弟,都帮着我跟王大人周旋。”

        夫人有夫人的交情,官场有官场的做法。折绾于官场不精通,这些事情便着重请了刕鹤悯和袁耀去做。

        他们都在江南一带,做起事情来是容易些的。

        她还道:“闽南知州夫人这次还给我捎带了礼来。”

        刕鹤春想起了王德山。

        他就折在了全凌之上。

        他半天没说出话来。折绾却已经不管他了,她开始给王夫人写礼单。

        送礼嘛,自然是你来我往的,缺一不可。

        她写得认真,没有抬头看过刕鹤春。刕鹤春便干坐了一刻钟后走了。

        第二天,他听闻折绾没有出门,本是想问问她王德山夫妇的,结果她今日约了人。

        刕鹤春:“约了谁?”

        松亭小声道:“好像少夫人嫁妆铺子里的管事。”

        刕鹤春:“她那个宝贝疙瘩?”

        松亭:“不是,不是素膳。”

        刕鹤春摆摆手,“那我等等。”

        他干脆不出门了。

        崔娘子早早的就来了。折绾一边看书一边等着她。见了她来,便笑着道:“你写了帖子来,说是有事,是有什么事?”

        崔娘子气色很好,神色却带着羞愧,道:“少夫人,我可能要走了。”

        折绾一愣,“去哪里?”

        崔娘子:“还是在京都,但我做不了茶叶绸缎的生意,我想自己开个小馆子。”

        她的丈夫是屠夫,肉就能自己供了。

        折绾温声道:“这是你自己的主意?”

        崔娘子赶紧点头,“是我自己的主意。”

        她自小就会做菜。而且特别会做卤肉。这是家传的方子。家里是传男不传女的,可家里就那么大,她要是想学,只要偷偷的看父亲买回来的东西就懂了配料。

        后头她就被卖掉了。

        “买我的那一家喜欢清淡的膳食,并不喜欢卤肉,我求了厨房给我卤了块肉送给夫人姑娘们,但她们却不喜欢。”

        这才去学了染甲。

        她低声道:“少夫人和周掌柜对我这般好,我是不好意思走的。但我自小为奴,早就坏了身子,后头江南发大水,我在水里面泡了那么久,便更加不好了。”

        “这段日子,我跟着周掌柜和素膳蝉月跑花草和茶叶,虽然没有出错,却晕头转向。我仔细想了想,一是不适合做这行,我到底不是那般聪慧的人,我做事还行,想主意却蠢笨,实在是勉强。二身子不好,年岁大了,不服不行。”

        她把自己的情况跟周掌柜说了,她道:“我这般占着位置不好。”

        还是个管事呢,好不容易周掌柜看中了她抬上来的。

        她羞愧得不行。

        周掌柜却和素膳等人给她想招,“那你以后想做什么呢?”

        崔娘子摇头。

        她还没有想到那一步。她只是觉得自己不能占着位置不挪动。

        周掌柜她们其实也发现了,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太好的法子。

        素膳就道:“那你就慢慢想,这又不着急。咱们一路走来都是互相扶持的,不必着急一时半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